刘松桂
南宁市大沙田小学,广西 南宁 530219
摘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基于理解和写作而言,阅读在各阶段语文课程中是最基础也是需要最多训练的能力。但就当下而言,诸多老师在这一方面的重视度明显不足,表面上看是老师尽职尽责,学生学有所成,但若深究就会发现,学生在这种“被灌输”的学习环境下很难有所突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培养以学生自主阅读理解为主,教师解惑为辅的教学方式迫在眉睫。在此文章,我将以自身多年来积累的教学经验为立足点,就当下小学生普遍阅读现状和存在不足的原因进行简要阐述,并依据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重要性,提出相应解决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义教学;阅读能力
引言
伴随着“十三五”的圆满结束以及“十四五”的全面开展,教育的普及度稳步提高,大学生数量也不断增加;但其阅读理解能力和知识面却很少有所拓展。因此,为了能跟上社会改革的步伐,教育应该从小学生抓起,大力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成长之后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贡献出自已的力量。
一、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阅读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它不仅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也能帮助学生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阅读作为语文的一部分,阅读能力的强弱决定着学生分析课文的准确程度,也关系到学生分析课文的速度。阅读能力主要靠学生进行大量阅读来慢慢培养的,在阅读量慢慢积累的同时,使学生不管在书面表达能力还是口语表达能力上,增强自身的说服力。自古以来便有“富有诗书气质华”,大量的阅读能慢慢沉淀学生的气质,使学生内心还有外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小学生阅读能力现状及原因
根据当下调研报告,小学生普遍存在阅读理解能力不足的问题。许多小学教师普遍不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根本得不到提高,何谈全面发展?首要问题是学生们对阅读并不感兴趣,而在课外玩电脑等兴趣远远大于阅读的兴趣。再者其阅读方式也不科学,绝大多数学生读课外书只看情节,走马观花,没有养成阅读习惯。还有一些学生担心在阅读中犯错而被嘲笑,多少存在些许心理负担。其次是教师,教师不懂得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使学生根本不了解阅读的技巧,学生自然而然觉得阅读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对阅读的兴趣直线降低,导致语文成绩也不高。另外,教师也没起到带头作用。除了学生与教师的原因之外,还有学校本质上就不够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想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其阅读能力,需就以上问题进行充分探讨研究。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方法
1.创造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小学时期,学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跨度,喜怒形于言色,学习和生活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因此,教师需依据学生们的身心状态来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此举对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及能力起到奠基作用。
第一,要能使学生们融入情景,通过采用多功能教学媒体“声色兼备”的特点来进行既有趣又高效的教学,大幅提升孩子们对于阅读的兴趣;第二,要避免过分过量传授,可以采取在游戏中学习,在娱乐中进步的教学模式,利用孩子们对事物感兴趣的天性来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并充分把握这20分钟的知识接纳“黄金期”;第三,要在轻快的学习氛围中,与学生们进行情感互动,以提高其接纳能力。
2.建立学生独立阅读的自信心,增强自主意识
在小学阶段时,孩子们的天性致使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具有强烈的“表现欲”,在教学中一定要抓住这一点来提高学生们在阅读方面的积极性。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们多多加以鼓励,提升孩子们的自尊心的自信心,且一定要避免不恰当的批评教育。
3.在阅读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动手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一个人在动手过程中只有做到手动、眼到、心到,才能调动各种器官。如教《詹天佑》这篇课文,讲詹天佑“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这一段,我根据课文内容板书,画出施工的示意图,让学生来理解课文,这就失去了让学生动手思考的机会。再教学这一段时,我让学生边看书边画出八达岭和居庸关施工示意图,然后叫两位学生在黑板上画,并说出这样施工有什么好处,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大家讨论,再细读课文,学生就体会到,从山顶中部凿井法,从山的低处打几口井,向两头开凿,这样两头同时施工,有六个工作面,可以增加工作效率。同样在教学“人”字线路这一段时,我也引用了上述方法,通过这样的动手操作,使学生真正懂得了詹天佑是个杰出的工程师。
4.提高学校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视力度
学校首先要做的便是对学生开放阅览室,使学生能够自由出入阅览室,并且允许学生借走书籍,而不是把阅览室作为装饰品,让学生在远处默默观望着阅览室。学校也要定期采购新书,以保证学生能了解当代社会最新消息,以保证学生不会与时代脱轨。学校应加大对阅读的重要性方面的宣传,使学生对阅读有深刻的认解,以便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校可以在走廊的墙壁上写一些有关阅读的名言警句,警示学生要注重阅读,养成经常阅读的好习惯。
5.教师为学生树立好榜样并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以身作则是我们的基本准则,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公共阅读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提出问题一起研究解答。
6.利用网络平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性,提起网络,许多人肯定想到娱乐等方面,其实网络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只取决于学生该怎么利用网络平台,可以通过发达的网络来培养学生们的检索能力和知识体系整理能力。教师应该全程陪同学生,看护学生正确利用电脑,避免学生沉迷网络,让学生充分利用世界最大的书库来扩充自己的知识。
结束语:
在现代小学语文课程教育中,学生们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展现是评价学生知识掌握度和教师知识传授体系最好的方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可以穿石,阅读水平的提升乃至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达成的,因此,不仅要学生们坚持不懈,也需要老师们意志弥坚。教师应以培养祖国未来坚实力量为责任,根据当下教育体系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寻找更为完善、更能充分适应各阶段学生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们更高效地展开学习,且应以身作则,充当学生们的精神榜样,从而提高学生们对阅读和学习的兴趣及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赵庆丰.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文学教育(中),2014(05).
[2]王芳.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淄博师专学报,2016.
[3]梁凯芬.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策略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