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开发民间体育游戏,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实践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4期   作者: 杨天玉
[导读] 游戏是幼儿生活中的基本活动,游戏在幼儿整个教育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杨天玉
        江西省丰城市拖船中心幼儿园
        摘要:游戏是幼儿生活中的基本活动,游戏在幼儿整个教育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玩是幼儿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它是孩子童年的欢乐、自由和权利的象征。《幼儿园指导纲要》同时也指出:培养幼儿对运动的兴趣,是幼儿园开展运动课程的重要目标,使幼儿为其今后的终身乐于参与运动打下良好基础,为更好的落实“纲要”精神,我们借助民间体育游戏这一载体进行了“开展民间体育游戏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实践与研究”研究。在当前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加强幼儿园游戏课程改革,丰富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的内容,对促进幼儿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开展了《开发民间体育游戏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
        关键词:民间体育游戏  玩中乐 自信心
         在开展民间体体育游戏过程中,充分挖掘民间体育游戏的教育价值,对于幼儿园的游戏有着很好的补充作用,它会使我们的游戏更加生动,更加活泼,更加接近于生活,让孩子们获得更好的发展。也为在当代传承和有效开发民间体育游戏做一点实践研究。从幼儿发展来看:有些游戏能够代代流传就是因为它有浓厚的趣味性,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让他们玩中乐、乐中学、玩中有得、玩中有创,更好的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而且在玩的过程中儿童的思维、记忆力、创造力、语言、社会性交往能力、情感、注意力、集体意识及想象力都得到了明显地提升。幼儿可以通过玩民间体育游戏来培养语言、健康、社会性等方面的能力。即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了民间体育游戏的价值:
一、民间体育游戏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玩是幼儿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所以,游戏应该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纲要中还指出:“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进行幼儿教育的有利手段。利用游戏形式进行抽象的知识的学习,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轻轻松松、富有趣味地学习数学。如:创设人文环境,使幼儿健康、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开展,不仅有赖于物质环境,更离不开人文环境。的确如此,只有师幼之间和谐、幼儿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才能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中去,全身心的投入。如:在民游“老鹰捉小鸡”中,老师扮演“鸡妈妈”,一位幼儿扮演“老鹰”,其余幼儿扮演“小鸡”,当“老鹰”开始抓“小鸡”时,“鸡妈妈”会尽全力保护“小鸡”,而“小鸡”也会团结一致地躲开“老鹰”,在躲避时边左右躲闪还会时刻提醒同伴“往这边躲”、“不要被‘老鹰’捉到”等等。 在《新老鹰捉小鸡》将民间体育游戏和建构式主题《弯弯绕饶》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弘扬我国了民族文化,同时又赋予传统游戏新的生命。这节课以《老鹰捉小鸡》游戏引入从而激发幼儿战胜老鹰的愿望到最终战胜它为主线,在此过程中,有效地处理好了老游戏新玩法的关系。比如在传统《老鹰小捉鸡》游戏中,小鸡永远注定是失败者,而在这节体育游戏中,则改变传统游戏的规则,让老鹰和小鸡处于同等地位,使原来游戏捉与被捉的局面发生了根本变化,激励小鸡敢于向强者挑战的勇敢精神。
在游戏中,幼儿有了互帮互助、团队精神的意识,从而增加了幼儿之间的交流机会,提高了幼儿的交往能力。我经常选择找朋友、夺红旗、跳绳、踢球、赛跑等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让幼儿在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解决问题,获得学习的快乐。

                                                                                                                                                                                                                                                                                                                                                                                                                                                                                                                                                                                                                                                                  
二、幼儿在民间体育游戏学会了遵守游戏规则。
        许多民间体育游戏带有竞争的性质,幼儿在游戏中自由自在,没有任何来自外界的干扰,他们的情绪是放松的,当他们能顺利地参与游戏时,就增加了自信心和成就感。然而如果在游戏中失败或者受到挫折,自信心就会受到打击,处于不安与烦躁的状态之中。但是孩子都有好胜的心理,为了参加游戏,他们只能不断克服自身弱点,遵循规则,选择并忍受当前的不安,锻炼自己承受挫折、失败的能力,才能继续游戏。如:玩游戏“小老鼠上灯台”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全体幼儿和教师扮小老鼠,站在椅子上说儿歌,儿歌说玩后,跳下椅,这时猫来了,幼儿定住不动,否则就会被大花猫捉走。待大花猫走后,再重新做游戏。 幼儿和教师一起玩游戏2-3遍,教师提醒幼儿一定要等说完儿歌最后一句在跳下来。请一名幼儿扮猫,再游戏2次。孩子们能在游戏时有意识的遵守游戏规则了。后来在玩“丢沙包”、“踢毽子”、“老鹰捉小鸡”、“捉迷藏”等许多游戏中,每个幼儿都有面临失败的机会,而他们一般都能在等待中继续参加游戏,承受挫折的能力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在游戏中慢慢形成;因为幼儿对游戏规则的掌握,决定了游戏的顺利进行。
三、民间体育游戏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随着现代化的高速发展需要具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强的协调组织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这需要从小加以培养。通过游戏,幼儿的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得到发展,再运用这些知识及能力来感知认识世界。民间体育游戏为幼儿创造了语言表达的环境。研究表明:积极伙伴之间的社会化更可能出现在自由游戏中,而不是出现在成人组织或设计的活动中。在民间体育游戏会性的发展。幼儿民间体育游戏一般都需要若干名儿童共同合作才能进行,在游戏中,幼儿之间的语言交往随时进行,促进了幼儿社会语言的运用。
四、民间体育游戏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民间体育游戏对于发展幼儿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具有特殊的价值。特别是现在几乎每个班级都有来自外地的小朋友,学习用方言来念,他们会觉得更加新鲜、有趣。不仅仅是要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还在于说话胆量的锻炼。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所以在选择民间体育游戏内容时,一般选择有简单的故事情节,这样能使幼儿更容易接受,更容易进入游戏,并喜欢做民间体育游戏。在成功游戏后,孩子们心里的快乐感受对于他们积极情感的培养也是极为有利的。
        俗话说:环境育人,那么开展民间体育游戏也是如此。只要我们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和氛围,使幼儿处于最佳的身心状态,幼儿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运动兴趣才能得到最大的激发。 从教师的成长来看:老师们从过去的片面关注幼儿的基本动作发展逐渐过渡到关注幼儿的心理变化,理解幼儿,分析体察幼儿的心理变化。课题组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与研究能力得到不同的提高,知道运动一定要因人、因时、因地。教师的指导要针对不同的儿童,对待性格开朗、运动能力比较强的幼儿要注意把握适度的原则,过度的自信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适度才是最好的。大家的心理教育意识得到增强,通过研究自身的心理素质也得到优化。
        总之,民间体育游戏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生活,更发展了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希望更多的幼儿能参与到民间游戏的活动中来,让我们的幼儿在玩游戏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 在游戏活动中,教幼儿知识,能够让幼儿玩的开心,学的积极快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全部使用游戏形式,也能够某一部分或某一环节使用游戏形式,幼儿在这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学习,不但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幼儿园教师指导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