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合肥幼教集体滨水花都幼儿园
摘要:徽州文化是在中华文明的演进和进步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地地域特色的文化。现阶段,多元文化的不断冲击和融合,对徽州文化的影响非常强烈,导致许多徽州文化渐渐失落。徽州文化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需要几代人的关注,其影响也更加深远。幼儿徽州文化的渗透和传承,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徽州文化的传承人,有利于增强徽州文化意识和认同感,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心。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将徽州文化中的思想教育资源充分运用到幼儿园教育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要引导和培养幼儿的思想教育,实现徽州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徽州文化;幼儿园教育;融合与实践
一、徽州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安徽是一座美丽富饶的城市。安徽不但有美丽的自然资源,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古老传说的六尺巷、九华山庙会、梁山伯与祝英台,远近闻名的黄山、宏村、西递等旅游景点,以及凤阳花鼓、巢湖民歌、岳西高腔等民间艺术,这些徽州文化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因此,将徽州文化资源融入课程,使幼儿对徽州文化产生了解和探索的兴趣,发挥徽州文化资源活动课程的功能,使幼儿园课程实施成为面向幼儿发展和生活的真实的教育过程。
二、徽州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具体实施过程
为了能够激发孩子对徽州文化的兴趣,我们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实际接受情况,把诗词歌赋进行创新的分解、探究、组合,采取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模式融合的方法,编辑成其乐无穷的活动,比如:游戏课堂教学、传统民间玩法教学、故事教学、歌唱教学等,让孩子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感受学习徽州文化的快乐。本节将着重从徽州美食文化——黄山毛豆腐,介绍徽州文化特色课程资源。
(一)开发、生成黄山毛豆腐特色课程,激发爱家乡情感
如我们充分围绕徽州文化的美食——黄山毛豆腐,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遵循整体性、和谐性、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挖掘有价值的,与黄山毛豆腐相关的美食内容作为主题线索,在探讨、研究的基础上衍生,展开链接,有重点、分层次地开展主题活动“我们的讨论”、“我们的调查”、“需要的工具”、“豆子变形记”、“我制作的黄山毛豆腐”等,将徽州美食——黄山毛豆腐特色元素进行挖掘和筛选,整合成相关的主题线索。
在开展的“我们的讨论”及“我们的调查”主题活动中,让幼儿亲自参与到与同伴的讨论中,交流想要调查的主题,并结合家园沟通的方式,与爸爸妈妈通过上网查询,书刊杂志等方式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合,进一步挖掘黄山毛豆腐的价值。开展的“豆子变形记”主题活动,使幼儿了解到了黄山毛豆腐的制作过程,“我制作的黄山毛豆腐”主题活动,让幼儿亲自利用各种工具进行动手制作,多渠道丰富幼儿主题经验。
(二)将黄山毛豆腐的元素融入幼儿空间环境创设
在幼儿园走廊和班级侧墙等布置引人注目、生动有趣的黄山毛豆腐的制作了流程图,以及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完成的黄山毛豆腐制作的照片留以及幼儿与爸爸妈妈品尝黄山毛豆腐的心得体会,让黄山毛豆腐丰富整个班级,从而创造徽州文化的氛围。
在每个主题活动开展时,我们根据主题内容创设相应区域,让幼儿在集体活动后有机会进行个性化学习,既巩固已有学习经验,又让幼儿切身体验课程的自主性,也为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最终促进每位幼儿快乐、均衡地发展,同时也激发了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创编黄山毛豆腐诗歌,将徽州文化融入语言课程
徽州文化最为安徽人民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特色文化,丰富生动的存在于幼儿的生活中,有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我们本着以徽州文化资源为载体,以创编关于黄山毛豆腐的诗歌为基础,挖掘徽州文化中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寻找徽州文化资源和幼儿语言教育的结合点,引导幼儿更深入地了解徽州文化的精髓,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创造性的构建园本语言课程。
我们主要围绕徽州美食文化——黄山毛豆腐创编了诗歌《小黄豆》,考虑到孩子的认知经验,在活动开始时先谈话引发幼儿的已有经验,回忆生活中常见的豆制品,引导幼儿谈谈自己对豆制品的感受。接着出示制作黄山毛豆腐的视频,幼儿观察制作过程,紧着着老师出示磨盘、豆子,以便幼儿操作。幼儿纷纷积极参与到操作中来。幼儿在动手中感受到了磨豆子的不易,孩子们对自己的劳动成果感到非常的自豪。在随后的诗歌学习中,基于前期的操作经验,孩子们接受的很快,并在朗诵儿歌的过程中不由自主的加上了肢体动作。诗歌中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徽州文化特色,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扩展幼儿学习空间,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
三、徽州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合理开发与积极利用徽州文化资源所具有的生活化、具体化、可操作性等特点,优化教育内内容和过程,黄山毛豆腐是徽州文化的一部分,在相关活动中,让幼儿亲身去感受、体验生活,使幼儿在开放自主、丰富多彩的生活化教育中,通过讨论、调查、动手制作等途径,受到徽州文化的影响和熏陶,提升对徽州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总之,开展徽州文化系列活动是一个未完待续的形态。我们立足本地实际,开发具有本园特色、贴近幼儿生活的园本课程资源,对幼儿进行徽州文化教育,把幼儿身边熟悉的、看的见、听得着、吃的着、玩的到的东西搬进课堂,做为教学内容,增加幼儿对家乡的了解,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让幼儿学得快乐、学得轻松,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弘扬徽州文化,逐步实现徽州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开发上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洪素芳;《家乡本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探索》;学周刊;2019-04-01。
[2]王怀亮;《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的融合与实践》;科学文汇;2019-09-01。
[3]孙芊丽;《小学数学教学情景课堂创设的实践分析》;数码设计(下);2019-03-01。
[4]屈月娟;《有效渗透本土文化资源促进园本特色教育发展》;新课程研究(下);2013-12-01 。
[5]关传友;《徽州地区林业文化的概况及形成原因》;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