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配配
淄博市张店区齐盛学校 山东 淄博 255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不断提升,其在教学领域有着极大的作用。信息技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语文的魅力,更加喜爱语文这门学科。本文将分析信息技术应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然后从三个方面分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应用措施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其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也成为了教育领域当中的重要辅助工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创新了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水平,从而提升了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在小学语文课堂当中,教师需要合理科学的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利用信息化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构建一个高效、和谐、欢乐的语文课堂。
一、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信息技术具有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等特征。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领域当中,能够实现学与教的优化,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能够更加高效、科学的带领学生进行学习,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传统的语文教学转变为了信息化语文教学[1]。在具体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吸收、知识消化。它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利用板书,结合自身经验,对教材知识内容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方法不能充分的表达出文章中的意境、画面以及情境。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教师就可以通过图片、音乐、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展现出课文内容中的丰富意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充盈课堂教学的内容,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欢乐活跃,激发学生进行想象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能够将语文教学中的抽象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具体,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方法
(一)应用信息技术课前知识的的回顾导入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前知识的回顾和导入。回顾上节课的知识内容,导入本节课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有一个过渡。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导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学习,课程导入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教学创造条件[2]。
例如,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四季》的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对上一节课进行回顾,做出总结,进行课程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四季这首诗歌,大家看一看四季是哪四季呢?”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搜集四个季节的图片、照片,然后让学生进行回答。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从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以及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的事物描述当中,明白四季的美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应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当中,小学语文教学总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输。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会让学生进行通篇阅读,再让学生进行跟读,最后再对重点的知识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模式较为枯燥,会使整个教学氛围变得死气沉沉,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更不利于教师开展教学。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当中体会到语文的魅力,更加喜爱语文这门学科,并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3]。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端午粽》的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利用课堂当中的多媒体展示出端午粽的图片,结合文章内容让学生进行思考。端午粽是人们生活当中会出现的一种食物,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学生会感觉到亲切,教学内容也更加具体。端午粽的样子多种多样,包法也多种多样,所以教师就可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出端午粽的做法,端午粽的种类等,由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当中。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学会更多的生词、生字,激发了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
(三)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当中进行思维发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动画、音乐等,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传递更多的知识。在学习过程当中可以进行适当的提问,让学生进行思考,推动学生进行思维发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静夜思》的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先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然后再纠正学生错误的发音等问题。教师需要对静夜思这首诗进行具体分析,让学生能够明白诗中的含义。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一句作者表达了什么意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教师还可以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用相关修辞手法进行造句等,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
三、结束语
在教育领域当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并能熟练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春媚.将学习者看作一无所知是荒谬的——基于学程融通的小学语文课堂重构[J].人民教育,2017,000(022):56-61.
[2]马郑豫,马健云.课程内容的重构:方式、特征与模式——基于小学语文教师的质性分析[J].教育探索,2019,000(002):45-50.
[3]王武兴.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J].东西南北:教育,2020(4):0022-0022.
[4]田翠云.信息技术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魅力无限[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0,No.499(02):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