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瑞华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砺青中学
摘要:化学作为一名具有探究意义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将理论融入到实践中,并且引导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中化学作为融合专业内容与实验过程的学科,其在培养学生理科思维上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对高中化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优化路径的探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科学素养;培养
1 引言
高中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在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更加需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通过实验探究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进而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奠定良好基础。 新课改的颁布落实,不断地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尤其在文化吸收的过程中,更需要将主动权交于学生,以此增强其高中化学的有效性。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下,主要是教师充分地将知识点讲授处理,而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由此在固定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下将难以提升高中化学的教学效果,因此以下将对培养学生化学探究能力的路径进行探究,以期更好地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2 高中化学探究教学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意义
2.1 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观察是发现问题的重要基础,因此将化学探究教学融入到教育体系中将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透过化学现象进行原理的分析,进而提升自主探究、合作分析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定良好基础。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充分利用学科优势进行化学现象的分析,使得学生能够在观察现象的过程中提升思维转变的灵活性,同时也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奠定良好基础。在不同的化学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也将存在差异性,因此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基于不同的视角对化学现象进行分析,使得逻辑分析能力得到提升。例如在钠与氧气反应实验中,基于不同的化学反应,能够引导学生从反应条件和反应现象进行观察,得出同种物质之间的反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也会有所不同。同时在实验之前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对钠的取用和存放进行观察,引导其能够在规范化的操作中提升实验实施的正确性,进而为培养学生科学逻辑的思维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2.2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应试教育是一种机械性、被动的“填鸭”式教育,教师过度的主导将使得学生的探究能力难以得到提升,但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课程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已有的实验材料以及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化学现象分析探究的积极性。同时在基本实践教学目标的导向下,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操作和探究的空间,以此取得更好的化学实验结果。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将生活化的元素融入到探究实验中,引导学生书本上的基本实验原理以及化学操作步骤进行创新研究,进而为构建创新性的知识体系奠定良好基础。
2.3培养学生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科学态度”体现了科学的精神和本质,在探究式的化学实验中需要引导学生充分意识到实事求实验精神培养的重要性,通过不断地优化自身的综合知识结构体现实验探究的严谨性。求真务实是中学化学实验的根本,高中化学实验注重学生探究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的培养。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总结、反思等环节,引导学生将化学教学内容与内部的逻辑内涵联系起来,进而构建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为发掘化学知识内部的价值和深层内涵奠定良好基础。深度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而是需要基于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做好教学设计内容的优化,使得教学更加具有层次性和探究性,为优化学生的学科素养能力奠定良好基础,而学科素养的培育实际上需要引导学生在对基础概念知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发掘,进而为提升对化学深层次内容之间的联系性和逻辑性提供保障。除此之外,教师还应采取新的思路和方法,设置合理的情境,不断安排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探究实验。在实验过程与理论不一致或结论有偏差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从实际出发,从操作方法和试剂用量出发进行分析,进而培养严谨科学的态度。
3 实验探究模式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实践应用
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基本实验流程的演示,进而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探究,以此为构建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而为推动学生综合素质优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以下将对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路径进行分析:
3.1 发现并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现象的积极性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实验的过程中积极创造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基于专业知识对其中存在的疑难点教学问题的提出和探究。高中化学演示实验一共有117个,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实验流程的操作和演示,由此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进而为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奠定良好基础。
高中化学教师需要设置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情境,例如在处理一氧化碳、氯气以及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演示之前做好安全注意事项的告知工作,指导学生进行严谨的实验操作,由此为培养学生的严谨的学科精神创造条件。
在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基于教学目标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进而引导学生充分通过化学问题、生活实际以及实验等深化对化学知识的理解。首先可以通过创设实验情境,通过实验操作的方激发其学习热情,同时基于基本的化学原理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分析,进而更好地提升高中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化学必修一《铁及其化合物》这一节中,对于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如何制得铁的氢氧化物”,然后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验探究。在制备氢氧化亚铁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现象“由白色沉淀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学生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对此产生疑问“是否在这个过程中氢氧化亚铁被氧化了呢?”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究并解决问题“在制备过程中如何才能防止其被氧化?”在讲解这一章,受条件和其他因素所限,部分教师只是对相应的实验过程、实验现象作口头上的描述,学生需要死记这些内容。这就使得实验的学习相当枯燥,学生不仅会对这种学习方式感到痛苦,而且会对化学失去兴趣。相反,如果能将核心素养贯穿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自探究铁元素以及物质中蕴含的成分,学生将真正体验到化学的魅力,对化学产生兴趣。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内容丰富,教师通过化学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使其在分析化学现象的过程中提升探究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由此更好地推动其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进而为深入理解深层次知识奠定良好基础。
3.2 思考探究问题
在问题提出以及实验操作的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积极对化学现象进行分析。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结合起来,为推动学生思考探究问题奠定良好基础。如在学习《铝和铝合金》这一课时时,学生自主进行铝和氧化铝分别与强酸和强碱反应的实验,学生观察现象不难发现铝及其铝的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液强碱,这一性质跟初中所学的金属的性质有所不同。学生透过实验现象就可以分析出铝和铝的氧化物具有两性。教师在实验的过程中通过提问的方式贯穿整个实验流程,为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又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促进学生能够在直接实验操作中感受化学世界的独特魅力,体验到化学实验的神奇,提升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深度探索。
在化学教学时,化学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将探索未知事务的欲望激发出来,让其在问题中找出关键点,进而以更快的速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次,在进行提问方式上可以采用创设情景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出现的具体环境,更好地激发探索新事物的热情。这就要求教师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融入到化学实验探究中,进而为提升学生探究的主体性奠定良好基础。思考探究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其一步步发现问题的突破口,这种探究方式相对于传统直接告知答案的方式更加具有推动意义,同时也将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以及学习能力需要可以从化学实验中得到优化发展,而也唯有在实验中进行主动探索,才能更好帮助学生提高其科学精神,使其具备学习的优良品质。
3.3 解决问题
化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利用理论知识以及实验关键要素解决化学为,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以及总结归纳提升对化学现象的认知,同时还需要确保每位学生都具有相同的化学实验演示机会,为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及学科素养奠定良好基础。学生的科学精神以及学习能力需要可以从化学实验中得到优化发展,而也唯有在实验中进行主动探索,才能更好帮助学生提高其科学精神,使其具备学习的优良品质。例如在“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化学实验的规范操作告知学生,由学生进行分组合作,探究如何避免错误操作而引起溶液浓度误差,并学会对误差进行分析,最后得出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配制方案。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又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促进学生能够在直接实验操作中感受化学世界的独特魅力,体验到化学实验的神奇,提升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深度探索。同时化学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对化学现象进行条理性的阐述,期间需要满足论据充分、重点突出,确保学生能够在规范化学用语的情况下将实验操作流程表达出来,进而更好地达到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标准确立的背景下,高中化学需要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科素养,进而为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奠定良好基础。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将实验探究的课程教学方式融入到课程教学中,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将在教师引导的情况下养成观察、探究的学习习惯,进而为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素养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祖德. 探究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策略[J]. 当代化工研究,2016(09):44-45.
[2]芦荣超.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探讨[J]. 教育现代化,2017,4(41):377-378.
[3]杨宏伟,侯千金. 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5(08):150-153.
[4]张世勇,刘华,李勋. 科学素养理念下我国高中化学教科书中STS的演变研究[J]. 上海教育科研,2014(12):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