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新英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摘要: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教育部对小学教育提出了全新标准,要求数学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能保证整体效率。因此,教师就需要在方法应用层面展开研究,以此建立高效课堂,引导学生积极投入,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所在,进而提升个人水平。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微课的基本概念,探讨了小学数学应用微课的原则,并对于应用方法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研究
引言:对于微课而言,本身属于一类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应用微课,能够有效提升教学工作的整体质量,并有着较高效率。如此一来,教师就能建立高效课堂,引导学生投入进来,有效完成学习任务,进而提升个人水平。
一、微课的基本概念
所谓微课,主要是视频教学的一种,其能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针对特定的知识内容展开全面分析,诸如重点知识、难点知识或者考点知识等。通过直观的形式,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微课除了能在特定环境中应用外,也能在学习活动以及课堂实验中应用,因此属于一类具有较强情境化特点的综合形式。相比于文字内容,视频内容更具真实性特点,因此能够帮学生更快地完成吸收[1]。
二、小学数学应用微课的原则
(一)简洁性原则
微课最大的特色就是“微”,时间长度一般都在5到8分钟之间,教师通过视频播放之后,就能让学生有效完成知识突破。尽管涉及的内容相对偏少,但由于往往都针对特定的内容进行分析,因此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单一内容的记忆。不仅如此,微课还能起到化繁为简的效果,使得原本复杂的内容变得十分简单,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灵活性原则
对于微课教学来说,高灵活性也是其重要特色。教师只能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也能在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中应用,因此不会受到任何限制。早期在授课时,教师完成知识讲解,学生们往往很快就忘记。此时,教师就能使用微课,帮助学生进行内容回顾,反复观看,直到完全记住为止,进而提升了学习质量。
(三)丰富性原则
对于微课来说,主要将视频作为核心部分,但却并没有完全局限于此。其属于一类具有较强多样性的资源形式,涉及的内容有很多,诸如知识讲解、课程练习、教学评估以及课堂测试等。通过将这些内容全面融合之后,自然能够促使教学工作的水平得到提高。
三、应用微课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
(一)对学生的合作意识展开培养
小学生仍然处在发展的阶段,身心都不健全,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相对偏慢。数学本身属于抽象类学科,内容复杂,很难正常理解。如果单纯依靠教师个人讲解,效果自然无法令人满意。因此,教师就可以尝试采用微课教学的方法,对原有教学模式予以补足,当学生们遇到一些无法理解的内容时,可以反复观看,直到完全理解为止,加深个人印象[2]。
例如,在对“多边形面积”的相关知识教学时,为了能够对学生知识掌握状况予以把握,教师就可以采用微课教学的方式。针对特定的知识点,制作视频,在课堂中进行播放。学生们在完成观看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共同探究,思考具体如何操作,才能完成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不同学生的基础有所区别,提供的想法也各不相同,大家纷纷出谋划策,不断尝试,最终完成了解答。依靠这一模式,不但能够促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得到提升,而且还能让其认识到团结合作的价值所在,激发潜在的合作意识,进而提升个人水平。
(二)增强学生的问题处理能力
通过新课标的内容可以得知,教师在授课时,理应让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数学知识本身便来自于生活之中,生活中也有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数学问题。学生们之所以进行知识学习,主要目的便是应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点,有效解决相关问题,以此就能将数学知识的价值全部展现出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可以尝试采用微课的方式,以此创设情境,逐步完成教学引导。
例如,在对“百分数”的知识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前搜集相关资料,创设一个简单的生活化问题情境:妈妈带着小刚去商场买吃的,一箱牛奶的价格为60元,妈妈在付款的时候,只交了40元,则这箱牛奶具体打了几折呢?学生们完成题目观看后,通过计算,得出答案为六七折。之后,教师继续播放视频:次日,妈妈又和小明去了一趟商场,买了两瓶大桶果汁,一共是30元,当前打七折,则妈妈实际需要付多少钱呢?妈妈节省了多少钱呢?学生们一边看视频,一边展开计算,很快就完成了解答,掌握了相关知识点,加深了印象。同时也明白了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逐步转变了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态度。为了,学生们在面对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时,就能尝试对其规律予以总结,并通过数学的眼光进行看待,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促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教师理应对其兴趣展开培养。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存在联系,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就可以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创设相关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进来,激发其学习的欲望,引起其自身的好奇心,确保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之中。
例如,在对“圆”的知识内容教学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把握圆的基本特征,掌握相关公式,以此完成计算工作。如果教师选择空洞的讲解,效果自然无法令人满意,学生们很难有效投入到课堂之中。为此,教师就能通过微课视频进行内容呈现,创设问题情境:有一只大狼狗,当前被主人用绳子栓了起来,绳子的长度是4米,则这只狗究竟能在多大的范围中活动?学生们通过观看视频,就能了解到绳子摆动的轨迹范围,从而发现其正好是一个圆形,具体需要怎样计算这个面积,学生们立刻产生了兴趣。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尝试,之后自己再进行引导,进而帮助学生加深认知[3]。
(四)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在授课的时候,理应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的重点部分。为此,教师就要时刻将学生当作课堂的中心人物,对其引导,使其探究意识得到全面强化。这其中,最为有效的便是微课,以此将原本抽象的内容变得极为简单,促使学生有效实现难点突破,并将潜在的探究欲全部激发出来,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对“扇形统计图”知识内容讲解时,教师就可以使用微课,为学生展示各个不同的扇形统计图,让学生们自主观看。此时教师进行提问,让大家思考,这些扇形图有怎样的特点。学生们通过观看之后,发现扇形图越大,实际所占的百分比也就更高,从而明白了图形和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不仅如此,其自身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增强,未来在遇到一些新的知识内容时,不会再感觉陌生,进而为自身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益处[4]。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相比于其他科目,小学数学的知识理解难度相对较高,单纯进行讲解,学生们很难完全吃透。因此,教师就可以采用微课的方式,结合原有内容,打造高效课堂。如此一来,学生们的积极性就能得到全面激发,提高了对于知识内容的关注度,从而可以更好地投入进来。长此以往,学生们的整体水平就会大幅度提高,为其发展带来了诸多帮助。
参考文献:
[1]张暖华."微课"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8(10):89.
[12]马学华.通过微课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探讨[J].小品文选刊:下,2020(02):1.
[13]浦祝志.微课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1):222.
[4]陶斯阳.以微课为平台,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35):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