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的教学探索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4期   作者:李昌梅
[导读] 初中物理的学习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是一个构建基础的重要环节
        李昌梅
        伊宁市第十八中学 835000
        摘要:初中物理的学习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是一个构建基础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和学生必须引起重视,在初中阶段就抓好物理基础打造的黄金时间。对于物理教师而言,如何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物理学习效率是教师们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不管是前期的教学准备工作,还是教学设计环节,教师都应该思考如何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物理学科的实践操作性很强,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在物理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有效的设计每一堂物理实验课,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
        关键词: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探究
        一、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概述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的课程,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离不开相应的实验探究。在传统的物理课堂上,可能会受到器材设备的影响,导致教师无法给学生们呈现一个完整有趣的物理实验课堂。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也越来越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体验感,更加注重物理课堂上的实验演示。因此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学校的实验设备以及实验场地,为学生打造一个更加完善有趣的物理实验演示教学课堂。利用实验的方式吸引学生的眼球,在物理课本内容的引导下,带领学生一起对相应的物理问题进行实验探究,在前期设计的实验环节下,与学生共同探究物理知识的奥秘,解决学习中的疑惑,最终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二、演示实验教学的设计方法
        (一)从生活实际入手
        学生应该要从对物理的学习中认识到物理其实是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在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就能够使用物理的原理进行解释说明。所以教师的教学可以从这一个角度入手,将物理的课堂与我们平时实际生活的进行关联,引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对这些现象进行探究。教师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就可以引入这些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设计课程的实验方案,通过对实际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认识到物理其实离我们很近,主要多进行探索就能够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通过导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方式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积极性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强学生热爱生活的心态。例如,教师在讲解凸透镜成像的特点的时候,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的理解相关的知识点,就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物品,凸透镜和蜡烛等。根据相关的知识设计实验。教师在课堂上分发好相应的实验器材后,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个学生执行不同的实验任务。通过相应的实验现象得出有效的实验结论,学生可以记录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以及实像的方向和大小的变化,并在实验结束后,对相应的数据进行分析。在整个实验活动中,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进来,有效的锻炼学生眼睛与思维的协调配合能力,从而加强物理知识的理解深度。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实验中所观察的现象和相应的数据,进行实验活动的总结引出相关的课程知识。


        (二)从物理原理入手
        物理这门学科对于初中的学生而言是一个新颖的学科,所以对于刚接触这门学科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这门学科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思维上,可能会有一些茫然和陌生,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在物理课堂上的引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为了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入理解,教师可以从物理原理和实验方法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学习的引导。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认识到物理的原理,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将自己的教学重点和实验重点放在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具体的内容。如果一味的按照书本上的模式对学生进行口头上的原理讲述的话,学生很有可能会跟不上教师的讲解步伐,进而出现更多的学习问题。因此提高物理知识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在演示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从物理的原理入手,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理论方面的知识,再通过实验的探究对理论知识进行巩固。例如,教师在讲解声音的特性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采取实验探究教学的方式。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梳子、尺子等,在课上进行实验,在实验活动中学生会发现,梳子的拨动速度越快,音调越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震动的频率越慢,教师可以提问:大家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请大家思考一下影响声音音调的因素有哪些?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更积极的参与动手实验的过程,探究知识。
        (三)从实验现象入手
        物理课堂上的实验教学环节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有趣的教学环节,过程中学生也能够看到一些书本上无法接触到的新奇现象。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从物理现象入手,借助有趣的物理实验现象吸引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环节。在物理实践过程中,带领学生一起动手操作,发现一些新奇有趣的物理现象,并借着实验现象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浓厚兴趣。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物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对于他们而言是相对枯燥和乏味的,但是学生对物理实验是充满好奇心的。例如在讲解滑轮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全班学生一起到实验室进行物理知识的探究,让学生自己在实验室动手操作,借助相应的实验活动,充分理解课本上的相关知识原理。在学生自己参与到实验的过程中,他们会对获得的物理知识印象更加深刻。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物理的实验操作性教学越来越重要,所以教师必须认清自己的定位,站在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改变自己传统的授课方式。在实验中进行教学,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物理原理的学习、物理现象等方面拉近学生与物理之间的关系,和学生一起在实验的教学环节中深度学习,快乐学习。
        参考文献:
        [1]吴亮权.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的教学探索[J].南北桥,2019(13):110-110.
        [2]李琪.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3]洪凌宇.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的初探[J].赢未来,2018,000(014):P.127-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