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4期   作者: 肖 玥
[导读] 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
        肖 玥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第五小学  贵州遵义  563000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这对进一步学习和今后参加生产劳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和心理发展,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策略
        
        数学是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这对进一步学习和今后工作运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计算教学的现状令人深思,学生的计算能力令人担忧!计算正确率下降、口算速度减慢,因此要切实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使计算教学在培养学生计算兴趣的同时,提高计算能力,从而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一、创设情境教学,提高计算教学有效性
        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理性思维相对较弱,对各种问题的认识主要来自于感性认识,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时,应当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创设有效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领悟数学知识的内涵,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
        二、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境,有机探究算法
        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可是,情境的设计也要符合计算教学的特点。如果整节课都是生活情境,那计算教学也就面目全非了,当前课堂教学注重创设生活情境,一个接一个,一串接一串,形成生活情境大串联,势必影响学生探究算法,感悟算理。学生在这样的场景里一会要买这个,一会要买那个,只见生活不见数学,让学生自己也不知是在逛商场还是在数学课堂。
        (二)深层理解算理,切实掌握算法
        在计算教学中,算理与算法是两个不可或缺的关键。算理是对算法的解释,是理解算法的前提,算法是对算理的总结与提炼,它们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透彻理解算理和熟练掌握算法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保证。

计算教学既要让学生在直观中理解算理,又要让学生理解抽象的算法,还要让学生体验直观到抽象的过渡和演变过程,从而达到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算法的切实掌握。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教具、学具、多媒体等加强直观教学,使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做一做,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动眼看一看,动耳听一听,调动各种感观参与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鼓励算法多样化,提倡算法优化
        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理念,是计算教学的一个亮点,但算法多样化离不开算法优化。在计算教学中,这两者是辩证统一的,既要重视算法的“多样化”,又要重视算法的“优化”。算法多样化是学生群体学习能力的表现。它是指学生在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后得到的充满个性化的方法,再在群体中呈现自己的算法,从而表现为算法的多样化。不能简单地把算法多样化等同于学生个体的多种算法。那么如何把学生群体的算法转化为学生个体的算法呢?我们认为加强交流和体验是实现这种转化的最有效方法。课堂上不仅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更要注重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在充分交流、理解的基础上加强体验,让学生感悟同伴算法的特点。当然在教学中不要刻意地去追求算法多样化的“量”,也不要刻意地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几种不同的算法。
        (四)关注解决问题,注重技能形成
        传统的计算教学确实存在着与生活实际相脱节的现象,过于重视计算技能的培养。于是,新课程倡导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原来的“应用题”)相结合。但现在的计算课,能否担当起以往应用题教学的重任?如何处理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技能形成之间的矛盾?计算本身的问题如何解决?为了体现计算与应用的密切联系,在计算教学时不少教师总是以实际问题引入,在学生初步理解算理后,马上就去解决大量的实际问题。表面上看,学生的应用意识得到了培养,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学生常常是算式列对了,计算错误率却很高。诚然,过去计算教学中单调模仿和大量重复性的训练是要不得的。但是,在计算教学时只注重算理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对计算技能形成的过程如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也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的。特别是在学生初步理解算理、明确算法后,不必马上去解决实际问题,因为这时正是计算技能形成的关键阶段,应该根据计算技能的形成规律,及时组织练习。具体地说,可以去针对重点、难点进行专项和对比练习,再根据学生的实际体验,适时缩减中间过程,进行归类和变式练习,最后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掌握相应策略。
        小结
        计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经常练,才能将学生的计算能力切实提高。口算是计算的基本功,如果基本功不扎实将直接影响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创设一个情境,要让学生清楚、明白式子来源于生活实际,提高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戚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J].情感读本(中旬刊),2015(2):86-86.
        [2]李春红.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4,000(012):130-130.
        [3]陈顺舟.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初探[J].考试周刊,2016(28):86-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