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数学教学的几点做法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4期   作者:宋璇
[导读] 新课程中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把学习变成人的主动性

        宋璇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友谊达斡尔族满族柯尔克孜族乡中心学校    
        新课程中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把学习变成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由此可见,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已经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摆在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下面我就新课程中如何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一、注重学生的习惯的培养
        1.学“倾听”是奠定基础
        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多动,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这是他们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而专心听讲是学生获得信息、吸取知识、学好数学的基本保证。如何才能使学生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呢?
        首先,教师讲课贴近生活的语言,让学生产生“非听不可”的感觉。其次,要加强听的训练。有的学生听讲,虽然眼睛睁的大大的,好一副聚精会神之态,然而听后却不知所云。因此,听需要训练。第一,先让学生听懂。课堂上不论老师讲或学生发言 我们都应适时追问一句“刚才老师讲的听懂了吗?你能把老师讲话的意思或提出的问题给大家再说说吗?”第二,要求学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时,双目要注视对方。记得吴正宪老师就常常对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 “请你面向大家” “你的发言有什么新意? "或者“你和他的想法有什么相同之处? ”这样学生必然用心地去听,不容易走神。第三,教师讲话不要重复。第四,教师要以身示范。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带头做到。教师和学生谈话,都要注视学生,认真观察他们脸上掠过的每一丝变化。即使遇到有的学生回答不着边际时,教师也要用心地听,中间不插嘴,不打断。久而久之,学生也学着教师的样子去全神贯注地倾听别人的讲话。
        2.认真审题是成功的关键
        低年级学生由于刚刚步入小学正规的学习生活,对一些数学题目缺乏应有的审题经验。加上年龄小,识字量少,他们常常因为不理解题意而造成做题时的答非所问。因此,对于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读题。
        特别是对于刚入学的孩子,在做题目之前,教师要让学生先用手指指着题目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过去,哪怕个别字不认识,也让他们跟着读。只要手到、眼到、心到,随着识字量的积累,学生就不难养成做题之前先认真读题的习惯。其次要让学生带着疑问审题,通过观察题意,让学生明确题目中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在做题之前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再次要让学生在审题中学会抓住关键字、词、句,帮助理解题意。
        3.培养学生学会认真书写的意识学生的作业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从一年级学生的第一次数学课堂作业开始,就要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整洁的书写习惯。低年级学生的数学作业,大都离不开100以内数字的书写(口算与笔算)。看似简单,但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好与不好的两份作业将会出现天壤之别。有的学生数字书写不规范、写潦草字,或偏大没写在格子里、或偏小像蚂蚁一样;有的学生没耐心不一笔一画的写,整个字的笔划绞在一起,有的学生不注意作业整洁乱图乱改不使用橡皮,或写
        错数时随便用橡皮擦一下,还留有痕迹便写上新的数……所有的这些现象原来只是少数人的,但如果教师不加以制止、引导以及严格要求,学生之间的模仿力又极强,个别的现象就会变成普遍的现象,严重影响答题的正确率。
        针对上述书写的一些不良习惯,教师除了在日常作业中对学生严格要求外, 自身也要起示范带头作用。从黑板上的板书到作业批改,都要认认真真,一丝不苟,不能有丝毫的随便,要给学生一个正确的榜样示范。
        二、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
        1.敢于质疑的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而小学生数学质疑能力的培养又必须以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为基础。所谓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理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努力创设学生质疑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会提问,让数学课堂成为生成问题、解决问题的平台。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还处于起步阶段。他们在生活中对一切未知的事物常常感到好奇,可以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他们在课堂上针对数学问题的提出却显得陌生,不知从何入手。因此,作为低年级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时,首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原始经验,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人人心情愉悦,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其次要采取从模仿入手的方式循循善诱,让学生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再次要善于发现、培养“问题意识带头人” ,通过树立榜样促进群体问题意识的提升,从而培养全体学生逐步养成善于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挖掘延伸问题的良好习惯。
        2,合作交流能力
        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它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那种单一化、模式化、教条化、静态化的弊端,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促进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要注重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低年级的学生,要做好合作学习的起步训练。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岁数较小,在合作小组的任务分工、合作参与等方面受到限制,因此在一开始不适合四人小组的合作学习。教师可先建立二人学习小组,让学生知道在合作中首先要明确分工,再进行合作。例如在教“统计”这一课,学生要将全班学生最喜欢的动物卡片整理时,为了训练学生整理数据信息的能力,可采用同桌二人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同桌1报:小猫,小白兔…同桌2在本子上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然后同桌交换再统计一次。最后全班交流,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学习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教学效率。当学生对小组合作这种学习方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操作基础之后,教师再逐步将同桌合作扩展到四人或多人的学习小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