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4期   作者:郑桂兰
[导读] 进入新时期以来,为培养具有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郑桂兰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柴里矿区学校    277519
        摘要:进入新时期以来,为培养具有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如何通过生活化场景的创设,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入小学数学学习,并能够更加顺利地运用生活资源理解、运用数学知识,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最终目的,是当前小学教师需要进行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素质教育;应用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不断进行基础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成为当前的主流趋势。素质教育讲求以人为本,是符合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道路、符合当前世界发展所需的教学理念,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秉承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进行研究和思考,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率、增强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是教学改革趋势
(一)传统教学下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思维模式固化,教学方法刻板
        由于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属于基础知识,学生需要反复进行同类数学题目的练习才能获得概念、公式的运用记忆,一些教师受固化思维的影响,对于这部分知识的教学,采用了刻板的教育方式,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例如,对三角形的“角度”等概念进行重复、刻板的背诵;对基础数学题的解法进行单一解题思路的讲解等,这样的教育方法不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方式。
        2.教师忽略了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不重视实践能力培养
        数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不仅需要理论知识,更需要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由于当前,我们的数学教学多数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教师更多以例题讲解、习题讨论等方式进行,即使有的教师意识到生活化教学的大势所趋,也没有将生活与数学知识较好地结合起来,而只是形而上学地在课堂进行展示,导致学生失去了实践机会,从而使课堂氛围不理想,教学效率不高[1]。
(二)生活化教学是大势所趋
        新时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实践性较强且实用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帮助[2],能真正达到寓教于乐、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目的,从而让学生在学习到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会数学思维、学会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中去,这对小学教学起着很大的积极意义,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应用探讨
(一)构建生活化场景,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生活化教学的一大核心因素就是“生活”,因此,教师应当将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从生活中提取教学案例。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教师可以以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用品为道具,进行问题设计和例题讲解。如为什么汽车轮子是圆形的?A4纸指的是多长多款的纸?哪些常见的生活用品是三角形等。学生们通过教师的引导,立刻能够联想到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几何形状的物品,从而能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这时教师就能进行进一步的问题设计和理论、概念的讲解。学生的思维能力被调动起来,课堂氛围自然能够获得提升,有利于进行更进一步的数学知识教学。
(二)明确教学目标,规划教学主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生活化教学应当有目的地“教”。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和个性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年纪小、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足等原因,学生无法直接通过数学题目理解教学目的[3]。因此,教师需要时刻把握生活化教学的“度”,将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与教学目标相结合,让学生能够从生活化教学中真正学习到知识。
        例如,在进行两位数及以上的乘法运算学习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为“让学生学会两位数及以上数字的乘法运算”,并根据这一目标来规划教学主题。教师可以首先引入之前学过的个位数乘法运算知识,学生就能够很快理解到两位数运算的规则,此时教师再进行生活化教学的引入,如粉笔盒第一排有10支粉笔,第一列有10支粉笔,每排每列粉笔数相同,那么粉笔盒里总共有多少支粉笔?教师从最简单的两位数乘法教起,学生可以用10x9+10x1=100的思维方式进行运算,从而记住10x10=100的运算法则。这时教师还可以适当引入印度运算法则、竖式运算等运算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式进行两位数及以上的乘法运算,在不断巩固学生运算能力的同时,还能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巩固课后练习
        要进行生活化教学,就不能将数学教学停留在课堂这一场景内。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布置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后作业,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后到商店购买物品、陪父母买菜等,并提交购买清单和计算结果等,从而达到巩固知识、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动手能力的目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育应当紧跟社会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应了解到当前社会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关注教育改革趋势发展,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引发学生共鸣,从而提高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并最终达到培养、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涵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美彬.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20,(2):52.
[2]周永刚.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J].学周刊,2020,(4):95.
[3]宁燕.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神州,2020,(27):2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