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永欣
昆明艺术职业学院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当前,流行音乐受到了众多年轻人的追捧与热爱,与古典音乐相比,当代年轻人更喜爱流行音乐,然而古典音乐是不可以丢弃的,所以相关专家学者提议将流行音乐与萨克斯教学进行充分融合,激发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因此,本文对流行音乐与萨克斯教学的融合进行了深入分析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流行音乐;萨克斯教学;融合;研究
引言
流行音乐这个名词是通过“Popular Music”翻译得来的,最开始是指为了获得利益而创作的音乐,之后指内容易理解、大众化、模式多元化、容易传唱的歌曲和乐曲。比如:爵士、新民谣、蓝调、RAP以及电子音乐等。而古典音乐,无论是词曲创作还是演唱水准,都是古典音乐的要求更严格,通常都具备较为久远的艺术价值,创作技艺高强、结构科学严谨、思想深远成熟,正因如此很难得到社会的理解。但是,音乐是创作者情感的抒发和感慨,应当具备一定包容性,推动流行音乐和萨克斯教学的有效融合能够锻炼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因此,流行音乐与萨克斯教学的融合十分必要。
一、通过流行音乐的美和魅力,改善萨克斯教学形态
不仅仅是萨克斯教学,几乎所有音乐教育都十分重视古典音乐元素,但是,大量研究数据表明,青少年学生还是更喜欢流行音乐,对经典音乐元素的教育兴趣不高。而新课改的提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对此,音乐教师应当对这些方面多加考虑,将流行音乐元素与萨克斯教学进行有效融合,并展开研讨会,讨论哪种风格、哪种内容的流行音乐元素能够被引进萨克斯教学中,并研究流行音乐与萨克斯教学融合的路径、措施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推动萨克斯教学高效、稳健的发展[1]。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音乐教师首先应当对流行音乐展开深入、全面、详细的认知与了解,找到流行文化的核心所在,并结合学生们的实际需求,寻找流行音乐的优势与长处,精准确定流行音乐跟学生教育方面的结合点,对学生进行科学正确的指导,使其正视流行文化并学习其长处优点,加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只有充分了解了流行音乐,对其观念理论进行了明确清晰,方能根据萨克斯教学的特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性,合理有效的培养学生们对流行音乐的鉴赏能力,提升其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期待,督促学生主动积极的跟教师共同探讨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流行音乐“美”的对象性
年龄阶段不同,心理感受不同,对流行音乐的鉴赏能力也大不相同。同样是20年前的流行歌曲,现代青少年认为那些早已经过时,而很多中年人认为那是最值得回味的老歌,承载着很多人或者说那个时代的回忆。因此,流行音乐的“美”非绝对的,无论是哪种流行音乐,关键的不是形式,而且其所面对的受众,这充分表明了流行音乐“美”具备“对象性”。比如爵士乐比较强调即兴,因此自由发挥空间比较大,有人听爵士乐能够跟随其节奏一起摇摆,但是有人却嫌弃其太过吵闹。这主要是由于审美体现的是一种主观意识,音乐是否优美动听,决策者是受众,并非音乐自身,这恰好说明了音乐的“对象性”。这启示我们,要想将流行音乐融入萨克斯额教学中,除却要结合教学的需求之外,也要对教育对象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鉴赏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分析。
(二)流行音乐“美”的社会性
无论是哪种音乐形式,都需要与其相对应的时代背景,否则无法将自身审美价值予以充分体现。以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风靡美国西海岸的“冷爵士”为例,该音乐形式表达出了当时美国安宁、平稳的社会背景。让民众们在工作繁忙之暇,欣赏轻快、愉悦的冷爵士音乐,让心理压力能够在音乐的帮助下得到舒缓,精神层面的紧张和劳累也能够享受片刻的放松。该音乐形式极其符合那个时代的人们,这正是其所存在的价值,而审美意义也得到了延伸和拓展。流行音乐的出现、传唱具备无法抵抗的社会发展性,其内涵之美就是让人们感受轻松、安逸、愉快的氛围,令大众在实际生活中意识到音乐的欢乐性,这些特点性质都跟现代音乐教育的理念比较符合,同时也是萨克斯教学中所需的艺术元素和教育元素。
二、萨克斯教学跟流行音乐元素相互融合的路径
(一)审美跟教育相融合
将流行音乐元素融进萨克斯教学,主要融入内容必须要满足一下几点要求,分别是:①思想健康、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②前卫可以但是不能太过特别。新潮可以但是不可以太过分;③能够培养且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并未学生灌输科学正确的音乐鉴赏理念。其余融入形式并无硬性要求。在筛选流行音乐素材时,应当从流行音乐的内容美、形式美、意境美以及音响效果美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从而选择出最为合适的教育素材[2]。在分析流行音乐作品时,可根据以上所述的某个层面或者多个层面去分析,借此实现审美教育的目标。
(二)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与资源
与萨克斯教学融合的流行音乐一定要拥有较强的代表性,比如属于某一种流派或者是代表某个时代、某个风格以及某个歌手特点等。在对音乐曲目进行鉴赏分析时,教师应当教导学生学会自己整合汇总该类流行音乐的特点,并找到跟萨克斯演奏时契合度最高的点。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良好应用,在萨克斯教学与流行音乐融合的过程中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能够简化流行音乐的选择环节,并且还有助于从多个层面、多个方面探索研析流行音乐。因此,音乐教师与广大青少年学生在融合流行音乐与萨克斯时应当充分全面利用网络平台和资源。
(三)引导学生自主辨证问题
促进流行音乐与萨克斯教学的融合时,教师应当科学正确的指导学生自主去分析、辨证某歌手、某部作品或者某个时代的音乐。在通过萨克斯进行演奏之前,应当从多个方面对该作品进行评价分析,比如创作者想表达的情感、歌手的个人特点,并努力用多样化的风格去进行萨克斯演奏,或者是利用萨克斯乐器的演奏技巧去阐述解释流行音乐,最后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自主辨证以及全方位思考问题,从而构建对音乐独特的理解以及处理方式。
(四)保证融合内容与形式的可接受性
融合流行音乐与萨克斯教学时,应当全面充分考虑内容与形式的可接受性。即将流行音乐中表达颓废、低迷、气馁、悲观的作品去除,不得采用到实际教学中,而且应当选取正能量、激昂、奋发的音乐作品,还要指导学生,使其在日常听歌时应当有所选择。除此之外,部分教师思想守旧,对一些有关爱情的流行音乐坚决不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认为这样会对课堂氛围有所影响[3]。但是,“爱”、“生”、“死”是人类一生中所要面临最重要的内容,爱情也代表美好、温暖,而且很多学生可能正处于爱情类感情的困难中,需要正确的观念予以引导,所以,在萨克斯教学中应当融入爱情类的优秀流行音乐,使其鼓励学生成长,为学生感悟人生、了解人生提供有力帮助。
(五)强调个体情感表达的真实性
无论演奏哪种类型的音乐,都应当全面充分强调个体情感表达的真实性。教师应当科学正确的指导学生自主去释放自己的真实情感,并且创设情感式音乐教学的环境,通过谈话、讲故事、欣赏文学名著和影视作品等亲身体验的方式,真正领悟喜悦、兴奋、忧伤、孤寂、激昂等情感元素,以升华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从而激发学生个体情感表达真实性的内在需求。
结束语
在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学生们听流行歌曲也十分方便,不会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流行音乐比古典音乐更受欢迎也对学生们学习萨克斯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所以流行音乐与萨克斯教学相互融合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此,教师应当先对流行音乐进行充分了解,再融合审美与教育、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与资源等多种方式促进推动流行音乐与萨克斯教学的有效融合,从而构建出一种全新的现代音乐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刘彤,刘军. 试论流行音乐与萨克斯教学的融合[J]. 明日风尚,2019,(16):120.
[2]宋克然. 流行音乐与萨克斯教学的融合研究[J]. 艺术研究,2018,(03):140-141.
[3]郑益鲲,王金禹,郭浩然. 萨克斯教学方法的策略分析[J]. 当代音乐,2018,(01):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