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策略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4期   作者:范振平
[导读] 对于高中生来说,历史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大多数学生在高中学习生涯中并不是十分重视历史这一科目,

        范振平
        湖北宜都市第一高级中学   湖北宜都  443300
        摘要: 对于高中生来说,历史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大多数学生在高中学习生涯中并不是十分重视历史这一科目,对这一科目的学习主动性相对于物理、化学来说也比较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历史相对于其他操作性较强的课程是比较枯燥、无聊甚至乏味的。课堂导入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能调动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使整个课堂充满趣味性,使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提高教学效率。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策略的应用,希望能对广大同仁有所帮助。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教学   课堂导入   教学策略
一、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要通过恰当合适的课堂导入引导学生从休息状态更好地过渡到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欲望。课堂导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集中精力在所学的内容上,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教师正确有效的引导后,可以更清楚的让学生明白自己所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历史教师还可以在课堂导入中融入以前学过的知识,从学生的反应和学习效果中了解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导入策略可以使老师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制定教学计划,为后续的教学奠定基础。
二、历史教学课堂的导入策略
   (一)故事导入法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思想和行动往往都充满着无限的好奇,所以我们在教学导入过程中可以尝试将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引入,这个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课堂内容感兴趣了,自然而然的就会主动学习和探索课堂的知识点了。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学质量、教学效果都会有一定的保证,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在插入故事的同时,将故事进行内容进行简化,比如:在德意志君主立宪制这一内容中,教师可以将德意志的故事讲给学生,由此让学生对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背景形成进行深入了解;在讲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回顾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代表人物及标志性事件,学生可以总结以前的方法来学习新的内容。
 (二)影视导入法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尝试将音乐,视频等等各种多媒体资源作为教学工具,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插入与课堂相关的影视资料或相关图片。利用现代科技将所学内容和课堂知识结合起来,让深奥的不易理解的历史悠久的事件深动具体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我们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不可顾步自封,利用音频及影视资料可以让学生对历史内容产生了解,更容易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形成深层次的直接和间接的认知。

比如:在进行抗日战争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穿插播放抗日战争的纪录片,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人民军队的热血和当时社会环境下人民生活的不易;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一课题的讲授时,历史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大跃进时期的人民公社化对百姓生活影响来引导学生为什么要进行改造,改造的目的何在?
(三)知识导入法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在课堂导入策略中,最普遍的一种就是知识导入法。知识导入法主要是指历史教师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高中时期已学和未学知识的联系和比较,帮助学生通过历史事件的时间发展顺序形成思路更加清晰的知识网络架构,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逻辑。比如:在进行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教学过程中,其中内容就设计了初中知识,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先带领学生复习初中所学过的内容,然后再导入新课。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对初中知识的温习对新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高中课本内容基本都是相联系的,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步步引入的方法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更好地吸收了解知识点。
(四)主题导入法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主题就是每个单元的主体和核心,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每个单元都有主题,怎样掌握各个单元的主题并且通过主题来扩充各个章节的内容就成了历史教师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题。设计主题导入环节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与此同时,如何更加精准地将主题内容贴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准确的学习线索也是历史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对教学内容有相当充分的了解。比如:在讲授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这一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及其爆发的导火线等问题入手,进行更具体的了解。主题导入法旨在让学生领悟如何将细碎的知识点通过一条主线串联起来,学生通过自主梳理就可以更清晰的了解其形成过程。每个单元的主题都是通过精心提炼的,掌握了课文所讲述的主题,学生只要学会从主题提炼开始学习,那么学习历史的能力也会日益提高,逐渐地,学习历史的兴趣也会慢慢增强。
(五)悬念导入法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在历史长河中,无论是中华文化还是国外文化,对人们来说都充满了无限的吸引力。在历史导入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历史的真实性和神秘性,在课前通过一些关键词或者历史人物的背景及生平,引起学生的兴趣,以比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思考其中的缘由。比如:在进行太平天国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太平天国的一些口号内容设置悬念,“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等口号,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和对历史事件 探求欲望,并且通过自学了解其中的具体内容,继而展开具体的教学活动。与此类似的还可以将悬念导入法和故事导入法相结合,在课堂结尾设计问题,让悬念走出课堂,让历史活在学生的心里更活跃在学生的生活中。
三、总结
结合整篇文章可知,在历史教学课堂中,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进课堂十分重要,当今时代中,更多的教学是直面高考,大多数教师只按着高考设定的题型讲课,恰恰忽略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这一关键性问题。只要历史教师善于运用课堂导入策略,就可以让历史课堂更生动有趣,得到更顺利的开展。通过以上介绍及分析可知,课堂导入可以从通过讲故事增强趣味性;通过直观感受增强体悟感;通过知识串联增强知识的可读性;通过主题线索汇集增强知识的权威性;通过设置未知问题增强课堂的引导性;如果教学教师可以恰当的将这些方法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可以使课堂效率提高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李德鹏.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策略的应用谈讨[J]学周刊,2019(16):67
[2]蔡逸凡.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策略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6,(08):66
[3]贲丹.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策略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01):101.
[4]阮培钦.引导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福建师范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