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4期   作者:马洪进
[导读] 随着高科技信息技术的开发运用,“互联网+”时代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

        马洪进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第一中学    274600
        摘要:随着高科技信息技术的开发运用,“互联网+”时代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未来高中各学科教学只有融入信息技术才能更有助于高中生的进步和发展。在教育部门大力宣传和支持下,高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重要学科之一,教师不仅要承担学生信息技术基本知识教学,建立好“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观念,更要把信息技术需要的核心素养教育给学生,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综合能力的核心素养是现在高中教学的重要指标之一。
关键字:互联网+时代 信息技术 核心素养

        随着当今社会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融合到人们的工作、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人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学习一定水平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基本认知能力。尤其对高中教师具有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是在新时代背景下适应教育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培养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是必要的。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高中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必备条件。
一、当前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度不够高
        高中学生受升学压力,导致学校对学生信息技术课程不够重视,忽视了课程的重要性。学校不重视信息技术课程,影响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态度。高中生的主要信息来源以学校教学为主,如果学校对信息技术知识的了解不够重视。这不仅影响到教学质量,而且与目前的“互联网+”时代概念相排斥,无法提高高中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1]。
(二)授课方式过于传统
        虽然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学标准不断完善和创新,但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依然是传统的。教师仍然以基本的电脑操作课程的模式上课,学生无法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兴趣。面对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教学内容有所落后。严重影响高中信息课程的创新发展,对高中生的综合核心素养教育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互联网+”时代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对策
(一)高中信息技术与生活实际相融合
        与高中数语外主要科目相比,信息技术学学科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性,想要学好信息技术学科会遇到一些难度。教师应该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相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把信息技术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知识,掌握操作程序,同时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2]。

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增加学生理解能力,让学生用最简单的方式方法领悟信息技术学科要领,掌握操作步骤,提高信息技术学科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在教动画信息技术类课程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与生活实际相融合,引导学生思考平时看到的动画利用了哪些信息技术的原理。让学生通过动画特点、形态展开思考,把班级分成几个小组讨论,用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能力入手,把问题运用信息技术实际操作解决,通过学生喜欢的动画进行实践操作,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能更快掌握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核心素养的养成。
(二)构建良好的信息技术教学环境
        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是高中信息技术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形成良好的实践能力,不可能与良好的信息技术教学实验环境分离。因此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营造信息技术教学实验环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实践动手意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要使学生逐步掌握操作技能,分析操作技能及相关的技术原理,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信息技术给人带来的便利。
        例如: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授课时,通过实验室营造信息技术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信息系统设计过程中感受高科技解决问题带来的便利,从而使学生对信息系统解决问题得到最直观的认识和理解。创造信息技术实验环境是保障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有效途径,深入理解和吸收有效方法去解决遇到的问题。通过实验也可以同时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教育水平,是优化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三)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动手造作能力,实现学生通过掌握知识的革新来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3]。
        例如:当发现常用到的数据与信息技术学科内容相关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从数据分析、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等特点,经过小组中学生之间的探讨解决遇到的问题,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讲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参与其中,进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养成。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在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要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综合性核心素养,围绕学生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学习思维能力、数字化学习等技能,加强对高中生信息技术的专业性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升学生全面综合性核心素养,运用更加科学的方式方法进行学习,提高成绩。
参考文献:
[1]尹黎力.探讨“互联网+”时代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0(52):103-104.
[2]王玮.“互联网+”时代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05):55-56.
[3]韩静.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0(04):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