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晏辰
长春艺术实验中学 长春市 130000
摘 要:新时代对思政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因此中学要建立健全思政教育体系,坚持党委核心地位,落实思政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坚持以第一课堂为主阵地,利用新媒体开辟网络教育途径,增加实践教学,建立实践基地,多层次、全方位深化思政工作。
关键词:新时代;新媒体环境;中学思政教育;教育策略
新时代背景下,科技水平不断发展也为多渠道多方式完善思政课教学提供技术支持,为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机遇。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背景下,开展网络思政的必然趋势。对于思政理论课教育方式需要进行创新,努力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论断是符合总书记不断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要求的。注重积极营造教师认真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良好氛围,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多样性、启发性。
一、中学思政教育的面临的问题
(一)思政教育对学生新的时代特征缺乏研究
思政教育目前普遍存在不注重研究新时代中学生的特点、运用网络和新媒体能力不足、教育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教育内容往往是理论讲解、形式化解读,学生参与度不高,缺乏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引导。当前中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认同倾向于道德方面,部分学生存在严格要求他人,却又疏于律己的情况,用至高的道德标准看待一些社会现象,甚至举起道德审判的大旗,典型的是网络上存在的“键盘侠”,以至高的姿态审视发生的社会事件。
(二)思政教育与学生生活相脱节
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家庭环境、性格特征、所处阶层、人际交往、恋爱问题、心理健康、网络文化等直接影响思政教育的广度和深度。现在中学生的阶层分化现象已有明显趋势,家庭经济水平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消费水平,进而影响了他们的人际交往和思想观念。这一现象目前受到的关注较少。另外留守儿童、离婚子女、精神抑郁等也直接关系到思政教育的效果。
(三)思政教育中实践教育严重不足
实践教育活动是最直接有效的思政教育宣传方式,是深化学生思想认识的有效途径。目前思政教育教育工作者习惯于通过理论知识进行宣传教育,因此极易造成学生认为思政学习就是理论学习,完全没有意识到思政教育的现实意义。学生的集体外出实践活动一般都要报上级批准,学校出于学生安全的角度考虑,也不愿意主动开展相应的实践教育活动。
二、中学思政教育的发展途径
(一)完善校园思政教育网站建设
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推进,使得各个中学都开始关注建设校园网站,对于中学思政教育工作而言,也需要针对性的构建校园德育教育网站。要根据思政教育的内容与要求,在建设网站时,丰富网站内容,使其涵盖思政理论知识、思想动态、学生心理问题疏导等内容。要避免网站教育内容单一化,并加强对校园德育教育网站的管理。
在构建校园德育教育网站时,应由思政教学老师对网站进行建设与维护,要关注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与需求,在网站中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实际问题,使网站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思政教育老师要积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要将新观念及时的更新添加到德育教育网站中。思政教学老师还应联合专门的网站维护人员,针对学生开发出思政教育软件,现在已经投入运行的软件有相关的APP软件、易班软件等,学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在线了解思政教学动态和相关的思想动态。
(二)充分借助新媒体技术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当代中学生对手机、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使用较为普遍,学生的课余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微博和微信已经成为中学生主要的活动平台载体。中学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认识到自媒体平台对思政教育工作的积极作用,要积极的构建思政教育的自媒体平台,主要应将重点放在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上。教师要关注平台内容的吸引力,并加强对平台内容的宣传力度。在选定平台建设内容时,要关注学生关注热点问题,并确保选择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在设计主题栏目时,以尽可能符合学生的期待。以微信公众号为例,教师要定期发布相关的实践活动方案,组织学生执行,在执行完成后,学生可以在公众号平台进行留言与交流。教师要认真收集学生的留言信息,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教师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定期群发一些有利于学生进行思政学习的资料,要确保传递的信息具有正向引导力。微信公众号的出现使得思政教育工作更加高效,不再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同时,思政教研人员也要认识到新媒体时代下对教育工作的弊端,要加强对校园新媒体德育教育环境的监管,以筛选有效信息,尽量降低新媒体环境对学生德育教育的负面影响。
(三)加强课堂实践教学,建立思政教育实践基地
首先,鼓励思政授课教师实践研修。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育调研、社会调研、挂职锻炼相结合的实践研修培训。其次,充分利用城市公益设施,开展实践教学。组织参观名人馆、纪念馆、博物馆、图书馆等精神传承教育基地,开展烈士陵园扫墓等红色革命教育活动。最后,积极与地方乡镇合作,建立实践基地。让学生参观革命基地,走进大山,走进小镇和村组,亲身体验观察乡镇生活,宣传普及十九大理论知识,记录心得体会,采访村镇遗老,体验农村生活,撰写实践分析、社会调研报告。做好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联合红十字会,开展义务献血、扶贫送温暖等活动。
三、结语
中学思政教育人员在新媒体环境的冲击下,开始积极地寻求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将新媒体技术与思政教学相融合,体现的是对当前思政教学工作的创新。校方与思政教师,应积极地构建思政教育校园网站,并做好网络监管,最后还应建立思政教育实践基地,,多层次、全方位深化思政工作。。
参考文献
[1]陈其胜,杨格格.新形势下中学思政课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策略探索[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05).
[2] 施彬彬.如何上“活”高中思政课[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0(2):33-35.
[3] 多路径提升中学生思政课获得感[N].中国教育报,2019.10.31.
[4] 张帅.中学思政课 中国故事这样讲[N].光明日报,2019.11.5.
[5]李晓东,何旋,孟婷.中学思政课统编教材的教法与学法研究:基于“一体化背景”的审视[J].教育参考,20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