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云南省普洱卫生学校 普洱 665099
【摘要】中职班主任工作复杂且困难重重,一名合格的中职班主任应时刻用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法,为找寻适应当前形势和发展的工作新模式做出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 转变思想 “解惑型”班主任
一直以来,中职班主任工作都是复杂的,且面临重重困难。这主要体现在:
一、学生方面
现在的中职生,在初中或高中阶段几乎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差、行为习惯不良、独立性、自觉性和自我管理能力薄弱。另外,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常常表现为封闭性与孤独感、独立性与依赖性、对抗性与顺从性、情绪和理智、求知欲和辨别力之间的矛盾,并由此引发种种问题。
二、班主任方面
1、青年班主任比例较高,班主任结构不合理。中职学校中青年班主任担任班主任占比较高,他们年轻、精力旺盛、业务好、思想新,大多具有较强的上进心和成功欲,但不足之处颇多:一方面,大多班主任为非教育类的专业技术教师,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方法把握得不够精准;另一方面,缺乏经验、知识面狭窄,面对能够通过多渠道获取资讯的学生缺乏有效应对措施。
2、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静待花开”的长期工程,短期内很难获得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导致班主任身心疲惫。面对文化基础知识薄弱、自控力差的“青春期”学生群体,缺乏学生管理科学、统一的评估体系,反映到现实中就是很难界定班主任的个人业绩;加之大多学校仍然实行“全员制”,班主任常需24小时待命、事必躬亲,身心疲惫不堪,这些都不足以支撑青年班主任的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长此以往,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当前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普遍内容陈旧,实用性不强;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缺乏新意,以致教师厌教、学生厌学,学生流失率逐年增加。为吸引、挽留学生,班主任黔驴技穷,只好迎合学生,简单地强调搞活动:社团活动、运动会、技能大赛、集体舞比赛、晚会,看似热热闹闹、精彩纷呈,实际并未根本教会学生如何解决和面对实际出现的思想问题,反而使他们日渐困惑。
三、家长方面
中职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单亲家庭、离异家庭或者留守家庭,有的父母文化水平不高、疏于管教、教育方式不科学、不合理等原因,学生由原生家庭带来的心理问题比较多。
四、制度方面
1、学制不合理
中职教育,最后一年顶岗实习时期,班主任力所不能及,工作基本无法全面落实到位,流于放任状态。虽然中职学校也制定了很多顶岗实习的管理措施和办法,但仍然不够完善。
2、法制不健全
一方面因为近年来报道的学生管理安全事故频发、家校关系紧张等因素,另一方面对学生的管教和惩罚无法可依,使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非常被动,许多班主任不敢管、不愿管,只能明哲保身。
五、大环境方面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走一条中国特色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中职教育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生力军,而要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中等文化和专业技能的高质量劳动者,班主任工作尤为重要。当今社会,网络虚拟世界迅猛发展,自媒体日新月异、信息更迭迅速、各种思潮激荡碰撞,人们的审美观、是非观、价值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生将面临更多的困惑、挑战,做出科学的判断和理性的选择变得更加困难,班主任工作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传统的中职班主任工作模式,往往是“保姆式消防员”。
何为“保姆式消防员”,即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事无巨细、一手包办、亲力亲为,就像一名保姆,一旦出现问题,又像消防员一样到处“灭火”,疲于奔命却收效甚微,典型的“治乱型”班主任。一名合格的中职班主任应时刻用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法,为找寻适应当前形势和发展的工作新模式做出积极的探索,即做“解惑型”班主任。
具体来说,“解惑型”班主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学生解疑释惑:
1、解生活之惑
中职生大多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能力比较差,生活习惯不良,且自控能力薄弱,带来了相应的因晚睡第二天迟到、缺席、不打扫卫生等情况,“治乱型”班主任的“堵”只能暂时改善问题,过一段时间就会“复发”。更好的做法应该是“疏”和“立”,教学生如何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如21天行为养成计划等。
2、解身心之惑
中职生恰逢青春期,身体发生迅猛的增长和变化的同时,思维、情绪、意志和个性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而且往往心理发育跟不上身体的快速发育,这使得他们无所适从、逆反、对抗、不愿与老师和家长沟通。班主任首先要做一个倾听者,适当引导学生吐露心声,认真倾听,做学生的“知心人”;其次应重视“个体化”人文关怀,利用“南风效应”感人于情,感化于心;再次应开展相关主题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和接受这一时期自己的身心变化和由此引发的种种问题,帮助学生平和的度过这一时期。
3、解情感之惑
中职生,有的刚经历升学考试失败,容易自暴自弃、无精打采、对事情不感兴趣,自卑感较强;有的不善交际,容易感到孤独、寂寞、焦虑不安、恐惧、抑郁;有的情感丰富,情绪波动大,情绪控制力差;有的习惯家人的呵护和关爱,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情感“饥荒”,容易将“爱情“当成情感寄托。鉴于此,一方面班主任可以经常分享自我心理调适的技巧,如:自我放松法、心理暗示法、宣泄情绪法、情感转移法、换位思考法等;另一方面可以适时约谈家长和学生,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对症下药”。再者班主任日常在细微处就要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婚恋观等植入学生心中,以期能生根发芽并能帮助学生面对当前或未来人生中的情感之惑。
4、解学业之惑
中职生大多没有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较差,到中职阶段学习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比较困难,加上职业学校没有升学压力,使他们丧失危机感,没有学习目标,迷茫、厌学。为此,班主任可利用主题班会,进行如何提高注意力、学习态度的重要性、尝试新的学习方法(如思维导图)等知识和方法的分享,邀请优秀毕业生返校进学习心得分享等,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高效学习方法,促就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敦促制定短期和长期学习计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解职业之惑
中职生大多对未来迷茫,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知之甚少,没有职业认同感也没有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以笔者所带的中药学专业班级为例:利用开学第一课,带领学生进行医学生誓词宣誓、让学生摸一摸戥秤,告诉学生中药师手中的秤,称出的不仅是中药材的重量,还是生命的重量,让学生初步认识学习中药学的神圣职责和使命;随着专业课的逐步开展、带学生参观中药制药厂、中药房、中药店,进一步加强学生理解中药师具体工作内容;在校期间,不断开展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竞赛,让学生努力练就过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内化中药学和中药师的职业认同感;随时随地分享最新行业动态,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规划雏形。
总之,做“解惑型”班主任,要及时跟踪学生思想动态,因时制宜、因时而动、顺时而进,帮助学生解疑释惑,这才能从根源上改善和解决班级管理中的种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