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担大任,新时代河北地方高校的使命与担当————以燕山大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4期   作者:朱可嘉 赵悦
[导读] 内容摘要:高等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门,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朱可嘉 赵悦
        河北省 秦皇岛市 燕山大学 066044
        内容摘要:高等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门,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地方高校培养了全国94%的本科生和51%的研究生,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一块重要拼图,承担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重要职能。河北省属高校作为我省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河北地方高素质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适逢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的持续推进,如何进一步紧跟新形势、破解新问题、寻求建设适合我省高校自身特点的一流学科建设新路径,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立德树人、双一流、三全育人、四个服务
        基金项目:2020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   课题编号:202007049 项目负责人:朱可嘉
        本文拟从高校的育人功能着手,探索“双一流”大环境下,河北高校突围路径:发展河北省属高校教育事业需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中心为出发点,走特色化“双一流”内涵式发展道路,推进建立“三全育人”工作体系,践行“四个服务”时代使命,为建设教育强国添砖加瓦,奋力推进河北由教育大省迈向教育强省的新跨越,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一、以立德树人为工作根本出发点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抓住立德树人的关键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教育引导青年学子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河北省属高校要在新一轮教育改革中恪守初心使命,在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上有主心骨和定盘星,回归教书育人本分初心,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
        二、以内涵式发展推动“双一流”建设
        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明确高校“双一流”建设每5年为一个建设周期,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国家以绩效为导向支持“双一流”建设的方针政策,代表了广大高校和全社会的共同心声,河北省属高校一是要紧紧抓住机遇,依据自身校史渊源、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等条件打造特色“金刚钻”,集中力量建设在某一领域内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优势学科,为服务地方经济作出贡献。燕山大学始终传承和发扬在行业中的办学优势,围绕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行业地区共性关键问题,引导主动探究,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努力为国家“杀手锏”技术、“卡脖子”工程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打造“机械工程”和“材 料科学”学科高峰,逐步做大做强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 9 点实验室和冷轧板带工艺及装备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科研成果连续两年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获评河北省唯一的 A 类学科;在纳米结构超硬材料等领域取得了重大原创科研成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河北作出了重要贡献。二是建立高层次引进人才和校内高层次人才平衡发展机制,一方面使用优厚待遇吸引高层次人才,一方面重视培养本校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一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坚持以绩效为杠杆,继续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成果,激发河北省属高校自主办学和获取外部资源能力,助力“双一流”内涵建设。2020年初,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燕山大学加快“双一流”建设 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根据下发《意见》要求,河北省将在三年内增量投入,形成多方协同支持燕山大学发展的强大合力,计划从加大世界一流学科集群建设力度、打造一流的本科人才培养高地、推动优势领域科技创新、支持创新平台做大做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职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10个方面支持燕山大学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力争通过3-5年建设,确保燕山大学达到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水平,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3】。
        三、推进建立“三全育人”工作体系
        坚持育人导向,以思想教育为引领,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肩负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一是做好课程思政工作,挖掘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层次关联,将知识传播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将各类课堂变为思政教育主渠道,切实起到育人铸魂的作用。二是建设校园新媒体联盟、“易班”教育平台、党建思政工作室等线上平台,打造弘扬正能量的校园主流新媒体,牢牢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将学生党支部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学生心理辅导等线下活动与线上平台相结合,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使思政教育入脑入心。三是推动全校教职员工把思政教育融入到各个工作环节,建构一体化育人体系。行政人员和后勤职工要树立“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理念,打通思政教育“最后一公里”,营造“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燕山大学在构建校园新媒体联盟的同时,还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学校开展主题教育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针对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理解不到位、理论知识储备不足、教学过程中生硬加入思政课内容问题,积极进行整改。把爱国主义、民族情怀贯穿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特种塑性加工技术》《数据结构》《工程热力学》《解析几何》等18门课程入选校级课程思政教改项目,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体系教育有机统一、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及能力培养有机统一、教书和育人有机统一【4】。
        
         四、践行“四个服务”时代使命
        “四个服务”是相互关联、逻辑自洽的有机整体,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坚持的基本准则。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持高等教育为人民服务,河北省属高校努力提升自身办学实力,推动教育公平,一方面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持续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的孩子,提高高考录取率。另一方面要加大对省属高校的扶持力度,加快高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特色发展道路。
        国家“双一流”建设方案中提出了“鼓励公平竞争、 破除身份壁垒”的原则,并明确了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对高校给予资金、政策和资源分级支持的模式【5】。



【1】李忠军 钟启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抓住理想信念铸魂这个关键》,《人民日报》理论版,2018-05-31
【2】马连湘:《立足新时代谱写地方高校奋进之笔》,《中国高等教育》,2019(第22期),第24页
【3】何淼:《河北省下发文件支持燕山大学“双一流”建设工作》,人民网教育频道,2020-02-25,http://edu.people.com.cn/n1/2020/0225/c227065-31604262.html
【4】马利:《构建“三全育人”体系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河北新闻网,2019-11-16,http://hebei.hebnews.cn/2019-11/16/content_7528342.htm
【5】缐联平:《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 加快推进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北京教育(高教)》,2020年(第1期),第15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