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
合肥幼教集团滨水花都幼儿园
摘要:饮食文化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它的的形成与分布有很多的因素,地理因素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徽菜以其独有的风格和特色独树一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我园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以徽州文化活动为课题开展各项活动,我根据班级幼儿年龄段特点开展区域游戏活动,以徽州美食为载体,开设区域《舌尖上的徽州》。徽州传统糕点作为徽州的一大特色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浓郁的徽州乡村民俗文化,是游人在寻梦徽州时带得走的"徽州味"徽州糕点融入到幼儿园各个班级区域游戏。
关键词:徽州美食 糕点 各年龄段 区域游戏
一、徽州美食特点
徽州在安徽省最南部,位于黄山与齐云山之间,从地理环境来看,徽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就是这样相对独立的封闭环境中,徽州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情和民俗,徽州美食与其特定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文化背景、民间民俗及社会关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著名的美食有:臭鳜鱼、虎皮毛豆腐、徽州臭豆腐、黄山炖鸽、祁门嵌字豆糖、徽州刀板香、芙蓉糕、麻酥糖等等。其特点有:
(一)风味多样
(二)注重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三)讲究美感
(四)独特的命名方式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走进古徽州(今黄山市),大美黄山,神秀天开,西递宏村,文化灿烂。游客在一饱眼福的同时,独具特色的徽州传统饮食,堪与可餐的秀色相媲美,其色香味同样令人陶醉其中,回味不已。
二、徽州传统糕点有哪些?
徽州美食文化历史悠久长远,作为徽州美食的一部分,传统糕点经过徽州劳动人民的长期实践和创造,不仅品种越来越多,基本形态也愈发丰富多彩,别致有趣。许多糕点不仅能让人一饱口福,更有着许多好寓意、好彩头。
春节是中国人最盛大、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过年前后,家家户户的几案上,香喷喷、甜蜜蜜的徽州糕点不仅增添了喜庆热闹的气氛,更寓意着来年的日子甜甜蜜蜜、步步登高。
1、黄山烧饼
相信黄山烧饼一定是来到黄山的人第一首选。当我第一次来到屯溪老街,沿街的店铺里随处可见黄山烧饼的身影。传统的黄山烧饼是上等精面粉、净肥膘肉、梅干菜、芝麻、精盐、菜油等手工分别制作皮、馅,经泡面、揉面、搓酥、摘坯、制皮、包馅、收口、擀饼、刷饴、撒麻、烘烤等10余道工序制成。黄山烧饼层多而薄,外形厚、口味香、甜、辣、酥、脆。等特点。
2、徽墨酥
? ?徽墨酥是带有浓浓徽州特色的一款以黑芝麻为主要原材料糕点,属于酥糖类精细糕点,可与顶市酥相媲美,有句话这么说道,“徽墨酥让人常忆徽州行,让人常闻山野香。”因外表酷似徽墨,它还被誉为“能吃的徽墨”。也是孩子们喜欢吃的一种糕点。徽墨酥乌黑油亮,芳香四溢,油酥柔韧细腻,甜润清爽,入口即化,口感绝佳,此外还兼有润喉、滋肺、乌发等功效。
3、祁门县嵌字豆糖
“字豆糖”是安徽民间的传统糕点之一。每块糖中,都蕴藏着一个吉祥如意的汉字,糖中有字,字里含意,意间带甜。糖中带字,字含祝福,方寸之间,嵌字豆糖代替了语言。这就是传说中的“咬文嚼字”了吧!字里行间吃出的年味儿。
4、寸金糖 开门见金又见银
“徽州民间有“寸把长,银光闪,金条状,芝麻香”的说法,说的就是寸金糖。作为徽州传统糕点之一,寸金糖的主要原料包括熟面粉、芝麻粉、糖桂花、金桔饼、白砂糖、饴糖、白芝麻等。由于制作技艺独特,地域特色鲜明,又被尊为“徽州名点”,是徽州人春节期间走亲访友的首选送礼佳品。咬一口嘎嘣脆,嚼一嚼满口甜香,仿佛这就是满满的年味。
5、伏岭玫瑰酥
伏岭玫瑰酥是久负盛名的传统糕点,产于绩溪县伏岭村,因其内有玫瑰花作为辅料,具有玫瑰花香而得名。制法:以细白糖、芝麻、面粉、饴糖等为主料,辅以玫瑰花、青梅、桔饼、红绿丝。制成的玫瑰酥外观洁白如玉,丝丝点点的玫瑰花、桔饼、青梅等若隐若现,宛如翡翠玛瑙嵌于白玉之中。
6、芙蓉糕
芙蓉糕是用精细的糯米粉,做成米糕切片,再用油炸,然后拌和白糖、饴糖精制而成。其中浸泡糯米和油炸糕片这两道工序相当势杂,技术性又很强,所以只有少数厂家能生产这种糕点。
三、将徽州糕点融合在幼儿园各年龄段区域游戏中。
1、徽州糕点融入小班区域游戏《舌尖上的徽州》
小班幼儿刚进入幼儿园,对于幼儿园他们是懵懂的,为了让幼儿能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环境,我在小班创设了美食区域徽州糕点《舌尖上的徽州》带小朋友一起了解徽州糕点有哪些,一起品尝、亲子制作、以物代物进行“售卖”游戏,小朋友玩的非常开心,周宸宇小朋友发出稚嫩的叫卖声,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有没有想吃徽州糕点的,我这边有很多好吃的哦!这时候小朋友纷纷走过来说,我也要吃,我也要吃。走到柜台前要吃,她们还不会使用钱,基本都是免费吃的。对于角色还不是很清楚,一会是老板一会儿是服务员。有客人来,服务员问你是在这里吃还是打包带走呢?打包的会有专门的打包盒带走。在这里吃的门口的服务员说:请进,请稍等。送上来点心,小朋友们开心的吃起来。
2、徽州糕点融入中班区域游戏《舌尖上的徽州》
中班学期孩子们有了一定的经验之后,请小朋们用彩泥来制作徽州糕点,他们最喜欢用黏土来制作各种东西。通过这种形式来完成他们的想象、捏、揉、撕、拉、摁、等简单的手部动作。孩子们做出了精美的徽墨酥、芙蓉糕、寸金糖、白切等,投放到班级区域里,使区域材料更加丰富。
在游戏中对比小班增加了买卖,使用了统一货币。角色更加分明,收银员站在柜台前招呼着顾客,欢迎光临,请问你需要什么?本店所有糕点一元一个,请问你需要什么,敲打着收银柜,
5、徽州糕点融入大班区域游戏《舌尖上的徽州》
区域游戏活动又开始了,小朋友们拿着存折去银行取钱,取到钱(统一的练功券分别有:1元、2元、5元)之后一个楼层开始串连游戏。主要是让孩子们学习钱币的换算,主让孩子学习5以内的加减法。小朋友拿着钱去自己想去的班级,想玩的区域去买东西。舌尖上的徽州生意非常红火,他们闻到了一股香喷喷的糕点味。原来是大三班的烘焙坊正在制作糕点,小朋友们穿着罩衣,拿着烘焙工具嘴巴里不停地在念叨着糕点的配比,一步一步按照步骤制作起来,有模有样。做好打开烤箱放进里面调好温度,看着烤箱里的糕点正一点一点变大,直到香气四溢。小朋友们满心欢喜,有的小朋友说老师我都要流口水了,看着就很好吃的样子。烤好了,烤好了,香气四溢的糕点送到舌尖上的中国来,此时小朋友都已经迫不及待了。不同的糕点价格也不同,在这个游戏中小朋友学会买卖认识人民币的知识,比较适合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鼓励他们独立尝试,又重视幼儿间的合作互助,给幼儿提供了多向交往的机会。幼儿在学习中互相交流,提高了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在游戏中的通过扮演某一种假想的角色,以假想的方式把头脑中已有的表想重新组合,从而反映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并参与成人的社会生活。幼儿在游戏中,经常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为之争吵不休,对于我们大班的孩子,不仅要进行品德教育,让他们懂得互相谦让,同时在本学期着重对幼儿协作意识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张林.论中国传统文化对饮食文化的影响[J].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9, (04) :97-98.
[2]洪璟.《吃在黄山》.地质出版社,2019.8.26
[3]武旭.《深入黄山的背后找寻徽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