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书会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215125
摘要:小学是素质教育关键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发展起步时期,如何在小学阶段加强素质教育,成为教师需在课堂教学中解决教育问题之一。其中,语言表达能力作为学生需必备素质,亦需在小学得到发展,使学生能通过交流互动融入集体,学会倾听与分享,能感受语言力量,同时增强逻辑思维能力、语言应用能力等素养。本文通过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方略,以期提高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具有如下价值:其一,发挥语文学科工具性,指引学生树立自主表达意识,积累表达所需语言,能在教学互动中养成表达习惯,逐步提升表达水平;其二,语文教师为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加强教改,改进教育对策,使语文课堂始终充满生机且受到学生期待,期间教师还可累积素质教育经验,提升教学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渗透对师生均有益,基于此为助推教学活动良性发展,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育人为本,将学生视为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主体
小学生有一定年龄跨度,语文学习基础、能力、兴趣等方面存在区别,基于此新课程标准将学生主要分为三个学段,便于教师育人为本,结合学情设定育人目标,找准教学支点,为有效培育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奠定基础。例如,1--2年级学生属于第一学段,针对“口语交际”提出育人要求,学会讲普通话,能认真听他人讲话并了解讲话内容,看音像作品、听故事后可大致复述并讲出感兴趣的情节,可完整讲述短篇故事,能讲述个人感兴趣的见闻,在交谈中自然大方、礼貌得体,对表达有信心,积极参与探讨,勇于表达意见。教师在解读新课程标准基础上要为学生打造民主、轻松、自由、活泼讲堂,在日常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交流机会,以《秋天》阅读教学为例,可鼓励学生大致复述所读内容,讲一讲秋季美景,说一说喜欢或不喜欢秋季的原因,使学生可在阅读后产生交流兴趣,在讨论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1]。
二、创新争优,丰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育人模式
小学语文教师若想学生想表达、爱表达、善表达需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思考、探究、互动搭建平台,确保学生语文课堂上思维较为活跃,能将个人情感、实践经验、个性喜好转化为语言表达动因,积极参与课堂上的教学活动,逐步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升国旗》教学时可率先引领学生回忆参与升国旗活动的过程,指引学生讲一讲升国旗的过程及内心感受,而后阅读全文,围绕“你认为哪些行为是爱国”这个话题鼓励学生积极探讨,在此之前教师可播放视频集锦,引领学生了解为祖国繁荣富强、和谐稳定默默付出的人,他们是守卫边疆的战士,是大西北的治沙人,是科研攻坚的技术人员,亦是保护野生动物的志愿者、坚持传承传统技艺的手艺人,学生通过浏览视频对“爱国”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利于学生参与话题探讨,确保学生有话可说,有效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再如,教师在进行《望庐山瀑布》等古诗文教学时可指引学生在体悟诗文情境基础上用现代语言予以表述,期间鼓励学生通过联想填补诗文空白之处,使内容更加充实,还可以诗文主旨为依托扩写、创写、续写,在班级中分享写作成果,将读、写、说联系起来,强化语言思维,积累语文知识,并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三、高效评价,通过以评促学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虽然展开评价活动,但评价眼界较窄、方法单一、效果欠佳,使学生无法从评价中汲取全面发展养分,评价质量降低。为通过以评促学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高效评价,首先端正评价态度,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看到学生的努力与成长,善用鼓励性评价用语,其次丰富评价方法,例如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教学时可采用过程性评价法,通过评价引导学生调用发散思维,抒发真情实感,拓展探讨性话题,启发学生表达,使学生可积极讨论并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最后教师要将评价与语文教学改革联系起来,通过评价明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发展需求及自身育人短板,在此基础上展开教研活动,将“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正面影响”、“信息化教育资源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中的应用”等教研主题视为支点,并推行教研成果,完善教育体系,加强以评促改,使小学语文课堂能有效培育学生语言表达能力[2]。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能在传导语文知识同时侧重发展学生综合素养,依据课标找准育人方向,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发展需求有效组织教学,做到育人为本,期间创新教法,打造活泼、民主、新颖语文课堂,唤起学生表达欲,激活语文思维,善用所学内容,投入真情实感,加之教师高效评价,完善育人体系,使学生可不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汪小亮.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J]. 教育科学(全文版):00027-00027.
[2]谢钱浩.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J]. 作文成功之路(上), 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