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思考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4期   作者:陈瑶1 赵海英2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之前相比获得明显提升。
        陈瑶1  赵海英2
        1.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城关镇胡家营中心小学  441500
        2.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清河管理区黄莲树小学  441522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之前相比获得明显提升。但是,对目前家庭教育情况调查分析显示,大部分学生家长还是过于溺爱,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不仅不会提供有利作用,还会带来一定危害和影响,进而时间久了就会使学生养成不知恩图报的性格。现状是大部分学生都把父母和朋友之间的关心认为是理所应当,不会去在意和重视,使学生不懂得如何去向关心爱护自己的人表达感恩。下文,笔者将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感恩教育的具体策略进行探索分析,使学生可以在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深刻领悟感恩的意义。
关键词:感恩教育;小学语文;渗透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实际发展情况设置有目的有计划地感恩教育任务和目标,对于增强学生感恩意识和理解感恩教育等具有重要作用。感恩教育其实就是指以榜样的力量来陈述感恩故事,或通过教材中的感恩内容,配以合理的教学手段,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并有效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以此,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简述感恩教育的含义
        感恩教育是指在实际语文课堂中教师会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应用感恩教育相关内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在当前的发展情况下,让学生懂得感恩是非常重要的,在大部分家庭中一直都以孩子为主要核心,导致大部分学生经常会出现自私的行为[1]。而通过感恩教育,就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感恩的含义,将其运用在日常实际生活中。在实际生活中要尊敬师长、懂得回报父母、以礼待人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感恩教育进行合理渗透,不仅可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还能对使学生充分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大部分学生都无法真正理解父母对自己的付出,而通过感恩教育学习后就可使学生学会感恩父母,并且在学校中尊敬师长、爱护同学,在家里理解父母。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创设实践系列活动,凸显感恩教育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朗诵体验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朗诵来深切体会爱的意义和伟大[2]。例如,在学习《春蚕》这节知识时,首先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朗读,通过朗诵对文章进行初步了解,这样可使学生先根据教材中的描写对课文中的母爱情感进行理解,进而有效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思想情感碰撞。

而后,在引导学生加以感情地进行朗诵,使学生很深切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与无私,通过文章中目前对于养蚕的细节描写,深切体会到父母养育我们的辛苦和不容易。而后,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设置讨论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发言,分享与父母之间的温暖事情。此时,教师就可合理把握时机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使学生懂得感恩父母。
(二)应用多媒体技术,体现感恩教育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氛围下,信息技术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3]。对此,在小学阶段也对此技术进行合理应用。例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节知识时,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能够合理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对文章“斩钉截铁、壮士、屹立”等词语在不同环境中的意义进行理解,使学生可以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其次,学生通过学习理解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在具体讲解本节知识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视频短片,为学生呈现直观的视觉效果。这样既可以有效加深学生的印象,还能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进行激发,使学生产生感恩祖国、感恩社会的思想意识。
        又如,在学习《鸟的天堂》这节知识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南国美丽风光的视频,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进行表述。学生通过学习这节知识,可充分体会到呈现在我们眼前那美好画面,及享受这篇美景。我们要心怀敬畏与感恩之心,并对自身乐观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为人谦逊的人文品德进行增强。进而,促进学生与大自然世界有更多的接触,并一起共享这份和谐的宁静。
(三)布置课后实践作业,渗透感恩教育
        比如,教师可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日常实际生活中的父母;其次,在写完课后作业后,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事,并对父母的表情、言语及举动等进行记录;最后,学生可通过手工课为父母制作一些小礼物送给他们,多与父母进行沟通交流[4]。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父母,还能通过体验家务事等理解感恩教育的真正意义,进而将感恩教育的目的落到实处。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这一关键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并且对学生性格形成也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在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时,要使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并对感恩的内涵进行深刻了解。其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将感恩教育进行合理渗透,还可以对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和发展提供帮助,使学生拥有一颗感恩图报的心。在学生参与语文知识学科和探索中树立感恩的理念,并对自身道德素养水平进行提升。促使语文课堂在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强自信心时,还可以对学生责任意识和人格方面培养。
参考文献:
[1]梁海凤.感恩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读天下(综合),2020:0098-0098.
[2]蒙星明.感恩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20:28-28.
[3]武淑芳.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思考[J].中华少年,2017:25.
[4]侯勇.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导学,2018: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