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茂昌
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古文乡茂林村教学点 广西河池 530807
摘要: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重要学科,而小学语文学科更是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发展有奠基的作用,为以后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而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语文领域的教学也在不断地更新,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读图”为主题的语文教学方式应运而生。教师可以运用一些图片来进行教学,这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的特点,促进学生的理解认知,但是运用不当的话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中要正确运用读图的教学方式来进行语文教学,因此如何有效地运用“读图”的方式进行有效地叫徐而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读图时代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引言:随着社会及信息的快速发展,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读图”成为了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这一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想象和言语表达的能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但是,在课堂上如果过多地使用图片也会使学生丧失思考的能力,产生懒惰及依赖的心理。所以要正确使用语文教学中的图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教学。
一、“读图时代”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的不利因素
1.读图教学会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
学生的认知必须得经过学生自己的主动建构才能得到发展,使学生不断地与外界的事物进行接触并不断地同化顺应才能获得发展。同时,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是一样的,只有不断地进行思考,学生的思维才能获得质的提升。所以学生应该记性必要的思考与学习。但是,如果过度地用图片来进行教学的话,学生会产生依赖的心理及懒惰的心理。因为图片是一种直观具体形象的东西,如果长时间地用图片进行教学的话,会使学生产生视觉上的疲劳,使学生不愿意去思考问题。
如果教师过多地呈现图片的话,学生就会容易形成对文章的特定的印象,使学生对文字的注意力不敏感,降低了对文字的兴趣。因为相对于读文字来说,图片是更容易吸引学生注意的东西,也是学生更容易理解的东西,但是图片的理解总是不如文字的理解更加深刻。而且如果教师直接把图片呈现给学生,而不让学生去思考,这不利于学生的想象力的提升与发展,抑制学生的思维的发展。
2.读图教学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及语言表达能力
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对语言的敏感性是课堂的最终目的,所以在语文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需要学生的课堂上的有效思考和不断的锻炼,但是如果过度地使用图片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就会对图片形式产生学习上的依赖,更愿意在课堂上看着图片来进行学习,这样的话学生的思维就会限制在所展示的图片上,不会再有新的思维,学生所表述的东西也仅限于图片上的一些东西,对于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对事物的想象能力有极大地限制作用。这样会限制了其他的教育方式,比如让学生进行对课本内容的发散性想象及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的学习方式。而且,如果学生长时间地以看图片形式进行学习,就会使学生对图片产生习惯的心理,造成学生对文字的不敏感,逐渐对文字失去兴趣,而渐渐地不愿意去读大量的文字,而对于一些图片等具体形象的东西感兴趣,只会对片段性的阅读感兴趣,这样的阅读学习的方式对学生的注意力的集中有不利的影响,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的能力。
二、在读图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的一些积极教学策略
1.通过图片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对文字的兴趣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图片本身就有主观上的偏好,图片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虽然图片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为了“图省事”就过度地用图片进行教学,避免学生的不良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图片,让图片发挥出其应有的应用价值,图片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开拓学生的思维,增进学生对一些课外知识的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一点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教学,用图片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用图片来开拓学生的视野时候,然后要让学生来进行课本中的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增强学生对文字的敏感性。教师在教授文章的时候,可以搜索一些与课本内容比较相关的图片,供给学生进行分析和赞赏,并且让学生聊一聊对某个图片喜欢的原因。教师通过文字与图片的结合,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对文字的敏感程度,增强学生的思维认知的能力。
比如,在学习赵州桥的时候,在学习赵州桥的特征的时候,以图片的形式呈现赵州桥,然后让学生结合书中的文字的内容来增强对赵州桥的了解,并且在课外搜索一些与赵州桥相关的图片来促进学生对赵州桥课外的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文字阅读及理解能力。
2.通过图片调动学生的思维及想象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图片既能限制学生的想象力,也能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这在于教师的有效地引导,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将图片与课本中的文字进行有效地结合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可以结合课本中的文字,再呈现出一些相关的图片,让学生写一些自身的感受与体会,使学生善于将自己的实际生活中的经历和课本中的文章主旨进行联系,使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自己的实际经历和书中的情感联系在一起,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另外,教师在教授一些情境性及景色性的文章时,可以辅助一些图片来促进学生的想象,然后让学生自己再用文字性的知识将自己的所想写出来,用文字来展示美丽的景色及情景。比如在学习春天的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呈现一些春天的图片,让学生进行想象,然后再让学生以文字的形式将自己眼中的春天表述出来。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也是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的时候,学生只有脑子中有知识和结构能力才能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写成文章,所以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3.通过图片促进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文字要比图片更加苦涩难懂,学生也是更加喜欢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图片能够增进学生对于文字的理解,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所以,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和文章近似的图片来增强学生对于文字的理解,这样学生在逐渐理解文字的基础上就会增强对文字的理解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学生对于文字的理解能力的提高也促进学生的思维的发展,同时学生的思维的发展也能促进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此外,教师在教授一些情境性对话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扮演主人公进行对话,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的能力。在情境性的语文教材中,教师可以查找一些相应的插图来让学生进行情景对话,在有插图的情况下来练习文字的使用及表达,这样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目标,所以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总之,在社会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读图”的教学方式已经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开始使用,并且对学生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图片的使用既可以促进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提高,也可以限制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要正确地使用“读图”的教学方式,避免学生对于图片产生依赖的心理。要将书中的课本知识和图片进行相应的结合,以此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立芬.读图时代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探析[J].考试周刊,2020(A4):49-50.
[2]李萍.读图时代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12):91.
[3]叶霞霞.论“读图时代”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18(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