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卫红
新疆 喀什地区 麦盖提县 四十五团第一小学 844604
摘要:好的语文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文学素养,还可以拓展学生们的知识面和对外界的了解程度。但是对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有些教师教学理念过于落后和单一,或者忽略了整本书阅读的教育意义,对小学阅读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从语文阅读现状看整本书阅读对高效教学的意义,然后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整本书阅读在语文课堂中的实践路径,更好地帮助学生在积累有用词汇的同时,开拓其视野,提升语文思维。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小学语文;现状;阅读指导策略
随着学生的不断成长,传统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课改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在这一背景下,各学校都开始构建大阅读课程体系,希望能够通过阅读指导来洗涤学生的心灵,提高阅读品质,改变传统的阅读窘境,让阅读课程体系回归最真实、最自然的状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锲而不舍地向学生推荐更多书籍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技巧,使学生在整篇阅读理念的影响下,提高文本解读能力,开拓眼光,塑造性格,培养更加正确的价值观念。
一、整本书阅读对高效教学的意义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许多优秀的教学方法也运用在了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但是学生所用的语文教材依旧受到教学课程的影响,篇幅往往过于短小,这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所进行的阅读往往是有限的。同时教师如果仅仅针对教科书式顺理成章地去阅读学习,虽然可以帮助学生更简单地进行感悟,但是学生自身的心思并不能真正地走进作者及书中人物的心灵,不能设身处地地从他人的角度进行理解,难以发挥出阅读本身的特质。
教师在进行语文知识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广泛的培养,将整本书阅读作为提高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提供引导学生进行整体阅读和情节感知,帮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文本的意义与价值,剖析作品的中心思想和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内涵,促进学生更好地建构语言、运用语言,并在阅读中提升文化底蕴,让学生心智、文学素养以及人生观念更好地提升。
二、整本书阅读在语文课堂中的实践路径
(一)渗透阅读方法,引导学生鉴赏
与单篇阅读相比,整本书阅读就是阅读一本完整的书籍内容,语文教材所选择的文章通常是从某篇书籍中节选出来的,深度包含着重点内容,以节选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通过节选内容来快速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有耐心地进行文本阅读,教师可以根据文学作品的主题、体裁等为学生设计导读单,以童话、故事、寓言、儿童诗、科幻作品等为主,让学生通过阅读的推进慢慢地拓深度、建构知识体系。
例如,在《祖父的园子》一课中,教师可以优先从作者的生平和经历入手,将重点放在小说的创作背景上,让学生对书中的故事和情感有所期待和猜想;其次,教师要让学生浏览书籍,通过快速阅读,从整体上体会作者颠沛流离,承受着身体的病痛折磨,越发使其怀念故乡、怀念与祖父一共度过的童年时光的情感[1]。
最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利用网络搜集相关资料,细细品读并分享成果,提出一些话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并在坚持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有效的信息;借鉴书中人物的言行去联想对比,反思自己的言行,去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
(二)通过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重视培养学生在阅读作品后的评价水平,重点检验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语言品味能力等。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阅读认知能力,并尊重学生在其认知水平上提出的问题与观点,让学生选择全文中最感兴趣或最喜欢的章节,教师在梳理后,将有教育价值的问题列入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收获最真实、最直接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学习《城南旧事》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现相关历史情境,然后,从作品主要人物的性格出发,在分析角色、解读角色命运时,要一一列出有深入探究意义的话题内容,更好地开始主题内容的讲解:比如,后嘴唇的青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宋妈、兰姨娘、秀贞,谁的命运更牵动人心[2]?”通过这些细节化的问题,认识本书的故事发展过程和情节转变节点,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拓展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海纳百川的情怀。
(三)利用思维导图,引发学生探究
学生读完一本书后并不代表阅读的结束,还需要借助交流课与自己对话、与他人对话、与作品对话。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作用下,学生能够将阅读时的感受与体会及时记录下来,同时思维导图能够将阅读方式变得更加直观具体,帮助学生将作品中复杂的人物关系梳理清晰,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并随着阅读的逐渐深入及故事情节的不断发展进行完善与修改,实现理想的阅读效果。
比如,在阅读《水浒传》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人物环形图,让学生挑选一百零八将中的一个人物角色在自己的阅读笔记中进行收集整理,将自己想要表达和思考的内容记录下来。学生通过阅读关键信息,根据自身的阅读体会与感受,将人物的成长轨迹及性格特点做好梳理,了解其疾恶如仇、扶危济困、爱憎分明等性格特点[3]。然后展开交流分享会,让学生互相交换阅读笔记和感想,自由提出议论中心,探讨关于阅读此书中的疑惑和问题,由此让学生之间产生思维和思想上的碰撞和理解,促进学生对书籍全面认识的同时,在互相之间的解答中获得新的理解,升华自己的读书认知。
三、结束语
整本书阅读是一种创新的语文阅读教学理念,既可以满足新时代小学生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又能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扩充学生的文学知识储备。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立足于教材阅读,为学生制订完善的拓展阅读计划,让学生一步步读懂书中的故事和思想,获得全面而有益的理解和交流,实现满意的整本书阅读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建立.一看两读两评一写四步阅读教学模式的整本书阅读[J].文学教育(下),2020,(1):110-111.
[2]李燕苹.引领提兴趣,交流促理解-谈教师的专业阅读对学生整本书阅读的作用[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3):9-10.
[3]潘宇.指向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实践探究 ——以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教学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6):40-41.
作者信息:龚卫红,女,(197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