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游戏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4期   作者:怀丽飞
[导读] 学前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启蒙阶段,而学前教育的方式,影响幼儿的终生。
        怀丽飞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马桥镇中心幼儿园  山东省淄博市  256303
        摘要:学前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启蒙阶段,而学前教育的方式,影响幼儿的终生。在我国的幼儿园学前教育阶段,其国内的游戏教育方式已经发展的越来越成熟。家长和教师在教学阶段,除了融入新的游戏设计极致外,也会积极鼓励幼儿采用游戏化的方式开展学前教育阶段的启蒙。虽然说,国内的幼儿园学前教育中,游戏化的发展和教学模式已经日趋完善,但是从现阶段的教育形式和教育状态看,大部分教育模式还是存在模仿和相互借鉴阶段,若是长期没有创新思维和理念的融入,会导致幼儿园学前教育的方式存在问题。因此,如何利用游戏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应用,也是幼师、家长需要考虑的重点之一。
关键词:游戏;幼儿园;学前教育;应用
        开展幼儿园学前教育过程中游戏化教育方式,其实是站在幼儿启蒙和学习过程进行考虑的结果。游戏的教学模式不仅更便于幼儿接受新的事物,而且通过课程游戏化的推进,除了能促进幼儿个人的全面发展外,也能在课程开展阶段,全面提升教师的课程建设水平和课程时间能力推进的水平。而在幼儿园学前教育过程中游戏化对现存幼儿教育中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一、开展幼儿园学前教育过程中游戏化的意义
        在教育的阶段,游戏的设计和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的介入,不仅贴近幼儿的教育方式,也贴近幼儿的生活。通过幼儿游戏化课程设计后,幼儿可以结合课程的学习,从中间去培养他们的兴趣和个人发展需要。但是需要注意,游戏在幼儿园的学前教育阶段,还是需要进行升华和改革的。所谓的升华和改革,其实就是通过生活、学习场景等方式去展开游戏化的教育。
        当然在游戏开展阶段,除了让幼儿体验游戏环节中的新事物及新的经验外,还需要利用情景教学模式+游戏教学方式进行双方面的制衡,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进幼儿园阶段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因此,笔者认为,在开展游戏的幼儿园学前教育过程中,还是需要融入知识、游戏等方式,然后利用多场景、多互动模式的教学背景,为幼儿塑造一个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这样幼儿除了能轻松学习学科知识外,也能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去激发他们对各个学科的掌握。
        二、游戏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现状分析
        笔者通过对基层的幼儿园及部分学校进行考察发现,其实在现阶段,游戏在幼儿园的学前教育过程中,已经得到广泛推广和使用。游戏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开展,除了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能力,也可以改善他们对协作能力及团结能力的全面认知和把握。但是从目前的教育模式看,其实国内的游戏化教育依旧存在诸多问题。
        虽然说幼儿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但是部分幼儿园及部分学前教育学校依旧采用传统甚至1-2个案例长时间持续互动。虽然说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融入了游戏化题材,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没有办法快速提升幼儿的专业水平认知,也会导致幼儿在学习阶段,因为游戏的枯燥和重复学习、模仿中丧失兴趣,因此,游戏的多样化、游戏的趣味化及互动性等都是学前教育后期需要考察和改善的重难点。
        三、游戏在幼儿园学前教育运用分析
        根据笔者研究调研发现,大部分学前教育孩子年龄集中为3-6岁,这个阶段孩子正处于个人人格、个人自我意识的素养强。在学习阶段,除了有依赖思想外,其对外界陌声事物依旧存在抵触的情况。若是开展传统的互动和教学模式,是非常不利于幼儿的教学开展和学习的。因此当下,最佳的方式就是开展游戏化互动教学,利用破冰、互动、交流甚至是团体游戏的方式,来激发孩子放下戒备心,从而培养他们正确与人交往的性格。

但是游戏化教学模式很多,在现存教学中,主要变现为以下几点:
        1.优化幼儿游戏的设计
        科学设计操作性游戏。这部分游戏还是需要教师带动幼儿一起完成,期间的游戏过程多以互动和自动操作为主。虽然说前期课程学习中,需要老师讲解,但是在学习操作性游戏环节,还是需要利用几何模型进行拼搭,从而让学习了解几何图案的特征,在这样的趣味性教学中,幼儿既能感受到学科的难点和重点,也可以通过游戏化手段,来培养自己的认知。
        灵活应用团体互动小游戏。在学前教育游戏设计中,还是以团体为主,然后利用团体间的互动。来加强幼儿认识周边的小朋友,从而让他们在互动环节,学会正常的和周围的小朋友打招呼。
        其实,游戏设计的环节还需要围绕幼儿的心理及实际情况考虑,但是在幼儿园学前教育运用分析过程中,游戏设计还是遵循以下原则为宜:
        2.凸显游戏活动的趣味性
        趣味性是幼儿学前教育中游戏设计的关键。一旦游戏设计的内容死板或者是缺乏趣味性在后续游戏开展阶段,因为缓解缺乏互动或者是没有趣味,最终丧失了游戏及课程开展的价值。因此教师在设计游戏环节的过程中,除了需要融入幼儿的吸引力、兴趣、好奇心等因素,然后在开展活动的环节,既要让游戏稳定持续的推动,又能保证幼儿的学习互动效果。然而在趣味性的开展中,教师还是需要抓住孩子的兴趣爱好及个人的认知,比如说利用2个人一个小组或者多人互动的组队模式,来加深幼儿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当然在游戏设计环节,可以融入玩具、日常的动画、益智小游戏等,除了可以加强师生互动外,也可以通过趣味性环节,提升他们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
        3.游戏过程必须科学严谨
        在设置游戏环节的过程中,身为幼儿老师,还是需要关注幼儿园课程是否体现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若是课程及内容死板的话,就需要调整正常的授课模式及游戏互动模式。尤其是在游戏的互动过程中,教师和幼儿之间还是需要注意主客体的位置,一般在游戏环节,尽量选择教师为主导,这样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幼儿培养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和主动思考的能力。
        另外幼儿园的游戏启蒙课程还是需要结合学科特点来进行设置,因此在游戏化场景教学阶段,除了需要考察幼儿的学习能力外,还需要结合学科的培养目标,通过游戏互动,让幼儿掌握正确的人生观、交友观和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念感,这样在活动及游戏的严谨开展阶段,幼儿也能掌握游戏化学习带来的便捷之处。
        四、结论
        总之,游戏化教学,不仅是幼儿学习启蒙的关键,也是培养他们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开始。对于幼儿而言,沟通游戏化的教学培养目标和方式,是可以全面培养幼儿探索周围事物认知和学习的好时期。但是需要注意身为幼教教师而言,在培养孩子游戏化教学阶段,还是不要忽视幼儿学习探索能力及主动性培养。另外在教学阶段,还是不要忽视幼儿在游戏阶段的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苏莉.游戏活动在幼儿园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求知导刊,2019(47):9-10.
        [2]李美琪.游戏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有效应用[J].山西青年,2019(22):289.
        [3]胡鹏.游戏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探讨[J].艺术科技,2019,32(08):202+204.
        [4]侯美杰.游戏教学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应用价值[J].科幻画报,2019(03):229-2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