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幼儿园游戏化教学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4期   作者:   甘秀敏
[导读] 为了确保游戏化教学的有效实施,保证幼儿园教学活动在时间上比较充分,让幼儿在游戏化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性得到发挥,有必要对幼儿游戏化教学进行合理规划和安排,让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甘秀敏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姜屯镇党村幼儿园  277521
        摘要:为了确保游戏化教学的有效实施,保证幼儿园教学活动在时间上比较充分,让幼儿在游戏化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性得到发挥,有必要对幼儿游戏化教学进行合理规划和安排,让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基于这一认识,本课题首先对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游戏化教学的优越性进行阐述,最后提出了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的策略。
        关键词:教学活动;游戏化教学化;自主性
        
        引言
        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教学活动效率提升方面有很大帮助,因此发挥好游戏化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幼儿对游戏化教学的乐趣进行感知,还可以让幼儿在快乐中参与知识学习。所以幼儿教师要想实现游戏化教学活动教学效率的改善就必须对游戏化教学环节和模式进行优化,创设出有助于幼儿园教学活动效果有效开展的情境。
        一、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现状分析
        (一)游戏化教学材料缺乏,制约了游戏化教学活动的开展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活动材料缺乏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一是游戏化教学活动的材料较少,甚至还有一些材料存在破损的情况,导致幼儿在参与游戏化教学活动时可用的材料较少;二是投放的游戏化教学材料可塑性弱。投入的游戏化教学材料较为固定,难以灵活的进行伸缩,可塑性较弱,这样导致幼儿在参与游戏化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无法自由发挥;三是投放的游戏化教学材料与活动主题不相符合。这样不但不利于幼儿游戏化教学活动的开展,而且也不利于幼儿游戏化教学活动的延伸。
        (二)游戏化教学活动场景单调,内容单一
        在幼儿游戏化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游戏化教学活动场景布置和游戏化教学活动内容直接决定了游戏化教学活动开展的水平。但是,部分幼儿老师因长时间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缺乏创新意识,或者是担心游戏化教学活动的开展不利于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从而在游戏化教学活动的场景布置过程中存在较强的随意性,游戏化教学活动内容单一,缺少变化性和层次性。
        (三)教师指导方式不恰当
        在幼儿游戏化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部分老师所采取的不恰当的指导方式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一是老师过度指导。有些幼儿园老师在开展游戏化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始终表现出一副权威性的态度,处处主导幼儿游戏化教学活动的开展进程,难以将幼儿的自主性发展起来。二是教师放任不管的态度。在幼儿游戏化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部分老师片面的认为游戏化教学活动就是对幼儿采取放任式的管理,并在幼儿参与游戏化教学活动中出现疑惑、矛盾、摩擦的时候也采取"放羊式"的管理策略,这种虽然在表面上是尊重幼儿的主体隹,但是却无法保证幼儿游戏化教学活动的开展价值。
        二、游戏化教学的优越性
        (一)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和交流水平
        在参与游戏化教学中,幼儿之间会形成及时的沟通和交流,这对于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例如在参与游戏化教学"你问我答"中,幼儿之间通过互相提问和回答,让幼儿的思考能力得到训练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水平,通过组织幼儿参与教师创设的游戏化教学情境,能够让幼儿的知识和语言能力同时得到改善。
        (二)改善幼儿的学习和理解能力
        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在思维方面还处在发展阶段,利用游戏化教学化的方式能够帮助他们对新知识进行有效地理解和接受。

借助游戏化教学的方式可以将知识具体化、情景化,让幼儿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这是游戏化教学的一大优势。
        三、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策略
        (一)依据幼儿学段特征制定对应的游戏化教学活动目标和内容
        在借助游戏化教学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对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进行考虑,具体来说如下:
        1.小班
        小班幼儿年龄较小,体力弱,在身体灵活性方面较差,思维活动更大程度上呈现出具象的特征,偏向模仿,更易对游戏化教学活动中的情节和动作产生兴趣,缺乏一定的自控力。基于这一特点,在小班开展游戏化教学化的教学活动时要注意开发出动作简单、活动量小。情节丰富的游戏化教学,如:放风筝、吹泡泡、骑大马、玩飞碟等游戏化教学。
        2.中班
        中班幼儿在体力和智力方面有了一定程度提升,空间感知水平、注意力和自控力也有了显著提高,已经具备初步的合作意识。因此针对中班幼儿开展的游戏化教学活动可以尝试采取老鹰抓小鸡、跳橡皮筋、竹竿舞等。
        3.大班
        大班幼儿已经有了基本的活动能力,在动作协调性、体力和理解能力方面有了一定程度发展,有很强的自控能力、责任感和集体意识,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因此针对大班的游戏化教学活动设置方面可以从增加活动量、高合作要求等标准方面开展,如可以开展斗鸡、滚铁环、打佗螺、舞龙、舞狮等活动。
        (二)合理投放游戏化教学材料,保证游戏化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游戏化教学材料是保证幼儿游戏化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物质支柱,其不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幼儿游戏化教学活动的开展形式,而且还能够将学生参与游戏化教学活动的主动性调动起来,引导幼儿主动在游戏化教学活动中进行联想。因此,部分老师根据幼儿游戏化教学活动开展的目标,适当采取非结构性的材料,有效锻炼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例如,在开展游戏化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老师便可以投放"积木式"的游戏化教学材料。这样幼儿则可以根据可变幻的材料开展多样性的游戏化教学活动,如幼儿开展"熨衣服"的活动。当有幼儿拿着玩具熨斗开始熨衣服,而旁边的孩子看到这个游戏化教学非常有序,便想要参与进去。但是,这位孩子却发现没有玩具熨斗了,这时候他便使用一块积木当成是熨斗开始熨衣服,这块积木这时候则成为了熨斗。
        (三)创设趣味性的游戏化教学环境,优化游戏化教学活动过程
        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幼儿游戏化教学活动开展的效率,老师便需要在游戏化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创设趣味性的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游戏化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例如,针对中班幼儿,老师可创设"温馨的家"的游戏化教学活动情境,并在游戏化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为幼儿提供一些洋娃娃、小衣服和食物等半成品材料,让幼儿在参与游戏化教学活动时能够有一种家的感觉,这样整个游戏化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既有新鲜感,又极具趣味性,对于改善游戏化教学活动效果有极大促进作用。
        四、结语
        总之,在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和特点有目的性地投放游戏化教学材料,为游戏化教学活动增添乐趣,引导幼儿游戏化教学活动,让幼儿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参与地更积极,让幼儿能够健康成长,最大限度地发挥游戏化教学活动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活动的创新分析[J].冯雪.科技资讯.2019(32)
[2]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活动中的安全问题探讨[J].刘焕丽.中国校外教育. 2018(20)
[3]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活动的价值、现状与展望[J].王婉纯.基础教育参考. 2020(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