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能力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4期   作者:覃金艳
[导读] 一直以来,学生的写作兴趣不高是每个语文老师的心病,以至于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普遍不高。
        覃金艳
        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古文乡中心小学  530807
        摘要:一直以来,学生的写作兴趣不高是每个语文老师的心病,以至于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普遍不高。在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大多数老师通常只注重写作技巧的讲述,忽视对学生写作学习兴趣的培养,要知道,浓厚的兴趣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前提基础,一旦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势必会影响其学习效率。本文对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效分析,并以此提出几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能力的有效策略,以便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兴趣与能力;培养策略
        写作教学是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升的关键点,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而且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感知,从而更好的理解语文知识中所蕴含的各种思想及感悟。因此,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语文写作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其写作水平的提升。
        一、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写作教学,忽视与阅读知识面的衔接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老师通常只注重写作技巧的讲述,忽视日常课本阅读和课外阅读对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性,以至于没能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做好衔接。众所周知,宽广的知识面是进行语文写作的前提基础,如果将写作教学单独进行的话,学生无法做到知识的衔接,以至于写出来的文章空洞、缺乏生动性,同时所表达的情感亦不能引发共鸣。此外,对于阅读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和需求,注重课外知识的延伸,千万不可将阅读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范围内[1]。
        (二)忽视写作训练的重要性
        在日常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进行积极引导,有助于提高学生写作的规范性,因此,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写作需求加强对其的引导,以便促进学生写作水平与能力的提升。然而,在小学语文实际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老师忽视写作训练的重要性,写作课程安排的少之又少,学生缺乏充足的写作训练时间,以至于不能深切的领略到写作的真谛,写作内容毫无新意可言。此外,写日记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具有积极促进的作用,然而大多数老师忽视对学生写日记习惯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写作训练之初,未能形成良好的规矩意识。
        (三)学生对写作缺少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知识积累初期阶段,语文知识积累面比较窄,在写作训练之初,经常会出现词穷和句穷的现象,容易消耗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热情。此外,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常常在课堂上分心、走神,而写作需要静下心来仔细斟酌,因此,难以对沉闷枯燥的写作教学产生兴趣,写作水平始终无法提升,以至于对其日后的写作生涯受阻。
        二、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兴趣和能力的有效对策
        (一)善于观察,感知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通过对许多优秀的经典名作的阅读可以得知,写作与生活之间存在着莫大的关联,小学生语文写作同样不能脱离生活的轨道,因此,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想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应当加强实际生活与当前教学内容的充分融合,使学生从中深刻的感知到生活的真实性与趣味性,从而萌生对事物的探索欲望,进而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语文写作教学当中[2]。

比如,在学习《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大自然多加留意观察,从而寻找出不一样的声音有哪些,然后将观察和感悟出来的结果用笔做好记录,最后根据对大自然的感悟展开写作,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富有真情实感,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致使文章结构严谨又清晰。同时老师还可以利用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的表达热情和写作兴趣,组织学生开展郊游活动,让学生可以和大自然零距离接触,置身于大自然当中认真倾听来自大自然的各种声音,切身的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在写作的过程中,充分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所见所闻,尽量发散自身的创作思维书写具有活力的作品。由此可见,在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加强与生活之间的关联,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和兴趣,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各种事物的细致观察,使其充分感受到生活乐趣的同时,更能激发其创作灵感,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除了拓宽学生的阅读知识面以外,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同等重要。在写作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有助于实现文章深度的拓展,使其写出来的文章更加生动且具有活力。因此,在小学语文实际写作教学中,老师应当加强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想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结合小学生实际学习特点,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3]。比如,在学习《牛郎织女》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通过设置提问的方式,积极为学生创造更多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可以这样提问:“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牛郎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这些充满趣味性的话题,能够在瞬间激发学生对知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接着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或者小组讨论,并鼓励其积极踊跃的发表自己的想法。学生在进行自主思考或小组讨论并组织语言发表个人观点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其想象思维,对开拓学生写作思路具有积极促进的作用。因此,老师在实际教学中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写作意识以及勤于想象、乐于思考的良好写作习惯,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以此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
         培养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加深其生活中的美好记忆,而且还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促进其写作水平的提升。在每天的日记写作中,学生通过对这一天中所见事物的观察以及对各种经历感悟的总结,从而将自己感受深刻和印象深刻的人、事、物记录到日记本中,从而在写作中激发创作灵感与思维,长此以往,不仅有助于学生语文写作水平的提升,而且还有助于其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比如,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偶然发现了一种非常奇妙的自然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生彻底打破了其对以往事物的认知,学生在书写日记时,可以以这些新发现作为书写的重点,利用现有的语文知识描述自然现象的神奇之处,在此过程中,不仅实现了知识面的拓宽,而且还能够充分的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从而对语文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当老师布置类似的作文题目时,学生可以迅速的联想到这篇日记,并以此作为写作素材展开文章的创作,使创作出来文章更具真实性和趣味性。此外,养成良好的写日记习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老师应及时给予其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从而为其语文写作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4]。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为了避免沉闷枯燥的课堂氛围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语文实际写作教学中,老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以及当前的教学内容,不断的创新自身的教学手段,以此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和热情,促使其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语文写作教学当中,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詹芳.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能力培养分析[J]. 科技创新导报, 2020, 18(10):161+163.
[2]谢雅芳.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与能力[J]. 当代教研论丛, 2019,(11):63-63.
[3]张红梅.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J]. 学周刊, 2018, (3):142-143.
[4]石斌.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写作兴趣策略[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20(4):117-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