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鹏
山东省德州市实验小学 253013
摘要:我国是传承千年的文化大国,文化底蕴深厚,应当对其有所继承。在教学中,我们不应当仅仅是教授学生对于考试的应对之法,还需要教授学生传统文化,让学生知道我国文化底蕴的磅礴,并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而往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这块比较薄弱,只能教授学生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对学生的文化修养的提高略显不足,无法让学生体会到我国高尚的传统文化精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要有传统文化教育来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传统文化教育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考试阅读习题的解法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它可以帮助学生找到阅读题的重点内容,并进行有效解答。当学生掌握语文阅读的解题方法,就可以在语文阅读习题中快速找到相应答案,从而提升自身的学习成绩。这种学习方法虽然可以提升学生的成绩,但是并不能保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正确的为人处世方式面对社会,所以说,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也尤为重要。不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就是在忽略传统美德以及传统文化精神。而如今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的现状就是如此,通常会因眼前的事物而忽略长远的发展,从而凸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小学阶段属于道德形成阶段,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所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是极为重要的。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知识,而且是要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中可以深刻地认识到我国文化底蕴以及各时期的思想情感,从而使学生的内在文化素养得到一定的提升,可以保证学生在未来社会中健康发展。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延续至今积累了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在现代化社会仍然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基于新课改环境下,为提高小学生文化素养,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和教师也开始注重传统文化在阅读课堂中的渗透,鼓励学生掌握传统文化、学习民族精神、了解基本礼仪。但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一定局限性,教学方法过于守旧,思维模式相对固定,实践与理论相互脱节,整体来讲教学效果差强人意,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以古诗词教学为例,教师将重点放在诗词含义上,逐句翻译并将其作为考察重点,学生在理解诗词的方法也主要是背诵和翻译全文,课堂枯燥乏味,小学生很容易会出现抵触和厌倦心理,而且对古诗词的掌握较为片面,学生对作品背景和文化内涵无从了解,无法发挥语文课堂传播传统文化的作用。
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策略
3.1在解读阅读材料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小学语文阅读材料内容丰富,故事性强,大都是在讲述道理规律和优秀传统文化。在遇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阅读材料时,教师应当停下对学生答题技巧的传授,转向为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对阅读材料中涉及的传统文化进行剖析讲解。比如教师在阅读教学时遇到孔融让梨的阅读材料,可以为学生讲解孔融为什么要让梨,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讲解清楚,这样学生才能理解这些传统美德,从而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在解读阅读材料中进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能够以一个深刻的印象出现在小学生的脑海中,从而对小学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3.2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重,对一个事物有兴趣才会去接触,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够培养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才能更好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比如教师在阅读教学时遇到关于京剧的文章时,可以让学生先听一段京剧小曲;在阅读教学时遇到关于传统美德的文章时,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弘扬传统美德的小视频。小学生对枯燥无味的东西最没有耐心,他们需要可以听的,可以看的,有趣的内容。所以教师通过这种阅读教学,可以慢慢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了兴趣就会开始去主动地接触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才能更好地进行。
3.3完善品德教育
借用文学作品弘扬传统文化能达到品德教育的效果。由于小学生年纪尚小,认识能力正处于形成初期,对待事物自控能力和判断能力不强,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传统文化的熏染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强化品德教育,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爱国教育。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教师在要求学生背诵和默写的基础上要引导其了解古诗的内在含义,作者的情感核心为“爱国”,所以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爱国加以拓展延伸,让学生搜集有关爱国的文学作品,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谈一谈对爱国的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一名爱国的小学生,确保理论知识和思想感悟能应用于实际。其次,诚信教育。论语云:“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可见,诚信在古代社会已经属于文化组成的一部分,而当今社会,诚信更为重要,商业环境中,诚信是个人或团体形象的象征,将直接影响到其物质交易和社会活动,因此要注重诚信教育,让学生从小做起,以诚信为本。在《我不能失信》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先提问学生:“一诺千金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带着疑惑走进阅读,通过文章来理解“一诺千金”的含义,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要诚实守信,一诺千金。最后,孝道教育。弟子规中有众多关于孝道的词句,如“首孝悌”;“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等,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亘古不变的优秀品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为父母做一件利索能力的小事,学会孝敬父母,感恩他们赐予自己生命。
3.4创建教学情境
传统文化在阅读教学中的渗透要注意方法,打破以往阅读教学的局限性,发掘现代化技术的教育潜力,创建生动的教学情境,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观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情境中,强化学习能力。在《小英雄雨来》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电影片段让学生对雨来的形象和故事有大致的了解,然后提出问题:“电影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雨来是什么样的人?”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进一步了解“雨来”与他的“故事”。通过本课,学生要学习雨来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并结合爱国相关的古诗词达到传统文化渗透的效果。传统教学将背诵和默写作为重点考察内容,新时期要注重诗词的理解和渗透,所以在设置考察习题和提问环节都要注重传统文化知识的延伸,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了解古诗词精髓,为语文写作打好基础,确保阅读与写作的完美结合。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结合教材内容和小学生心理特点展开针对性教学,创建灵活生动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发挥语文的教书育人功能,鼓励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提升个人素质,树立正确的三观。
参考文献
[1]李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巧妙渗透研究[J].天津教育,2020(27):86-87.
[2]陈福军.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09):83-84.
[3]高传波.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研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5):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