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初探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4期   作者:彭文丽
[导读] 诗歌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彭文丽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第一中学 723512

        摘要:诗歌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不仅能够让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得到有效地培养,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与培养。为此,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注重鉴赏教学策略的优化与创新,实施一些切实可行的鉴赏教学策略,以保证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高效开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探究
        古典诗词的学习在语文学习中占据重要位置。诗歌作为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它以精炼简短的词汇进行语言情感的表达,对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保证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高效开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一定要结合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鉴赏教学指导,以促使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与鉴赏效率得到同步的提升,进而保证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全面发展。
        一.引导学生进行诗歌信息的筛选,明确学生的鉴赏方向
        诗歌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它通常都是以精简的文字来描述事物并进行情感的传达,诗歌的内容信息包括了隐性信息与显性信息,学生对待这些信息的提炼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感悟与理解。所以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注重学生信息筛选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从诗歌内容中筛选出关键信息,初步的明确自己诗歌鉴赏的大致方向,这样就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鉴赏难度,以保证学生鉴赏学习的高效开展。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一课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时,就可以让学生先自主地通过诗歌的阅读筛选出诗歌中的相关信息。如该首诗的作者是毛泽东,这首词作于1925年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时期,这首词的描述主体是长沙等等。通过让学生先自主地根据诗歌内容进行主要信息的筛选,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该首诗歌的主要感情基调,明确自己接下来的鉴赏方向,以此保证学生接下来诗歌鉴赏学习的高效开展。
        二.进行鉴赏教学资料的补充,拓展学生的鉴赏思路
         每一首诗歌都包含了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情感,而作者的情感与作者的经历与时代背景都有非常大的关系。所以在高中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通过诗歌所传达出来的情感,教师就一定要注重相关资料的补充,以促使学生在诗歌鉴赏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诗歌内容有一个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与了解,进而保证学生的鉴赏质量。例如,在学习《短歌行》一课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曹操的生平简介与创作背景以及电影《三国演义》中曹操“横塑赋诗”的片段。这样学生在接下来的诗歌鉴赏学习过程中就可以站在历史的高度来分析诗歌内容,更深刻的去体会作者对人生苦短和时光易逝的苦闷与感叹以及作者真诚迫切地想要招纳贤才的用苦良心与建功立业的宏伟志向,让学生能够通过诗歌的学习,学会自觉珍惜时间,树立远大的志向,以逐步提升学生穿透诗文把握文章内涵的能力,以保证学生鉴赏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


         三.通过把握意境来开展古诗词鉴赏教学
         古诗词之美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去挖掘,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古诗词文本意境之美,首先要感受古诗词之美。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让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诗人的艺术化表达,从而加深对古诗词的认识。比如,引导学生鉴赏陶渊明的《饮酒》时,可以让学生感受“悠然”一词,想象自己是悠闲的采菊之人,在山中游玩时看到雾气缭绕的南山,在夕阳的照耀之下,成群的飞鸟回到山中……通过这样的想象,学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祥和,感悟到诗人对自然本真的享受。其次,要体味古诗词之美。古诗词之美需要学生细细体味,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句,从而形成一种意境,并极力感受其意境之美。比如,鉴赏《望月怀远》时,教师可以利用“月”“海”“烛”为学生构建一幅思乡之图,引领学生进入图中的意境,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
        四.注重学生主观思维的拓展,保证学生鉴赏能力的有效提升
        授之于鱼,不知授之以鱼。在高中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要想真正地完成诗歌鉴赏教学任务,教师仅仅提升学生的鉴赏学习效率是完全不够的,而是需要让学生鉴赏能力得到有效地提升,掌握相应的诗歌鉴赏技巧,学会自主地进行诗歌作品的鉴赏。所以在高中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注重学生主观思维的拓展,让学生学会依据自己的思维去分析诗歌的内容,以促使学生在自主分析过程中逐步地掌握诗歌鉴赏的技巧,进而让高中语文鉴赏教学任务得以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例如,在学习《秋兴八首(其一)》一课时,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学习了很多杜甫的诗,对于杜甫的诗风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时就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让学生试着自行去品味诗歌的意象。为了让学生在鉴赏过程中的思路更加清晰明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悲伤的轻音乐,让学生进行配乐诵读,初步的体会整首诗悲伤凄凉的感情基调,然后在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来说一说通过这首诗歌感受到作者描绘的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样的特点?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等等,教师再根据学生地回答进行相应的补充。通过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观思维,可以让学生在对诗歌自主探究分析过程中掌握相应的鉴赏技巧,以此保证学生鉴赏能力与鉴赏效率的同步提升,推动高中语文鉴赏课堂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
        综合上述,在高中语文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全面地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就一定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有效地优化与创新,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明确学生的鉴赏方向,拓展学生的鉴赏思路,促使学生在高效掌握鉴赏知识的同时还能不断提升自身的鉴赏能力,进而保证高中语文鉴赏任务的高效完成,全面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杨旭.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探究[J].小作家选刊,2016(5).
        [2] 薛玉玲.探究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J].考试周刊,2017(12):60-60.
        [3] 贾亚男,曾礼.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探究[J].吉林教育,2017(3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