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星华
山东省青岛第六十三中学
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实践证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根本。针对本校生源地范围缩减、生源质量下降、发展空间日益狭小等不利因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状态,激发强大的学习动力,是深入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育人理念、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成为数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一、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教学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又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其中蕴含着来自师生双方的极其丰富复杂的情感因素。因此,数学教师在平时也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尽可能地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亲切感,这样学生才会喜欢老师,进而喜欢数学这门课程,古语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愿意甚至主动亲近老师,在轻松、平等的氛围中学数学,引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求知。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鼓励、信任、期待、理解、特别是对“后进生”热情的辅导、真诚的帮助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都会给学生的学习增添勇气和动力,即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也不会轻易放弃。
教师要善于把握课堂,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给学生提问题的机会,并让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倡导一题多解,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深刻性,同时又满足了学生的好胜心,把民主、和谐的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学生就会轻轻松松、兴趣盎然的学好数学。
二、创设问题情境,强化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挖掘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材因素,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阅读与思考、观察与猜想、实验与探究及其新颖的命题、奇妙的解法等能引起学生好奇与思考的教学内容,巧妙的设疑问题,制造悬念,使学生产生探索的欲望,教师要善于运用富有吸引力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在讲解“日历中的方程”一节时,我让学生随便圈出某月日历上一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数,将这三个数的和告诉我,我就能猜出这三个数是多少。这个问题的提出,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调动了起来,学生们迫切的想知道我是如何猜出这三个数的,学习热情非常高,这时,我告诉学生,我们只需要列一个简单方程即可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自然对列方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心情愉快的接受了新知识。
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始终把学生置于急于解决未知问题的氛围中,切实将数学问题情境化,并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中,奋力激发学生思维,在“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中,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借助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本来就枯燥无味,如果老师再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会对数学课越来越失去信心。让多媒体走进课堂,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声、色、光、图于一体,既能让学生目睹,也能让学生耳闻,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面动成体”这一知识点时,在屏幕上先给出一个直角三角形,然后以它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就成了圆锥。学生看了相当直观,印象非常深刻。这种独特的方式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同时受到剌激。它能够化静为动,一目了然,实现传递与反馈的快速交互。利用它既能呈现事物的外部形象,又能将物体分解成若干部分、突出事物内部位置间的关系,使肉眼难以看到的现象变得清晰可见。这就给我们在教学中把抽象化为具体、复杂化为简单、静止化为运动、枯燥化为有趣提供了直观的展示平台。运用它不仅能把繁、难、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使教师的讲解深入浅出,学生易懂,而且还能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印象深刻,永久不忘。
四、通过实践操作,调动学习积极性
教学单凭教师一个人讲,学生只通过一种感官来学习就会产生疲劳感,注意力就会不集中,课堂效果差,而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活动,它需要学生多种感官的积极参与,能够使学生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掌握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难记住,唯有亲自动手的才容易学会。认真组织每个学生都参加实践操作,在讲解正方体的十一种展开图时,让学生动手剪一剪;在讲解截一个几何体时,让学生拿萝卜、土豆动手切一切;在讲解三角形内角和时让学生动手拼一拼;在小组合作时比一比等等,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才能使所有学生都获得比较完整的感知,为所学知识向理性过渡作好铺垫。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对数学中的很多问题,特别是那些抽象复杂的问题都能够得到顺利的解决。
五、获得成功体验,升华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上往往怕遇到困难,但是由于他们心理上的好胜,还是期盼自己学习成绩优秀。因此,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认真捕捉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对每一个学生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表扬,尤其是后进生的进步更要表扬,甚至可以做适当的夸大,我美其名曰“优点放大法”,而不是更多的在集体中批评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否则只会造成一个恶性的循环,越自卑越逆反,越逆反越爱犯错误,越犯错误越受到批评,越受到批评越自卑,长此以往对数学更没有兴趣了。哪怕是点滴的、经老师诱导获得的或者是与同学协作取得的,都要及时评价并给予鼓励,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欢乐、胜利的欣慰中,激起再次追求成功和胜利的信心与力量来升华学习兴趣。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积极营造民主、轻松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才有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让学生学得主动热情、轻松愉快,越学越有兴趣。同时,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