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华锋
广州市花都区新雅街广塘小学 广东广州 510800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也在积极的发生变化,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培养,也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可以促进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比如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这些都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才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呢?经过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探索和实践,联系教学法的运用对实现这一教学目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的方式下面将提出几点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联系教学法
小学生正处在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教育教学开展的最佳时期。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强对该学段的重视,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重点,并且以联系教学法为基础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以此来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为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成长奠定基础。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没有引起教师们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依然还有很多,比如下面几点问题就是当今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类型。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教学效率低
从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分析,教学效率低是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则来自多方因素的影响。比如来自学生自身的影响,由于小学生正处在思维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基础时期,但是数学学科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因此在很多小学生无法通过自己的思维和基础知识去解决数学问题,这就导致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了打击,影响了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此外,还有就是来自教学方式的影响,由于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方式和管念陈旧,所以导致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这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主要因素,更别提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了。
(二)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之外,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也缺乏足够的重视。反而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过度重视,甚至个别小学数学教师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之内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盲目的进行知识的灌输,而对于学生是否理解则没有进行重视。在这种没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怎么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呢?不仅无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同时联系教学法的运用也无法发挥其优势和作用,久而久之既影响了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同时也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因为有些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往往都会参考学生的考试成绩,所以导致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低。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与联系教学法运用的重要性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新课改对小学教育教学提出的教学要求,也是实现现代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新时代教育的背景下,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当今教育教学注重的是学以致用,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而这些内容也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以看出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对教育教学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次,联系教学法的运用可以帮助小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关联,结合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探索和实践,并且在创新中获得新知识。这样既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小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由此可以看出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与联系教学法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三、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联系教学法运用的策略
(一)以问题为引导引发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使学生联系旧知识解决问题
想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首先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通过创新和改革教学模式来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比如教师可以以问题为引导开展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这样学生们不仅可以结合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探究,还可以结合旧知识进行创新,从而获取新知识,使学生们可以将旧知识和新知识进行关联,以此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例如在开展人教版小学数学《观察物体(三)》这一课程教学的时候,在本节课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探究。就像我在开展本节课程教学的时候就提出了这样一道题:请同学们观察上述图形是由多少个三角形、多少个正方形、多少个长方形以及菱形组成的,通过提出问题学生们就有了探究和学习的方向,再加上之前课程学过《观察物体(二)》和《观察物体》,所以学生们会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探究,这样既可以将新知识和旧知识进行练习,还可以使学生在探究中解决问题,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
(二)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情境的创设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联系教学法的运用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进行授课,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此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例如在开展人教版小学数学《认识人民币》这一课程教学时,在本节课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运用情境创设教学法。比如我在开展本节课程教学的时候就结合教学内容在班级创设除了超市购物的情境,通过让学生模拟超市购物的情境来学习本节课程。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在购物的过程中回顾加法和减法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人民币的感知,同时也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实现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
(三)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拓展教学资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乐趣
互联网信息技术中有大量的教学资源,并且这些教学资源都是经过优秀教师的总结和实践之后上传到网上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积极的运用这些资源进行授课。就像我在开展人教版小学数学《位置与方向(二)》这一课程教学时,在本节课程教学中我就运用网络上的课件进行授课。首先我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展示了一张电子地图、让学生们说一说自己家在地图上的方位,然后让学生们说出自己家在学校的什么方向。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的直观、想象,同时也可以让小学生们感受到数学学科带来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知识对实际生活带来的影响,从而提高小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由于之前学习过“位置”这一课程,所以学生们也会结合已学过的知识来探究新知识,以此来做到新知识和旧知识的联系,使学习效率更高,学习积极性更高。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联系教学法的运用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是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教学要求。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认识到联系教学法在教学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并且主动的运用联系教学法进行授课,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目的,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为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焦爱坤.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建及教学思路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21).148.
[2] 梁明娇.浅谈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赤子.2018,(12).127.
[3] 贾水.核心素养,诗意的奠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实现[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35).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