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实践路径探究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4期   作者:李露
[导读] 在当前的新课标教学改革环境下,学前教育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正在逐步应用于学前教育。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就是其中之一。
        李露
        贵州省正安县中观镇中心幼儿园  563000
        摘要:在当前的新课标教学改革环境下,学前教育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正在逐步应用于学前教育。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就是其中之一。可以说一个好的游戏教学有助于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并可以进一步激发他们探索新知识的欲望。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这一重要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应始终注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观察儿童,了解幼儿的心理成长特征,找出哪些孩子对日常行为感兴趣,然后使用此教学方式,将其纳入游戏教学过程中,这也可以使游戏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效率更高。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实践路径探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实践路径
引言
        要想在幼儿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必须提高对游戏教学的重视程度,使游戏教学的有效性得到真正实现。此外,教师必须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理念,真正将游戏教学引入幼儿教育中,利用适当的游戏教学方式,提高儿童对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教师对游戏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正确的游戏选择能够提高儿童教学效率,促进儿童的综合素质发展,也使儿童能够对生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游戏教学将游戏和学习进行完美融合,能够帮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为儿童未来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意义
        幼儿阶段的孩子处于身体成长的黄金时期,在幼儿园教学中引入游戏化教学方式,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根据幼儿的特点,科学选择游戏活动,重视训练幼儿的身体机能。比如,有的幼儿非常喜欢玩游戏,他们在游戏中表现得非常好,此时,教师可以将游戏融入教学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进而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有效提升语言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引入词语接龙游戏。在游戏中,幼儿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脑飞速运转,能有效提升语言能力。
二、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现状
        目前,有的幼儿园缺乏丰富的游戏化教学内容,教师不能依托幼儿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活动,或者组织的教学活动无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这主要是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幼儿的实际情况所致,有的教师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盲目开展教学活动,不能很好地将教学内容和游戏活动结合,最终使得教学质量受到影响。游戏化教学需要一定的场地支撑,这样才能让幼儿自由地开展游戏活动。但是,目前的游戏化教学情况并不乐观,如一些幼儿园班级内幼儿较多,活动空间有限,无法营造良好的游戏环境。
三、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实践路径
        (一)完善优化教育评价体系
        幼儿有着不同程度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而且他们的成长环境和发育情况等也各有不同。对此,教师在评价幼儿的表现时,还必须要做出对幼儿个体差异的理解和尊重,而不能够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方式来衡量全体幼儿。对此,教师在评价幼儿时,还必须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学习和表现,并注重对幼儿的发展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

具体的教育评价中,教师可以为幼儿办理一本“护照”,结合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情况和能力发展等,教师可以为他们盖章。例如,在游戏实践后,幼儿有效提高了自身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那么教师则可以在他的护照上盖上“探究能力发展”的印章。这样一来,通过“护照”上的印章情况,教师便可以获得对幼儿优缺点以及进步情况的了解。而且,就这一评价方式来看,其不仅简单具体,而且还可以展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同时,对于幼儿而言,这一“盖章”的评价方式也有利于他们在好胜心的驱动下积极表现、主动学习。
        (二)在科学区合理投放科学探究材料
        在科学区角投放材料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不同行为能力的幼儿,并为不同的幼儿提供具有差异的材料。这样才能保证不同的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都能获得提高,充分调动幼儿的操作积极性,那么在科学区角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如何体现个别差异呢?
        第一,观察幼儿,投放不同层次的材料。
        在科学区材料投放时,教师首先要分析幼儿的已有经验。通过观察了解到幼儿的认知能力、学习态度和性格特点等方面然后教师可以将相同认知能力和性格特点的幼儿进行分组。在科学区角的投放材料中可以设定不同难易程度的材料种类和操作步骤,认知能力较弱的幼儿小组可以先从最低层次的材料开始操作,能力较强一点的幼儿可以把操作材料的目标定的高一些,难度也可以提升一个层次,能力强的小组可以直接操作最难的益智材料。
        第二,引入竞争,实现幼儿成功的愿望。
        在科学区角材料的选择上体现差异的前提是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幼儿的能力和特点。这样才能将材料分类,一定要遵循由易到难的顺序。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材料上做好标记,例如,可以用星星的数量来表示材料的难易度。如一颗星星表示的是最简单的游戏,三颗星表示最难的游戏。我把我们班级的区域材料按照星级来区分之后,意外的激发了孩子们的求胜心。一开始,孩子们都要去玩星星数量最多的三颗星的“电”类的游戏,我一开始觉得班级的孩子们应该不太会玩的。但是我发现好多孩子能够在没有老师的帮助下,靠自己看说明书就让小灯泡亮起来。其他的孩子看见了,都很羡慕,也都乐意去尝试。大班幼儿喜欢挑战自己,对难度大的东西感兴趣。将科学区角的活动目标进行层次化处理,充分发挥每一个层级的材料的优势,
结束语
        总之,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地认识到游戏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游戏类型,有效推动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和发展,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在游戏化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该明晰自己的职责和定位,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积极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其感受到其中的乐趣,进而实现对知的学习和内化。
参考文献
[1]徐志娟.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实践路径探析[J].名师在线,2019(26):40-41.
[2]孙杰.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实施策略[J].中华少年,2019(15):8.
[3]管红亚.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特色建设实践与探索[J].好家长,2019(36):38-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