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玉林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辛冲街辛冲一中,湖北 武汉 431400
摘要:由于成长环境、数学基础、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影响,初中生数学学习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由于学生的数学素养各不相同,传统的整体性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很难有效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响应新课改的号召,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认知和需要,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差异性教学;初中数学;有效实施
新课改明确提出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学习需要。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立足实际,开展差异化教学。目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仍采用整体性“一刀切”的教学做法,不管是设定学习目标、课堂提问,还是设计课后作业,都采用统一模式。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当前,一些教师对差异教学的应用价值、实践策略等还缺乏正确的认识。
一、将差异化教学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差异化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意义,这种教学法比较常见,它通常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组织差异教学法,要结合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取得进步。具体地说,差异教学法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心理方面,运用这种教学法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利于教师深入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运用这一教学手段,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优质教学的目的,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差异化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明确学习目标
第一,老师应该明确地把班上的同学化分成不同的类型。例如,第一类同学是思维比较活跃,能及时跟上老师的步伐,并能灵活地解决问题的学生;第二类同学是学习踏实、肯干、基础较好、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而第三类学生则可能是思维比较迟钝、解决问题能力较弱或基础较弱的学生。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合理分类,不能体现区别对待,而应把握好学生的主体性。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更好地因材施教。确定了学生的学习层次后,就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对一类学生来说,要重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并以更高的要求要求自己;对二类学生来说,要重点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培养学习思维能力,这将有助于他们以后的提升和发展;对三类学生来说,要重点加强基础,只有基础打牢了,才有可能升职。
对学生差异的分析与掌握,有利于教师更好地通过差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全体同学共同进步。
2.按照差异化教学的思路,对初中数学教学内容进行分层
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将教学任务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要求学生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其解法;二是允许学生将已知的二元一次方程进行自由变换,用一个未知数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对于数学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教师强调学生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要求学生能够解决二元一次方程,并对二元一次方程有更深的认识。对于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把二元一次方程转换为二元二次方程,引导学生学习,并用它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保证每个阶段的学生都能学到与个人学习能力相适应的知识,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分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
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数学课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不同的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实例说明,运用该方法能将数学知识转化为独立的小问题,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获得知识的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运用这一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可以对各种类型的问题进行汇总,由简单到复杂,由浅显到深刻,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思维和问题意识。在“一次函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提出下列问题:什么是一次函数?如何表达一个函数公式?是否可以根据已知条件编写一个函数表达式?一次函数与正比函数有什么异同?接着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结合教材内容,对学习知识进行分析,提高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运用各种问题难易程度,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适宜的环境中学习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
4.构建差异化评价体系
传统的初中教育评价模式是单纯以考试成绩为导向。这种一刀切的评价方式,给学生和家长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会严重打击成绩不好学生的学习信心。教师在运用评估系统时,可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及小组合作等因素综合考虑。运用多元的评价因素,颁发以班级为单位的奖状,并将奖状颁发给成绩优异的学生,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结束语: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想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学习,就必须充分发现差异教学模式的自身特征。在此基础上,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多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数学学习主体性,使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施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差异化教学方法[J].内江科技,2018(5)
[2]宫淑晶.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应用差异教育的分析[J].新课程(中),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