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武燕
广西南宁市武鸣区陆斡镇仁合小学, 广西 南宁 530111
摘要:近年来,随着小学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师生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教师与学生的这种关系可以概括为“交往互动”四个字。教师和学生之间只有实现真正有效的交往互动,才能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有效策略
把互动式教学方式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的个性特点,创造一种活跃、轻松的学习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环节,深层次地激发自己的潜能,进而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建立良好的认知体系,切实地爱上数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出现,真正转变了旧的教学模式,也使学生能更自主地学习知识。
一、通过开展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推行,教育界也对小学阶段的众多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还要全面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积极支持学生运用积累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若要真正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数学教师必须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教学思想进行更新,并积极转变旧的教学形式,彻底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再融入一定的创新元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借助个性化教学手段,构建动态课堂,真正缓解学生的厌倦和抗拒情绪,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充满探索的欲望,保证数学教学效果的同时,完善课堂教学的结构。
例如,在讲解有关小数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创造真实的购物场景:在教室的一角建立一个小超市,货架上放置各种学习用品,让学生在购买和销售的环节中明确小数的具体读写。并使学生能够借助于这种情境了解如何与他人相处,利用自己积累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强烈的好胜心理,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竞赛环境,在课堂上举办以“小数”为主题的活动,并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一起工作,一起交流,以争取比赛的胜利。
二、巧妙创设问题,开展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真正回归了课堂教学的本源,它更注重师生互动与交流,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相互交流的场所。
因此,教师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课堂提问法,并借助课堂提问法来激活教学气氛,切实引导学生与教师进行亲密的互动与交流。
例如,在讲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部分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问:“分数是什么?”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生活经验或已积累的知识,对分数的概念进行推导,从而对分数有一个最基本的理解。这时,教师要给学生讲解分数的具体概念,并让他们阅读课本中阐明分数的概念。有了这个前提,教师再接着问学生:“分数的性质是什么?”这样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在答卷环节更深入地了解分数的相关知识。最后老师会问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是否看到过分数。有些学生举手回答:在乐曲当中能够看见分数,乐曲的节拍就是利用分数进行表示的”而另一些学生则回答:“用分数来分析数据也是可以的”。借助于课堂提问,教师能将传统的授课方式转化为师生互动的过程,真正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完善课堂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与学生的互动。换句话说,只有借助有效的评价,教师才能对互动式教学进行总结,才能真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使课堂教学气氛更轻松、更活跃。一方面,教师在评价环节中应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收获,运用评价让学生知道得与失,使其在后续的有目的的学习过程中能完善不足,并体现出优点。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进行评估,并借助正面的评价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环节中重新树立自信,以面对遇到的困难。例如,在讲授“图形变换”这一部分知识时,教师要把全班学生分成几组,并在组内针对图形变换的不同类型进行自主的探究,同时对其中包含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接着老师向学生提问,要求每组推举一位代表来回答。教师在与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发现,虽然合作学习所取得的成绩不是很明显,但有些学生还是能在纸上画出图画,同时对图画做简单的变换,这样就能把非常笼统的数学知识更直观地表达出来。这时,教师可以指出学生在整个合作学习环节中的不足,更要表扬和表扬他们的表现。
结束语:总之,互动式教学的开展有效地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整体素质。教师要努力探索各种有利于小学数学课堂互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激活小学数学互动教学氛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永慧.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互动有效性的教学策略分析[J].2017,考试周报(057):123-124.
[2]陶晓玉:小学数学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浅谈数学教学中的观察、分析、综合[J].教育,2019,24 (23):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