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宇宏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四十五团中学 新疆喀什 844604
摘要:高效课堂是基于新课改、新课标、新课程理念下的基本育人导向,其尤为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能动性的发挥与自主探究性彰显,从而使教学侧重点由教师“教”向学生“学”转化,为确保学生认知夙愿释放与发展需要满足而提供保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课堂是否高效,也直接影响着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认知潜能的激活、核心素养的塑造。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数学教学指导,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构建课堂学习生态时,应该以高效课堂构建为核心,切实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并以具体知识与学生需要为参考,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科学性、探究性、发散性、延展性的教学内容、活动、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互动,乐于分享、敢于质疑、勇于尝试,使课堂教学的开展更加高效、深入,学生的认知发展更加充分、多元,为促使学生认知夙愿实现,推动课堂教学发展而提供助力,铺设路径。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
作为高中阶段的基础学科,高中数学对学生思维、理解、认知能力的培育有着重要作用,且直接关乎着学生的高考成败,影响着学生人生发展。然而,在传统高中数学课堂,由于一些更为科学、高效、多元、丰富的教学策略应用不足,以致课堂效率普遍不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比较底下,高效课堂的构建自然也成了一句空话。殊不知,高效课堂的构建,离不开教师的科学引导,更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只有师生之间对紧密协作、互促并进、共同努力,使课堂的生命力与实效性获得切实提升,高效课堂构建方可全面实现,学生认知发展也会充分保证。因此,教师在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时,应该始终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使“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等教学理念得以充分渗透,引导学生多关注知识的生成过程,在课堂中切实创造条件、提供机遇、搭建平台来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使课堂教学活动向着纵深角度而发展。同时,教师也应该加强对一些辅助性教学资源、工具、素材的应用,使学生全方位、多层面刺激与带动下学习数学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塑造自身数学核心素养,使高中数学教学向着更为高效、多元、丰富的方向而发展。
一、转变思想观念,做好课前准备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只有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高效课堂之于学生发展、教学开展的作用与价值,方可切实突破传统思想观念的制约,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路径、变革教学措施,为高效课堂打造开辟道路。同时,为了确保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教师更应该做好课前准备,通过对学情的研究分析、教情的科学估量,设计出有助于课堂效能提升的各类教与学活动,让学生在精细化教学内容、精准性教学目标、精密化教学实践中学数学、用数学,逐步提升其数学综合素养。一方面,应该多吸纳、借鉴高效课堂的有效经验,并通过培训、观摩、调研等方式,充分评估自身教学中制约课堂效率提升的不利因素,切实突破思想与观念层面的束缚,将新课改、新课标、新课程等先进思想应用至课堂教学领域,为高效课堂打造提供助力。另一方面,应该深入研究教材、课标、学生,构建多元化教学生态,设计多样性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均可获得探索与实践的机会,为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数学知识、逐步提升数学能力而提供指引,使课堂教学真正向着符合让学生认识发展的境地而深度迈进。
二、设计探究活动,激活学生思维
为了使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且能够充分把握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与规律。
教师应该加强对各类有助于高效课堂构建的探究活动的设计,在活动引领下给予学生更多实践、参与、探究、体验的机会,使学习过程在动态生成中得以优化。同时,在诸多探究性活动的引领下,学生自会根据自己的认知特性与发展需要,根据自己的体验、借助已有的知识、利用辅助性思维、在开放性认知生态内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使课堂教学的开展更具实效性、针对性、科学性。而且,随着探究活动在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中的深度应用,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将切实彰显,其自会在师生、生生交流、协作、互动中进行猜想、尝试、探索,获得认知视域的拓展与数学思维的激活。例如,在开展“立体几何”教学中,教师借助自制几何体模型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铁丝、纸板、胶带等制作出教学中涉及的立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并组织学生站在不同侧面观察立方体的棱、对角线、侧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探究性实践活动中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实现对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引入生活情境,塑造学生素养
数学是对生活的概括与整合,生活是对数学的延伸与拓展,只有将生活与数学机密衔接起来,课堂教学自会更加高效,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理解、认知也会更加深刻。因此,为了实现对高效课堂的构建,切实提升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教师落实高中数学教学指导时,更应该以生活情境创设为驱动,将生活情境迁移至概念解析、公式推导、理解解答等教学过程之中,指导学生将所学数学好自己灵活应用于数学认知实践。而且,伴随着生活情境作用的深入发挥,教师所构建的教学活动也会更加契合学生认知特性,进而引领学生在最为贴近自身“最近发现区”的认知空间内提升数学理解能力,使高中数学课堂更具实效性、感染力,更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塑造。例如,在开展《椭圆》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充分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并学会椭圆方程的化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引入太阳、地球、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等现实生活素材,并组织学生自主观察圆的直观图、圆萝卜的切片、阳光下圆盘在地面上的影子等,使学生对“椭圆”获得直观性认识,并在逐步引导中落实教学重点、难点,提升教学效能。
四、结论
总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既符合新时代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也顺应新时期高中学生的认知夙愿,而且为高中数学育人功能的彰显、教育价值的发挥提供了辅助。然而,由于高效课堂的内涵十分丰富,外沿特别宽泛,其在不同教学活动中也有着不同体现。因此,教师在落实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时,应该以学生实际与教学内容为基础,加强研究分析,多吸纳、借鉴一些有利于高效课堂打造的有效策略、方法、手段,并将其灵活应用至教与学实践,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教学生态、构建出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整合出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设计出精彩纷呈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给予深入、充分、多元的认知刺激,使有助于课堂效率提高的各方面条件得以有效利用,以逐步提升课堂效能,全面促进学生认知迁移。
参考文献:
[1]侯珊珊,刘殿芳,张喜梅,薛得龙.情境教学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22):40.
[2]李江滔.引入科技活力 构建高效课堂——探析高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2):18.
[3]程军.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J].甘肃教育,2019(20):101.
[4]史宏亮.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构建和谐高效课堂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