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4期   作者:仝小锋
[导读] 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对初中化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教师以往长时间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所以仍然存在一部分教师以较为传统的模式来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这也就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仝小锋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高家村中学  邮编721000
        摘要: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对初中化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教师以往长时间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所以仍然存在一部分教师以较为传统的模式来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这也就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应该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探索,而这其中通过对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运用则可以有效的实现学生课堂主体作用的发挥,并且学生也可以获得更多进行思考的机会,进而就可以促进初中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所以本文则将对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式进行一定的探讨,希望能够为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初中化学;教学实践
        现如今,素质教育日益深入人心,学习成绩已不再是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在此基础上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时就要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予以重视,并且在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要有意识的为其创设进行交流探讨的机会,进而实现其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够产生一个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让其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来实现知识的掌握,通过将这一模式应用于化学教学中就可以有效的实现教学效果稳定性的提高,而且还可以对传统教学模式所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有利于学生化学素养的培育[1]。
一、根据教材内容深入研究,开展探究式教学
        通过对化学教材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中很多知识点都是通过化学实验而得来的,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时就应该将教材内容与实践探究进行一定的结合,让学生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来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更加透彻的理解。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就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对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开展方式进行不断的思索,做好课前备课工作,以此来确保探究式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对氢气还原氧化铜这一内容进行教学时,可以发现教材中提出在还原实验中要在试管内通入氢气一直到试管全部冷却。但是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可能会认为这一操作是可有可无的,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这一操作的必要性,教师就可以使用探究式教学法,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来进行探究。教师在进行实验时可以使用两个试管,其中一个试管一直通入氢气,另一个试管中则不通氢气,然后再进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则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让其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分析,如此一来学生们就能够发现二者间的实验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进而其自然而然的会对原因展开讨论并得到相应的结论。在这样的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就能够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更加牢固的掌握,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对教学流程进行合理的规划,并以问题引导的方式来带领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化学是一门有着较强操作性的学科,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进行一定的结合就能够从多方面的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要对以往“理论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理念予以摒弃,对教学思想进行革新、转化,并将实验教学纳入到教学内容中去,进而来制定更为合理的教学目标[2]。而通过进行具有较强探究性的实验教学活动的组织,学生就能够实现实验技能的掌握以及自身操作能力的提高,如此一来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自然而然的就能够得到一定的加强。
例如,在进行制取氧气这一实验时,为了实现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实验体验,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对制取氧气的操作流程进行探讨。首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步骤来进行实验用具的组装以及衔接,并其气密性。其次,在加热这一环节由于学生们已在理论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对避免局部受热的知识进行了了解,所以在此基础上学生就能够在实验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有效内化。通过进行操作实验学生不仅可以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而且也可以有效的实现所学知识的巩固以及吸收,与此同时其动手操作能力就可以得到有效的锻炼。所以在进行化学教学时教师就要积极的为学生提供进行探究性实验的机会,以此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学生化学素养的培育。
三、成立学习小组,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活动的组织时,通过让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学生间就能够实现交流探讨效率以及质量的加强,而且如此一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也可以得到更有效的发挥,与此同时学生的协作能力也可以得到培养。因此,化学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时就要对学习小组进行一定的利用,以此让学生在小组探讨中进行思维的碰撞进而实现探究能力的加强[3]。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并让小组成员自行的进行分工以及组长的选择。接下来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置具有探究性的任务或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活动的开展。
例如,在对分子和原子的相关内容进行学习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置相应的探究任务并给予其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探讨交流并得到相应的结果,这样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探究学习过程中去,而且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可以得到有效的调动,有利于其探究能力的培养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总结: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利用就可以使得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得到有效的凸显,而且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激发,进而其就能够在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的引导下实现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初中生动手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进而也就保证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有效的推动了化学教学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付旭宏.实验探究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0(32):96-97.
[2]金茹.学引思背景下初中化学探究式学习的策略思考[J].考试周刊,2020(88):123-124.
[3]钱建雄.初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法的运用策略[J].天津教育,2020(27):104-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