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与质量提升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4期   作者:蓝飞鹏 彭小燕
[导读] 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方式、方法,更新育人载体,完善体制、机制,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蓝飞鹏   彭小燕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广东珠海   519090

        摘要:新时代是开放的时代,是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是各种思想、各种舆论、各种诱惑横流的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要实现质量的提升,就要迎合时代的特征,与时俱进,积极去发现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用学生喜闻乐见方式去讲好中国故事,用学生常用的方式、方法去呈现“红色旋律”,以真理说服学生,以事理引导学生,以情理感化学生。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方式、方法,更新育人载体,完善体制、机制,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质量提升
        
        一、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更新要从宏观上进行整体规划,突出重点内容,在促进全面发展的同时,增强主导性;同时注重内容本身的系统性、现实性和与学生生理、心理的契合性,任何脱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无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只有不断更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才是鲜活的,才是有生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此同时,要充分了解教育对象,分析教育对象,研究教育对象,使得内容的更新,贴合社会实际,贴合大学生实际,真正解决大学生所思、所问、所疑、所虑。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贴近学生,就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功能,分析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特征,从而优化整合,实现有针对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具有资源共享优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更新要充分开发优秀的网络资源,积极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
        二、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新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娱乐等方式。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因而他们的生活、学习、娱乐都与互联网有着密切的关系。互联网既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主渠道,同时也极大的消耗着大学生们的时间和精力。
        高校作为网络信息传播的前沿阵地,积极为大学生搭建网络信息传播平台,对大学生日常的沟通和交流进行引导,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树立正确观念。积极捕获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征,从而为大学生提供更有个性化特征和针对性的指导与服务,促使教育真正做到贴近学生、贴近实际。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要想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质量的提升,就要充分利用起互联网。充分利用网络的大数据功能,有效整合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源,实现线上、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优选与更新。
        互联网还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教学路径,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可以积极开展线上教学,线上指导,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极大的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后,充分合理的利用起互联网平台,充分开发微信群、朋友圈、公众号、微博、QQ等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同时加强校园网站建设,公众号建设,统筹规划建设各类主题网站,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新元素、新事物不断涌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也要不断实现与时俱进。我们在注重探索新方法,新视角、新思路的同时,也要积极推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融合时代新元素,新技术,闪耀新光芒。新时代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如灌输法,传授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仍旧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充分利用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但是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许多弊端,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添加新的因素,促进其与时俱进。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需要不断优化整合教育内容,添加时代新元素,新故事,新范例,注重语言艺术,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充满风趣和幽默,充满现代化气息,充满哲理,充满教育引导,贴近学生学习实际,生活实际,从而使得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充满乐趣,充满意义,充满反思,充满立志。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情感因素在促进大学生知行合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无论采用什么方式、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都要注重情感的注入,尊重学生、倾听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对平等、尊重、价值感与成就感等的心理需求,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有温度的教育。
        四、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必须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水平为中心环节,并积极推动全员育人大格局的实现。积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开展培训,是提升队伍水平的重要渠道,通过举办定期培训班,网络经验交流群、线上培训课程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从而建立起高水平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团队。同时改革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评价方式,促使评价面向社会、面向学生、面向教师,向多主体、多层级转变,不断完善激励保障机制。
        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的同时,努力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大格局的实现,积极调动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后勤工作人员等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中,落实协同育人主体责任,实现全员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五、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反馈机制
        激励反馈机制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伴随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不断了解学生,分析学生,在此基础之上,设置多层次的目标体系,同时合理利用新的载体,方式、方法,不断实现自我的更新。激励反馈机制的构建必须遵循几大原则:
(一)目标设置的合理性原则,激励反馈机制的构建,是建立在不断完善的目标体系之上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设置,首先要适度,其次要难易结合,最后要设置目标梯队,且目标梯队的设置要符合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对学生的要求既有提高,但是又不超出学生可以承受的范围。目标梯队的设置,就是满足学生能力层级水平不同的差异,同时又是满足学生不断挑战,从而实现价值感和成就感的心理需求。目标体系完善是激励反馈机制得以提升的前提和基础。
(二)激励反馈机制方式、方法的与时俱进,激励与反馈机制方式、方法的运用,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相协调,充分利用起网络等新兴载体,积极去探究吸引当前学生的新事务,如网络游戏、各种APP等,从中吸取可借鉴的因素,从而不断完善激励反馈机制的方法与途径。积极探索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激励反馈机制,首先要积
        结束语
        综上述,在新时代,新机遇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质量的提升,就需要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推动方式、方法创新,从而增强其吸引力和亲和力;更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使之与时代同步;建立一支素质过硬,思想过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不断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反馈机制,不断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1]于佳鑫. 新媒体时代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探析[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6):466-470.
[2]周冠文.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11):44-4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与质量提升研究——基于广东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实证分析”(2020GXSZ15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一作者简介:蓝飞鹏-(1982.03),男,广东河源人,辅导员,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作者简介彭小燕-(1983.04),女,广东汕尾人,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