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建凤
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广西 柳州 545000
摘要:现阶段,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我国也步入了信息化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出现了诸多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将这些教学模式运用在教学中,不仅能够改善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能够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微课是信息化时代下的产物,这一教学方式具有针对性强以及表现形式多样等特点,运用在教学中效果显著。职业学校是培养我国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场所,职业学校在教育中,不仅需要重视理论知识以及技术教学,同时还需要重视德育教学开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实现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提升。职业学校在开展德育教学中,往往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质量低下,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因此可将微课程运用在德育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德育品质,为学生未来发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新时代;职业学校;德育;微课程教学
微课程也被称之为微课,其教学时长相对较短,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以短视频为主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职业学校在开展德育教学工作时,通过运用微课程,能够实现教学创新与教学质量提升。微课具有良好的针对性以及整合性,教师在运用过程中,能够将重要知识点完整展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掌握。由于当前职业学校德育教学质量低下,提升学生个人道德素养是当前德育工作开展的主要任务。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可充分运用微课程开展德育教学工作,提高德育教学质量,同时也能够实现人才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设计课前导入部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职业学校在招生过程中,其主要招生对象为普通中学中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群体。这部分学生学习成绩落后,缺乏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同时也不具备道德与法治意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针对这一现状,职业学校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十分重视德育工作开展,通常是将德育工作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必修课程,另一部分为选修课程。但由于学生认知能力低下,认为德育教学工作仅仅只是教师单一的进行说教,而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工作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一味传输给学生,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灌输式教学模式使得德育课堂较为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导致教学质量低下。针对这一问题,职业院校在可将微课程充分运用在德育教学中,实现教学创新。采用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具有一定差异性,微课教学时间相对较短,能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在教学中融入视频、音频以及图片等形式,课堂氛围十分浓厚,同时学生接受程度较高,能够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利用微课程对课堂导入部分进行设计,调动课堂学习氛围,为后续教学工作开展夯实基础。
例如教师在开展《培养健康心理》这一内容教学时,在正式授课前,教师可结合本节课内容,制作相应微课视频用于课堂导入。职业学校中的学生通常处于青春期阶段,因此微课视频中,应当结合学生青春期的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疏导。
在视频最开始阶段,教师可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动漫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在学生评价完成后,教师可引入青春期心理健康的相关概念以及特征开展教学工作。通过这一方式,能够引导学生在导入阶段便能够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在视频播放完成后,教师可就视频内容,引导学生分享自我评价结果。采用这一方式,教师不仅能够了解学生当前的性格以及心理健康等情况,还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
二、通过案例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从学生角度阐述,德育教育十分枯燥,由于学生存在这样一种主观认知,导致职业学校德育教学工作开展受到影响。为保证德育教学开展质量,教师在教学中,可充分结合微课程开展教学。微课程主要以视频教学为主,视频时长相对较短,能够改善传统德育教学课堂氛围枯燥现状。德育课程与其他课程教学存在差异性,教师不仅需要利用自身的专业性为学生讲解相关概念与知识,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德育教学案例,帮助学生深化概念,从而掌握知识。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中,可充分运用微课程,不断丰富德育课堂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在开展《恪守道德规范》这一内容教学中,其教学目标主要为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基本道德规范,在日常学习以及生活中,能够始终遵守社会公德,并学会抵制外界的不良诱惑。首先教师可进行微课程教学视频制作,视频的主要内容为志愿者们进入到福利院以及敬老院中,为有需要的老人与小孩进行志愿服务。同时教师还可在视频中穿插相应问题,例如在现代社会中,为什么需要大量志愿者呢?志愿者进行开展志愿工作,是否需要收取相应报酬?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问题。学生在思考中能够发现案例内容与问题之间的关联性,同时视频中所蕴含的社会道德规范也会引起学生思考。运用微课程开展案例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德育课堂,同时还能够提升教学质量。
三、创新微课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职业学校中的学生普遍存在主动性低下问题,开展德育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塑造良好的人格。职业学校利用微课开展德育教学时,往往将教师作为主体,学生被动的跟着教师的教学节奏完成学习任务。为进一步提升职业学校德育教学质量,教师可创新教学,引导所有学生参与到德育学习中,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例如教师在设计德育教学内容时,而在上一课时教学中,将下一课时的教学主题提前公布给学生。学生利用课下时间,通过网络以及阅读大量书籍等方式收集信息与资料,同时学生还可整理具有教学意义的案例,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提交,从而为教师微课程视频制作提供素材。通过这一方式,能够大大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还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微课案例的讲解环节中,教学互动性增加,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升。
职业学校在开展德育教学时,应当充分结合微课程优势,并结合学生德育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工作。微课程的使用,不仅能够提升德育教学质量,还能够引导学生落实个人正确道德行为规范,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杜建忠,顾卫国.新时代背景下职业学校德育课微课程教学的实践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9):40.
[2]孟宪坤.创新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8,(08):240.
[3]伦红梅.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模式创新[J].江苏教育研究,2019(18):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