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理念下中俄信息服务交流平台搭建探讨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4期   作者:付珂珂1 姚瑶2 王利冕3 杨宏晨4
[导读] 随着高速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 +”已然成为了信息服务未来的曙光,伴随着中俄关系的不断加深,中俄两国的人民对信息服务越来越向往。
        付珂珂1  姚瑶2 王利冕3 杨宏晨4
        (黑河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黑河  164300)
        摘要: 随着高速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 +”已然成为了信息服务未来的曙光,伴随着中俄关系的不断加深,中俄两国的人民对信息服务越来越向往。面对中俄两国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发展,基于传统的互联网模式下拓展其信息、攻略、基础的固有模式,弥补其信息交流的个性化需求,满足其需求服务,设计的中俄交流信息平台,继而完善信息化时代第三产业发展。本文通过开展“中俄信息服务交流平台”大学生“大创”项目,不仅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
        关键词:“大创”项目;中俄信息服务;服务交流
        引言
        近年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简称“大创”)已成为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本科生通过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可以真正实现将理论用于实践,不断提高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全面提升了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1中俄信息交流平台的意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践行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多。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俄罗斯顺应:“带一路”时代发展潮流,与中国文化交流增多,文化思维在交流中实现融汇互通,促使两国文化朝着长足性方向发展。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中俄文化在交流中呈现的形式具有多样性,俄罗斯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者和长久性的合作伙伴。目前,我国各所院校针对大学生兼职、实习和二手交易等方面的专项软平台较多,但涉及到中俄两国进行沟通交流的平台则较少。信息需求多但是信息零散且真实程度无保证是当今中俄两国需求用户的最大特点,此类综合性质的软件少,特别针对中俄大学生群体的更为少见。黑河学院地处北疆,存在较多俄语类学生、国际贸易类专业学生以及在华俄罗斯籍留学生想进行知识交流和信息交流的意向。此平台是针对特定地方性综合院校在校学生的信息需求,旨在新时代下系统为大学生群体提供最需要的可靠信息,便捷其生活,提升大学生的整体思想水平。
        中俄大学生文化交流平台的搭建,将促使中俄文化在“一带一路”发展建设中有望创新,无论是文化内容还是文化形式,都有望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的发展,从而促使两国青年在思维碰撞中发展,在交流中合作、互惠共赢,为两国文化持续性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人文交流对一个国家的对外关系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国家关系发展的重要杠杆。从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上看,人文交流可以使不同文明之间互学互鉴,还能促进民族之间的融合发展;从国家的战略布局上看,人文交流可以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图1-1  中俄文化交流平台示意图
        2中俄信息交流平台的功能描述
        平台分为4个部分,包括功能模块、程序主页面、登陆功能和系统信息。其中主要板块为分别是登陆功能、系统信息、给我留言和系统论坛。其中登陆功能主要用于用户首次登陆,如想发表文章、图片需注册后,即可发表相关信息;系统信息主要用于显示系统文章数和图片数等相关统计;给我留言针对对本平台可留言,提出建议;系统论坛是针对汉语爱好者在此论坛交流。
        新闻动态模块以图文形式及时发布中俄交流相关的重要新闻、公告信息等。文化长廊模块以中俄双语形式介绍两国传统文化、民风民俗、人文历史、名胜景观等。

经贸信息模块能够及时发布双边经济贸易最新信息,为相关部门及经贸人员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留学申请模块主要以留学生和交换生为阵地,发布留学生、交换生的信息。文献查询模块提供海量中文(语)、俄文(语)文本、扫描件、声像、图片等信息资源以供查询下载。资源内容涵盖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科学技术、影视作品等多媒体资料。法律顾问模块主要是以中俄双语形式提供两国的政策、法律、法规等文献电子版。科技服务模块主要提供科技信息、技术创新方法服务。学术论坛模块搭建了中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学术研究与讨论平台。活动纪实模块针对重大双边活动的展示提供宣传平台。艺术天地模块介绍了中俄两国的伟大艺术成就,名家名作,展示双方艺术作品。汉语学习模块面向俄罗斯汉语学习人员的交互式汉语学习平台。俄语学习模块面向国内俄语学习人员的交互式俄语学习平台。
        3中俄信息交流平台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之策
        其一,大学生对于“国际化”的交友方式比较青睐,但大学生的自主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对于交流过程中的安全常识教育缺乏,使其中存在危险系数。为了提供更安全可靠的交流平台,中俄文化交流平台将设计安全知识小课堂、安全问答小游戏来充实用户的安全常识。在平台使用过程中时常进行安全提醒,对敏感词汇、涉及钱财进行预警提醒。其二,可持续运营的资金问题源,目前平台无法申请广告播放功能,因而也就没有广告的收益。为了增加收益,考虑寻找企业赞助,与企业进行短期合作,帮助企业发布产品宣传信息或者招聘信息,从而获得资金用于平台日常维护,实现中俄文化平台的可持续运营。其三,基于安卓系统或 ios系统的开发技术略显稚嫩。前期主要是由本学院向全校学生推广,但是外校推广难度加大。针对此问题,希望吸引外部人才来完善平台APP以适配各类型手机系统,同时从使用用户且反馈较好的用户入手,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已达到更大范围的使用率。
        4结论
        目前国内大学生涉及中俄文化交流的网络平台比较少,设计的存在诸多弊端。本文通过对中俄大学生文化交流平台的搭建实现大学生中俄文化交流信息平台的设计,通过对功能模块进行分析,提高其平台的可应用价值。同时,分析其目前运营出现的问题并加以对策之策,丰富与完善中俄大学生交流平台的理论体系,并从平台面临困境的角度提出针对性意见,满足大学生的中俄文化交流需求。
        参考文献:
[1]杨雨炳,李军.大学生旅游交流信息平台产品功能性需求设计[J].西部皮革,2020,42(14):124+126.
[2]冯宇宸.基于Python的教师资格认证信息交流平台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20(11):62-63.
[3]于春响,赵子仪,翟丽.“互联网+”理念下的中俄旅游信息交流平台搭建[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03):154-156.
[4]李增福.大数据背景下校园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04):143-144.
[5]常香玉,王丽红,黄俊平.基于Hadoop校园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29):233-234+237.
[6]李仕馨,房静,李赫.“互联网+”货运信息交流平台构建研究[J].营销界,2019(39):178+181.
[7]迟宇昕,关明孚.浅析校园微信二手交易平台的建设——以沈阳大学信息服务与动态交流平台为例[J].才智,2019(14):227.
[8]肖航,王威.校园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科学技术创新,2018(21):76-77.
         作者简介:付珂珂,女,(2000——),河南信阳人,黑河学院学生;王利冕,女,(2000——),满族,黑河学院学生;杨宏晨,(2000——),男,汉,黑河学院学生;通讯作者:姚瑶,女,(1988——),黑河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指导。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黑龙江中俄交流综合网络平台”(项目编号: 202013744034)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