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春华
山东省博兴县纯化镇中心小学 256507
摘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重要方式,实践活动要有目的有计划性的展开,注重学生参与的深度,发挥小学生的主观意识,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为学生之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组织能力;培养策略
一、引言
组织能力分为自我组织能力和遵守别人组织的能力,组织能力是沟通、协调和配合能力的体现,是小学生成长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在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有效措施,教师往往比较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的测评,忽略了对学生其他能力,比如组织能力、探究能力等培养。很多时候恰恰是这种隐形状态的能力对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隐形能力,教师要转变观念和思想,从教师中心论转向学生主体论,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隐性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组织能力等多种综合能力,结合教材寻找培养学生不同能力方式,让学生更好的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各方面能力和素养。
二、提高学生组织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争当课堂小老师
在开展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做课堂小老师,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可以先选择一些平时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来担任课堂的老师,学生可以学习、模仿和观察平时老师的教学方式,并且在挑战和超越自我中做一个优秀的“老师”。小老师让学生亲身地体验到了教学的整个过程,也体会到了老师的辛苦和压力。每个人都有可能扮演“小老师”的角色,也是课堂的管理者,师生的角色互换让学生体会到了老师的不容易,发展了学生的管理和组织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找到自己的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1]
例如在开展以“相互尊重”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中,学生要扮演好“小老师”的角色,就要提前做好备课工作,计划和安排好活动的整个环节,由模仿到创编,在教师的指导下,“小老师”的水平越来越高,教学的内容也更有针对性了。
(二)主动组织开展实践活动
学生的组织能力可以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很好地体现出来,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主动地组织起相关的教学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也能让学生在组织活动中获得良好的体验。
例如开展“十个一活动”,教师要求学生要收集一条现代科技信息、一条科技小常识、一个科学创意、一个读书心得活动,教师可以选择几名优秀的学生组成活动组委会,负责活动的组织策划和执行,保障活动的有序开展,并且定期对活动执行的效果进行检查,看各个环节的工作是否做到位,教师放手让学生去组织活动,在实际的活动中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学生在组织活动中会面临很多的问题,比如协调分组、结果的评判机制、检查小组人员的选定等,每个问题的解决都是对学生能力的锻炼,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活动体验感,长期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得到提高。
(三)干部轮流制
在学校或者班级中担任干部,对提高学生的组织和领导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每一学期的班级实践活动中,教师都可以组织学生选出班级的干部,采用干部轮流制,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担任班级的干部,组织学生展开实践活动。学生在练习、组织、计划、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干部们会想尽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学生的组织能力就会得到锻炼和提高,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去展现自我,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实践活动中去。[2]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有一名组长,组长实行轮流制,每节课让不同的学生当小组长,组长负责整个小组的纪律维护、教学游戏、练习组织等,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工作。在小组长轮流的管理下,教师要对小组长进行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在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方面获得一定的成长,尤其是部分学生之前没有担任过领导角色,在组织活动时可能有些不适应,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指导,保障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我的场地我布置”
当前小学实践活动的开展,都是以特定的主题来展开的。活动的开展,就涉及到场地的布置,让学生按照主题的内容和风格布置合适的场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考虑到场地布置得安全合理性。
例如在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以“寻找春天”为主题的活动,教师可以选择几名学生担任本次活动的组织者,寻找户外适合展开春天教学的场地,让学生们通过踩点寻找到学校周边最有特色的教学场地,最适合的场地,之后反馈给教师,保障本次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活动进行完之后,可以在班级里举行关于春天的展示会,每个学生用自己的形式去表达春天,可以是图画、作文等,在实践活动中训练学生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发展小学生组织能力的几点思考
(一)发展小学生组织能力需要教师指导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多样、教学内容丰富,为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提供了平台和机会。在教学中,教师要多观察,不能为了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就完全放手不管,让学生去自己操作,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去进行有效的指导,多鼓励学生,给学生正面的评价,帮助学生提高。
(二)发展小学生组织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学生组织能力的培养不能急于求成,需要长期的锻炼,每一次活动的开展和进行都是对学生组织能力的锻炼和成长,把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对学生做好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解决组织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从不会到会,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过程。
(三)发展小学生组织能力需要多鼓励学生
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习惯了有老师管着自己,学生只需要按部就班学习就可以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得不到锻炼和培养。教师如果放手不管,让学生自己组织活动,学生可能会不适应,不知道如何下手,教师要耐心地鼓励学生,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去操作,先从学习、模仿开始,再到创编,不断地突破自我,从而提升组织能力。
结论: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教学为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机会,教师要利用好这次机会,帮助学生成长,做好指导和针对性教学工作,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辅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组织能力。
参考文献:
[1]钱梁.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组织能力的提高策略[J].理论与方法探索,2017(164).
[2] 杨艳红.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J].科教导刊,20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