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丹
黑龙江省富锦市第三中学
摘要:随着新高考的改革,教育愈发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选择以及综合性评价。为了适应新高考的变化形势,教师要共同和学生做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对自身优势有一个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做好做优生涯规划,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本文基于新高考背景下,对高中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途径展开了认知与思考方面的探究。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认知与思考
新高考的到来虽然使学生面临的选择越来越宽泛自由,但经过实际调查发现仍然有大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志愿填报时不能够从自身的长远发展考虑,对人生的定位规划不够明朗、对所选专业也不够理解。这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发展、人生价值的实现等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高中阶段,教师就应帮助学生增强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和思考意识。
一、新高考下关于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认知
(一)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的有效整合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规范性、系统化的特征,其往往采用科学的教育思想、教育手段促进学生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以便学生顺利地参与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中。从我国当前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来看,大部分学校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教育意识与规范性、系统化的评价体系。学生的思维与所学知识的联动性不强,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师由于缺乏良好的专业素养,导致学生缺乏在这方面的思想认识。新高考的出现是对传统高考体制的一次变革,通过采用科学的录取模式、系统化的培养人才机制,以期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需求。所以,普通高中必须引起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对学生的考学加以侧重的同时,也要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树立科学的判断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对自身的长处和将来的职业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和期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水平。
(二)是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及任务的有效树立
人们身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理解也具有很大的差别,当前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为了确保学生能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规划。现代化的职业生涯教育有利于学生在探索学习中逐步找到与自身性格特点、优势劣势相适应的发展道路。职业生涯规划根据各个学生之间的差异,将其分成了学术型、技能型两个类别,这种分类教育进一步使学生的长处得到更好的展现,从而实现人生价值。合理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在充分考虑学生的自身特征、学生自身需求、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求的前提下进行指导和帮助的,然而当前诸多普通高中学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任务、方式模糊不清,教育成效不佳。
二、新高考下关于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施路径的新思考
(一)创设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加强教育的投入力度
学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应以解决教育难题为目标导向,同时看向未来,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夯实基础。为了解决学生考学、志愿选择等方面的困难,提高自我规划能力,学校有关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和现有的教育资源,创设科学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首先学校可以搭建一个规范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心处,组织有关教师立即开展教育工作。
其次通过开设课程并与其他教育课程互相融合渗透的手段,在处理好几门课程融合关系的前提下,对学生的教育进行及时的跟踪观察。在实际教育过程中,由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涉及的领域范围较广,因此学校要利用好各类教育资源,建立系统性的教育机制。政府也要和学校同步而行,加大资金、设施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通过一些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出台,为学校的教育保驾护航。
(二)开设合理的职业规划辅导课程,加强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
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课程是为了生涯规划教育而开设的,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外在载体,有利于帮助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发挥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课程的实效性,首先教师要推动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同步并行。从课堂教学来看,实践课相比于辅导课程所占比重并不多,因此教师要利用好辅导课程帮助学生巩固基本知识的优势,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高校的专业信息和职业信息。从实践来看,学生应当在各类的实践活动中巩固自己知识的同时吸收各种新鲜的职业信息,以便清楚自身对将来职业的期望。从职场观摩来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并依次进行真实职场体验,身临其境感受职场上的工作。最后,学校要相应成立一些职业规划咨询室,以便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和疑惑。
(三)加强师资队伍培训力度,为教育提供攻坚力量
专业的师资队伍可以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重要的攻坚力量。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在利用好各种教育资源优势的同时,也要逐步引导学生形成对自身的正确认识,提高在学业、职业规划方面的自主学习能力。学校要强化对有关教师的培训力度,可以通过组织专家讲座、骨干教师带头的研讨会等活动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素养,实时掌握紧跟市场上的发展动态。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效果极佳的学校进行观摩,吸取有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
(四)定期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实践资源
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检验学生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吸收情况是否良好,也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理解。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挖掘自身优势,激发创造性思维,不断获取实践经验,强化生涯规划意识,以便对未来的人生职业规划作出初步的目标及任务。学校要对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落实好实践课程,给予学生一定丰富的实践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学校要定期组织有关实践活动比如职业生涯见习、校外专家讲座、职业模拟等,让学生可以在课下等空余时间对社会中实际的工作环境进行参观、学习、感受。
结语:
新高考下,学生的竞争环境愈发激烈,学生唯有提前打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才能适应满足当前时代发展的新需求,方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学校和有关教育人员要站在学生自身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学习情况等方面综合培养学生们形成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良好认识与思考,推动学生们可以顺利地明确自身的未来理想、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杨超.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研究[J].学周刊,2020,8(8):185-186.?
[2]张君文.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究[J].才智,2020,(12):50.
[3]颜浩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设计与实施[J].高考,2020(12):115.
作者信息:刘晓丹,女(1980.1.),汉族,黑龙江省富锦市第三中学教师;中学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