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洁
福建省福州市井大小学 福建省福州市 350001
摘要:低年级是学生语言、写作、观察等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具有“奠基”作用。通过“看图写话”能够使学生建立起观察、思考、想象、表达之间的有机联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基于此,本文将结合低年级语文教学现状,探索如何以“看图写话”为媒介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创设情境、观察分析、说写结合、展开想象等手段激发看图写话活力,促进学生写话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看图写话;能力培养;低年级
看图写话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生动有趣的画面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对画面的观察,学生会建立初步印象,并思考这幅画要表达什么,有怎样的内在逻辑,其核心主旨是什么。一系列的思考能够激发学生从视觉到语言的转化过程,通过形象的画面展开联想,在“平面”的画幅中看出“立体”的故事,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说,看图写话是学生写作的“敲门砖”,关系到学生未来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
一、以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看图写话兴趣
看图写话并不是单纯的写作活动,而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思考、想象、表达能力,所以,看图写话具有综合锻炼的特点。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更生动的情境支持,这样才能是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沉浸在对图画的观察和想象中,这一过程能够让学生体会写话训练的乐趣,在情境探究中,学生会逐渐找到画面重点,区分不同内容的主次顺序,从而建立起基本的写话逻辑。
例如在二年级语文上册中,看图写话的画面是电脑屏幕中有一只猫,屏幕外一只老鼠看到之后惊慌失措,学生要根据这个画面展开写话内容。为了给学生更多的启发,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多媒体情境,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动画片《猫和老鼠》,这部动画片很受学生喜爱,所以学生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过来。欣赏完动画片段后,教师顺势提问:“杰瑞这么聪明,为什么每次看到汤姆后还要逃跑呢?”学生踊跃回答:“因为猫鼠是天敌!”“老鼠怕猫是本能反应!”有了这些讨论做铺垫,再将目光转移到看图写话的画面上,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小老鼠看到屏幕中的猫也会瑟瑟发抖了。通过情境创设学生理解了画面的因果关系,接下来就是学生自己发挥想象的过程了。有的学生说小老鼠看到屏幕中的猫之后吓得逃走了;有学生说小老鼠大着胆子试探,发现猫的“假”的,所以它一点也不害怕了……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活跃的想象力,在这样的想象驱动下,接下来的写话也就顺理成章,学生不会感到难度过大,写话积极性也会明显提高。
二、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写话切入点
观察是学生看图写话的重要一环,因为在静态画面中包含着很多“动态信息”,对这些信息的发掘需要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这样才能找到写话的切入点。有时候相同的画面,观察角度不同就会建立不同的认知或联想,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发现图画中蕴藏的“故事”,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表达出来,这是看图写话的基本要求。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比如从整体到局部、从环境到人物、从框架到细节,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往往能够让看图写话更“切题”,提高学生的写话效率。
例如学生观察的画面上是一个小女孩在唱歌,旁边有一个大一些的男孩在摆手,学生要结合这幅图画来写一段话。有学生观察片刻得出结论:“这个小女孩在唱歌,但是她的哥哥说她唱的不好听。”学生观察到了画面中的人物和动作,并联想到其中的故事情节,可以说基本符合要求。所以,教师稍做肯定之后要求学生继续观察,同时要结合时间、地点、前因后果这些要素。之后有学生提出:“这幅画是说一个小女孩在晚上唱歌,天已经很晚了,哥哥让她不要唱了,会影响邻居休息。”教师让这位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有这样的判断,学生认为:“仔细观察画面可以看到窗外有月亮,说明天已经很晚了,窗外可以看到楼房,说明这个小女孩家楼上楼下都有邻居,所以,她的哥哥不是说她唱歌不好听,而是让她不要打扰别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够从细节上观察发现,从而找到看图写话的“门道”,这一过程对于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以“说”促“写”,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
对于低年段学生来说,由于本身词汇量不足,所以在看图写话中表达能力受限,有时候会出现词不达意的问题。基于此,教师要从口语实践入手,在看图写话中突出以“说”促“写”的特点,这样能够降低学生的书面表达难度,并且从学生熟悉的口语表达入手,逐渐过渡到书面表达,从而消除学生对看图写话的畏难心理,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
例如在“蘑菇伞”一课的看图写话活动中,画面展现了小兔子和小松鼠一起在蘑菇伞下避雨的情景,主旨在于启发学生体会朋友之间热情相助的友谊。在基本识图阶段,多数学生可以做到正确审题,所以教师的引导重点在于如何让学生把这个故事讲得更生动、更贴切。教师可以从画面情境入手,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小兔子遇到大雨是怎样的心情?我们怎么形容才能表现这场雨下得很大呢?小兔子发现了蘑菇伞,它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它帮助小松鼠的时候想到了什么……”对于这些问题的讨论可以先从口头表述开始,这样学生能够获得更大的自主发挥空间,把平时会说不会写的词语用到口语表达中,从而提高学生看图写话的生动性,不但要让学生“会写”,更要逐步“写好”。
四、展开想象,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看图写话以图画为基础,以想象为核心,所以,写话内容并不仅仅是对画面内容的直观描述,更需要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掘画面生动有趣的元素,在写话中表现出学生特有的童心童趣。这就需要教师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在观察画面时要有“穿透力”,也就是能看到“画外之意”。
例如在“春雨图”中,描绘了春雨中两棵刚刚出芽的小苗,这个简单的画面在学生的想象之下构思出很多生动的故事,比如“小苗口渴了,喝饱雨水之后努力生长”“小苗很瘦弱,被雨水打弯了腰”“小苗在感谢春雨姑娘,所以深深鞠了一躬”……想象力能够直接解法学生的创造力,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启发,写话课堂会更具活力。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要以学生为本,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认知水平、兴趣爱好来开展,从激发学生写话兴趣入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且能够用生动的词汇语句来表达,还能从画面展开联想,融入自己的想象和观点,从看图写话延伸拓展,将口语训练、词汇积累、写话技巧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写话技巧的有序提高。
参考文献
[1]彭建平.小学看图写话教学探究[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9(06):43-44.
[2]杜明磊.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的指导策略[J].试题与研究,2019(17):31.
[3]李杰.浅谈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9(16):50.
作者简介:金洁(1976-06-25),女,汉族,籍贯:上海,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一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