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鑫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陕西咸阳 712000
摘 要:对于汉语国际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汉语培养阅读能力是所有学生所需要的尤其是留学生。学好阅读能力是学习汉语的基础也是贯穿在学生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独立进行阅读并思考,同时汉语言也可以有很大的提高。本文主要通过对汉语国际教育下的学生阅读能力培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阅读能力;阅读教学;汉语国际教育
对于学生来讲,要想更好的学习,更多的积累知识,看到更多的新鲜事物,最快捷有效的一个途径就是阅读。人们可以通过净化自己的心灵,使自己安静起来并且在书中学到更多未知的事物。当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时候,学好阅读可以为他们学习汉语带来很大的价值。甚至读过的书越多,他们对汉语的理解就越深刻,在这一方面有很多的专家教授都持相同的意见。因此对待留学生学习汉语要更多地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学好汉语。
1 汉语阅读能力概述
汉语的阅读看似容易,其实要想真正理解阅读就要费一些时间深入到阅读中去,感悟阅读,了解阅读。汉语阅读说到底就是知识和思维。知识是指在阅读中可以学习到很多自己不了解的新的知识,有的人甚至可以通过书籍通过阅读掌握到大量的信息。另一方面思维其实就是指在阅读中不仅仅是单纯的阅读书籍,更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边阅读自己没有见到过的知识边要思考,在思考中将新的知识熟练掌握,倘若阅读不思考,那么这个阅读就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对于留学生来讲,要想提升自身的汉语水平,不仅要进行大量地阅读,还要多多进行实践与人沟通。在阅读之后可以将自己在阅读中的感悟与同学交流也可以与教师进行沟通,在交流中也可以学习到很多的知识,还可以得到不一样的见解。具体地讲,学生为了能够确保自己在阅读中的效果,那么他们还要锻炼自己在较低的时间里将自己对一篇文章的理解用文章中的关键词与关键句子表达出来进行一个大致简单地概括。通过这样的训练方式一方面可以检测自己的阅读效果,另一方面就是培养自己独立阅读能力,可以使自己深入阅读,在不断反思,总结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另外留学生也要掌握一些阅读方面的技巧,在阅读训练的时候可以将自己的阅读重点放在自己拿捏不稳的词语中,克服对不懂的词语的障碍,这样对着学生的阅读量增加,不会的词语自然就会变少,还可以在每次阅读之后写一些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心得与自己学习到的新词,这些都是可以提升学生的汉语阅读能力的。
2 影响汉语阅读能力的因素
2.1文化背景因素
教师对留学生进行汉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时候,需要对文化背景的讲解格外重视。学习一门语言最先要掌握的就是这门语言的文化背景,就像我们学习英语的时候就要对西方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在掌握到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才能够更好地学习英语。学习汉语言也不例外。教师在传授汉语知识之前首先要与学生进行沟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先有一个大致的掌握,看学生对汉语背景的了解有多少,在这样一个了解的情况下在指定教学的目标就会清晰容易很多。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专有名词,这些词语与中华文化息息相关,如果学生掌握了与词语相关的文化背景,就会对该词语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样的学习就会很高效。
2.2语法知识欠缺
留学生对汉语的语法学习其实是很有难度的,这甚至是比阅读还要难学习的一项。在阅读中经常会遇到语法方面的难点,要想更好地理解文章就要把语法掌握熟练。如果是自身汉语水平已经达到中高级的学生,那么他们对汉语已经有了很大的掌握,阅读文章时也不会特别困难,在语法的障碍也没有很大,但是低级的留学生学习汉语就要把语法当做一个学习的重点学好语法他们在掌握汉语方面才能更好。中西文化是有很大差异的,语法也是非常不同的,因此影响学生汉语阅读能力的很大的一方面就是对语法知识方面的欠缺。
2.3词汇量不够
学习语言无非就是词语,语法,阅读这三个方面。因此可知词语也是一个重点,相当于我们学习英语四级一样,留学生对汉语HSK也是检测他们汉语水平的一个指标,HSK四级是比较合适做留学生的,想要通过四级,那么要认识的词语至少 有1200个,这是个不小的词汇量,为什么一定要学到较多的词汇量,实际上阅读的基础是词语,由一个个词语,字构成了一篇文章,如果没有词汇量的积累,那么谈何阅读。汉语的教材对留学生来讲,有超过一半的词语是四级的词汇,因此他们必须达到四级的水平,另外还有一小部分就是六级的词汇,这就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留学生不断地学习阅读,在阅读中学习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词汇。在词汇,语法,文章的理解这三个方面中,占主要地位的还是词汇量,如果没有词汇的认识,就无法学习语法,同时更不能进行文章的阅读。因此留学生必须掌握词汇,不然就会影响阅读。除此之外,不仅要学习词语,还要对每一个词语的多个意思熟记于心,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就会有不同的意思,这一点也是一个难点,同时也表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因此若要想保证自己的阅读能力提升,就必须掌握大量的词汇,在词汇的基础上进行大量阅读。
3 汉语国际教育视阈下有效地培养阅读能力的方法
3.1扩大阅读范围,积累阅读素材
留学生的HSK中对阅读的测试类型划分有很多个环节,对学生的文化常识积累以及科学,自然人文等都有一定的考核。这就要求学生广泛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的教材中。相反的对于语言的学习,其实教材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以及交给学生一些语法方面的技巧,而当学生掌握到教材中的知识之后。最主要的就是进行大量地阅读,因为只有在阅读中,学生才能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以及自己在考试中比较薄弱的部分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籍或是文章进行阅读。阅读是有两个极端的,一种就是学生对阅读有极大的兴趣,甚至于沉迷于阅读,这样的学生在汉语的学习中会有很大的优势。另一种极端就是学生对枯燥的阅读提不起兴趣,因此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书籍阅读,这样使学生可以逐渐地爱上阅读。因此留学生要想学好阅读,就需要大量阅读书籍,提升自己的知识面,这样不仅仅可以更好地通过语言考试,自己也可以学习到很多。
3.2构建良好的阅读教学模式
对于教师的阅读教学课堂,教师需要把握一个度,因为阅读教学课堂既不能上成类似于文言文的精细讲解课程,也不能让学生埋头阅读,这样的课堂效果就会特别差,因为这样学生在课上阅读的时候遇到了难题或者困难的地方也不清楚,之后这样的困惑越积越多,就不利于学生学习汉语。因此就需要教师创新一种适合学生阅读教学的课堂模式。教师应该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自身能力的高低。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特别制定不同的计划。对于学习程度不高,学习能力也不强的学生,教师可以使学生先听汉语,在大量的听的过程中也可以先培养学生的语感,这同时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途径。而对于学习汉语方面程度更高的学生,教师就可以帮助他们多学习一些汉语技巧,学生在掌握了技巧之后在进行阅读,也可以更快的提高自己,这样分开的方式进行教学的阅读模式,效果会更好。
4结束语
教师对留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过程是一个慢慢进步的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心急,要耐心的帮助学生学习。教师耐心,学生才能够更有信心的学习语言,更有兴趣进行大量阅读,在阅读提升自己的汉语能力,自己也有一个全面地提高。
参考文献
[1]彭璐.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图式理论的应用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7(4):45
[2]薛景媛.对外汉语阅读教学方法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8(5):112-113
[3]汪晓赞,郭强,金燕,等.中国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理论溯源与框架构建[J].体育科学,2019,34(3):3-14.
[4]王志芳.国际学校对外汉语读写一体化教学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9.(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