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课前演讲初探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34期   作者:焦松周
[导读]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是指让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构建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文学鉴赏能力,并注重其高雅情趣的培养,最终让学生继承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焦松周
        荥阳市高级中学  河南省荥阳市  450100
        【摘要】: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是指让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构建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文学鉴赏能力,并注重其高雅情趣的培养,最终让学生继承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高中课前演讲是学生知识储备、沟通表达能力、思维发展以及综合素养的体现,具备语文课堂教学推广价值。故本文结合教学体验,对语文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课前演讲作出如下陈述。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高中语文;课前演讲
        高中语文课堂的课前演讲活动是众多语文课堂实践活动中比较重要的教学组成之一。语文课前演讲最主要是对学生表达交流能力的考查,但更注重学生准备演讲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具体细则为学生的阅读储备、PPT的制作、搜集资料等诸多准备内容,学生也通过准备一场完整的演讲活动,锻炼了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鉴赏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等多方能力。语文课堂演讲虽然在整节语文课堂时间占比不多,但是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课前演讲的主题则以人物事迹和个人感悟为主要导向。
1.课前演讲常见问题分析
1.1学生演讲内容不恰当
        由于学生性格、语文学习情况、知识储备以及兴趣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故在准备演讲内容中多出现演讲内容随意性过大,此外也容易受到其他同学的影响对于演讲人物选择单一化。还有部分学生选择的演讲素材则比较落后,如爱因斯坦、张海迪、爱迪生等老旧人物,也存在部分学生选择的人物知名度差、缺少影响力的现象。学生听后印象很浅,不容易留下深刻的记忆。学生有时出于各种因素影响会直接复制网络上的演讲内容,没有做系统的整理。
1.2教师演讲评价方式单一
        演讲的评价工作目前主要由语文教师负责,主要包括课前点评、课后完善补充等,师生互动较差。
1.3学生演讲准备工作以及教学设计不恰当
        学生的演讲准备工作不足主要表现在演讲稿形式不统一,演讲过程中缺乏自信等;此外由于教师在设计演讲时没有控制好时间,对于学生演讲时间的把控也不足,造成课堂效率低下的情况。
2.课前演讲的正确教学导向
2.1传递正确价值观,构建合理的演讲目标
        课前演讲旨在传播积极向上,健康的思想内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健全学生的人格。如可以将课前演讲与国旗下的演讲进行结合,推荐课堂演讲优秀的学生参与国旗下演讲,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还可以指导学生演讲,锻炼其演讲能力。演讲时教师还可以提出合理的演讲要求,如语言凝练有文采、演讲要有热情、进行脱稿演讲、演讲过程中要调动肢体语言等。


2.2紧密联系教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演讲素材与当前学习的课本知识紧密联系,学以致用。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培养其发散思维、提高其语文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的演讲场景【1】,如在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诗歌单元时,可以通过演讲的方式,调动学生对诗人的了解欲望,引导学生收集诗人的相关资料,然后制作成演讲素材。
3.课前演讲的具体应用情况分析
3.1丰富演讲形式
        改变学生演讲完、教师点评完毕就开始上课的演讲形式,可以增加演讲互动环节等。为了打破学生演讲时其他同学不仔细聆听的情况,可以让聆听演讲的学生做笔记,对重点内容做笔记,比如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可以用于什么话题,这样,会让学生对于演讲内容印象深刻,便于应用到作文写作中;可以加上互动环节,比如演讲学生演讲完毕后,可以提问其他同学,针对相类似的话题该如何分析应用,对于演讲内容有问题的同学,教师应该鼓励他们选取适当人物,整理话题,丰富演讲。等学生演讲到一定数量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学会分类整理演讲内容,便于系统记忆。
3.2采取更加人性化的评价措施
        演讲评价对于学生演讲水平的提升、激发学生的演讲兴趣都具有关键性意义。故教师应该设置人性化的评价措施,从情感、物质、精神等多方面开展评价工作。如教师的点评,既点评学生演讲的具体内容,又巧妙地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激励学生努力拼搏。物质、精神等多方面开展评价工作。如教师的点评,既点评学生演讲的具体内容,又巧妙地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激励学生努力拼搏。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素材合理运用,对于那些素材运用的好的同学予以表扬。
3.3精心设计课前演讲结构
        教师首先要设定好演讲细则,便于统一演讲标准,细化演讲要求。如ppt制作要求、时评类演讲内容素材应该是近一年的等;演讲素材应该贴近课本和实际生活,对于课文中出现的作者、人物,可以选取角度拓展延伸,从而让演讲成为理解课文内容的有效知识补充,既丰富课文内容,又增强学生演讲的信心,一举两得;开设主题演讲,每周一个演讲主题,这周演讲结束后,让学生把这周的几个演讲素材压缩总结成三个排比句,便于学生积累和记忆,也能提高学生对材料灵活运用的能力。教师还应该对课前演讲内容定期总结归类。
4.结论
        课前演讲是高中语文课堂中具有重要教学价值的教学活动。在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发现课前演讲依旧存在诸多问题,教师应该积极采取方案予以解决,如给予正确的演讲目标引导等,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落实演讲形式、演讲评价措施的改进等优化课前演讲质量。课前演讲作为提升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对课前演讲的全方面研究,还可以通过研究其他语文学段的课前演讲经验丰富教学手段,力争令语文课前演讲发挥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莫秋莲.借用课前五分钟演讲促进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课外语文(下),2020,9(5):108,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