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淑兰
广西桂林市灵川县大圩中心校
摘要: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是每个人都必须要具备的,但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价值观念不够完善,对生命的认识也不够全面,需要有目的性的生命教育促成其全面发展。语文在小学教育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丰富的教育素材也给生命教育的渗透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本文就如何利用小学语文教育素材实现生命教育的有效落实展开研究,希望能为小学生全面发展基础的构建提供一点助力。
关键词:生命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渗透
引言
幼时对生命的认知往往能够影响到人成年后的价值观念,当下出现的一部分小学生自杀问题、犯罪问题也与生命教育的缺失脱不开关系。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生命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渗透与落实也被提上日程。对学生而言,科学有效的生命教育是健康生命观念的形成基础,也是良好三观成型与培养不可或缺的部分。当下的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效果不是很好,下文将就当下小学语文生命教育中影响效果的问题及改善措施进行深入分析。
一、生命教育的解读
当下对于生命教育尚且没有完全一致的概念,但不可否认的是“生命”必然是生命教育的核心,重点在于塑造学生健康的生命意识。笔者认为,小学阶段的生命教育首要的是强化学生的生命观念,其次是引导学生形成对生命的珍视、热爱、平等与敬畏。通过生命教育来强化学生认知中自身与世界的联系,丰富学生的人生,同时也为学生健康三观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生命教育的意义不仅是提高学生对自身生命的保护,也是强化学生心中生命平等的意识,更好的约束学生的自身行为,是立足学生长远发展的教育工作。
二、影响小学语文生命教育有效性因素
(一)生命教育专业性的欠缺
教师是生命教育的落实者,生命教育也是对教师生命观念的全方位展示。观察当下小学语文教育中开展的生命教育活动发现,专业性的欠缺是导致生命教育效果难以发挥的关键。面对生命教育,一部分语文教师认为这属于思政课程教育内容,本身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日常教育中生命教育环节较为敷衍;还有一部分教师认可生命教育,但实际生命教育的融合十分死板,形式上也不如语文教学灵活多样,导致学生体验不佳,效果难以符合教师做出的努力。究其根本在于教师的认知与意识水平不足,需要校方有意识的进行强化培养。
(二)生命教育形式死板枯燥
绝大多数语文教师都将阅读和写作当做了生命教育与语文学科的融合点。事实上,灵活多样的阅读素材的确是渗透生命教育较为有效的途径,但仅依赖这一途径很容易造成学生心理层面的疲惫,以至于最终生命教育的效果并不会与学生的阅读能力一起增长。还有很多教师在生命教育中采用了理论灌输的形式,对学生健康生命观念形成的影响微乎其微,有个性较强的孩子更容易在大量的理论教学中产生抵触心理。如果语文教师能够从多角度去开发生命教育的素材,采用不同的形式落实生命教育,效果必然要远超当下。
三、高效化小学语文生命教育策略
(一)教师生命教育意识与观念的强化
生命教育的有效性与教师的生命意识、教育观念都有着密切且关键的联系,生命教育专业性的提升还是要以教师生命意识与教育观念的强化为切入点。换句话说,校方在落实生命教育之前,首先要给小学语文教师树立正确的生命教育观念。当教师充分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消除生命教育属于思政教育的偏见之后,才能够主动积极的将生命教育落实到日常的语文教学当中。此外。学校还应当关注教师的生命观念,只有教师具备正确健康的生命观念,学生受到的影响才是积极向上的。教师还应当养成针对生命教育的反思观念,在反思中不断完善生命教育才能够促进生命教育有效性的提升。参考学科教育方法,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与生命教育相结合,针对小学生的特性开展生命教育其有效性必然会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
(二)合理开展教育活动
通过实践活动开展的生命教育更有利于学生对珍爱生命观念的形成,也有利于学生对生命形态认识的提升。鉴于此,语文教师应当适当的依据课本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生命教育活动,学生从活动中获得更真实的体验,自身意识与观念的成长也会更加迅速。以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教材中《落花生》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种植花生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一方面建立学生植物同样是生命的观念,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种植与养护过程中责任心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增长,以此开展生命教育可谓是一举多得。
总结
生命教育对小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小学语文浓厚的文化氛围与充裕的教学素材是生命教育落实的沃土。生动有效的生命教育离不开实践活动,教师应当以语文教学内容为主体,配合合适的生命教育活动,全方位有效的渗透生命教育,为学生健康生命观念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丽雪.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现状及策略[J]. 亚太教育,2019(04):81.
[2]邵敏华. 生命教育视野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策研究[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6):27-29.
[3]蔡亚平,姚佳佳.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生命教育内容剖析——以人教版教科书为例[J]. 教育导刊,2014(12):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