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建辉
(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徒骇河小学,山东 德州251200)
摘要:语文的学习中,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通过这项技能,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课文寄托的感情,还能帮助学生提高自己认识生字的能力。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老式的小学语文中的朗读模块教学里面还有很多的问题,老师应该根据这些问题来设计教学。本篇文章,我们将会站在语文学习的角度上,对学生朗读技能的教学展开探索,提出相关的教学办法的实际使用,希望本篇文章可以帮助老师能开展朗读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理解;教学办法;朗读技能;
前言:朗读是一个极具综合性考量的学习板块,主要是融合文章的语气和情感基调在声音中然后读出来。其实教学生朗读主要是在学生的文章理解和学生的感情体验以及对文章的赏析和评价这几个方面进行的。这就说明,朗读并不是读文章那么简单,它里面暗含的是这个文章的灵魂。这也就证明,老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需要再度各方面对学生进行教学,并不能只注重学生读课文的熟练度,更要注意学生对文章的深度理解。从而培养出学生对朗读的热情,提高学生的个人朗读能力。
一、情景教学建立学生的朗读积极性
朗读是一项陶冶学生情操的工作,他需要在浓郁的氛围中进行,情景对于朗读来说是很重要的。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的提出一些疑问,让学生去找寻答案,或者是老师可以让学生在于预习的过程中了解大概了解文章的主旨,然后把感情融合进阅读活动中,以便于提高学生朗读的效果。
比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先让学生通过预习了解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讲的是什么,然后,选择了两名朗读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让他们分段对文章进行朗读,这两名学生的语感是比较强烈的,所以,他们朗读的时候能够把自己对于五大壮士的敬佩之情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好多学生都听得很投入,所以课堂的氛围是安静积极的学习环境,这样朗读的学生会产生信心,从而更加喜欢朗读这项学习内容,其他的学生也会慢慢的对朗读产生兴趣,自发的进行学习。
再比如老师可以给学生进行朗读的示范,在学习《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的学习的时候,我先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几个课前问题思考:1、为什么课文名字是“金色”的鱼钩?2、课文的主人公是谁?3、文章讲了什么故事?然后让学生在听老师读的过程中就会加强自己的注意力,感受老师的语气,从中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二、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朗读语感
读书并不能只用嘴读,而是要眼到、嘴到、心到这几个方面的完美配合,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感官来感受课文的情节变化进而感情基调,从而增强学生对文章的体验,
比如在教学《开国大典》这篇课文的教学的时候,我就是先给学生们用短视频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天,天安门的阅兵情境和宣讲仪式,让学生通过视频感受到开国大典的隆重,和这一天对于我们国人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爱国情怀。然后再让学生自行进行这篇文章的阅读,能够让学生很好的把自己的感受融合进朗读的与其当中。进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再比如。
在《草原》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我让先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一段蒙古草原人民的生活日常,画面中有“风吹草低现牛羊”的美景,有蒙古人民热情好客、百里相迎的待客景象,还有他们特色的节目表演、对客人的亲切表现,让学生通过这个视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感受蒙古人民的风情,感受草原惬意的生活和优美的景色。让学生有一种心旷神怡的体验,放松自己的身心,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让自然美景和淳朴民风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从而对这篇课文的意境有更深层次的体验,然后渲染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感受文章的底蕴,然后再让学生随着一首柔美的草原音乐对这篇课文进行朗读,带动学生的情绪。
这种多媒体视频教学引入课堂能让学生更深层面的感受到文章中的整体环境,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具体情感,让学生可文章融合在一起,感受文章的情景,体会文章的环境,从而向自己的内心深处渲染情感,带动学生的感官和思想,让学生有更好的文章体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文章的整体基调,在朗读的时候也容易引起自己和文章的共鸣,把文章的灵魂注入到朗读中,体验朗读文章的快乐,让学生爱上朗读,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能力提高。
三、分工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大部分的语文课文都是描写人或者是事物的,课文一般都是简短的小故事,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本故事的的对话还原,让每个学生朗读一个人物的部分,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为了突出人物的形象,就会自发的进行朗读的联系,用心的体会这个文章以及人物的形象。
比如,在学习《少年闰土》这篇课文的时候,就让三名学生自由组合,然后分别负责少爷、闰土及旁白三个部分。在分角色的进行朗读的时候让其他学生想一想闰土是个什么样的人。在在朗读结束之后先让参加朗读的这三位学生讲一讲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理解,然后再让学生们展开小组的讨论,总结一下这篇文章的故事概括,以及闰土这个人物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然后我有为学生们展示了一些有关闰土这个人物的介绍和他的故事视频,让学生更清晰这个人物形象。
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文章的现实化演练中,能帮助学生们加强自己对文章内容和人物形象的理解,老师要对学生的朗读语气中进行指导,让学生锻炼自己的朗读能力,从中更真切感受文章,让学生找到朗读的技巧,提升学生自身的朗读能力。进而能有效的优化语文课堂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
四、总而言之
总而言之,语文老师在小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朗读能力的培养方法是多式多样的,老师要不断地挖掘新的教育教学办法,不断的尝试、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化学习的过程,设计优质的课程设计,以便于可以重点的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然后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提高语文的学习效果。在语文的学习中,要通过各个方面对学生的朗读进行锻炼,使用各种教学的资源,为学生打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学好朗读是语文中重要的学习任务,老师必须全力以赴,让语文的课堂上有学生朗读的影子,让学生得以全方面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虹宇.朗朗读书声,浓浓语文味——以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为例[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10)
[2]刘晖.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声音——以朗读教学为例[J].新课程(综合版),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