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幼儿同伴冲突问题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34期   作者:李文慧子
[导读] 幼儿同伴冲突在幼儿园中很常见,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会看到幼儿为一些的小事而争执,有时甚至会发生言语或身体上的攻击行为。
        李文慧子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德泰曲江幼儿园  710061
        摘要:
        幼儿同伴冲突在幼儿园中很常见,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会看到幼儿为一些的小事而争执,有时甚至会发生言语或身体上的攻击行为。从表面上看幼儿同伴冲突会成为幼儿园的各种活动的阻碍,最初被教师和家长视为消极行为而遭到禁止,但幼儿同伴冲突却是不可避免的。近年来,随着幼儿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幼儿同伴冲突,作为幼儿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关注。积极应对与利用幼儿同伴冲突不但有利于幼儿之间加深相互了解,还能使幼儿逐步学会按照社会规范协调同伴关系。

关键词:幼儿教育  同伴  冲突  

 一、相关概念解析与界定
1、冲突
        从社会心理学来对冲突进行比较规范的界定大致可概括为: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需要同时存在而又处于互相矛盾中的一种心理状态;冲突是一个用来指相互对立的事件、动机、行动等情境的极为广义的术语;冲突是指两种或以上的动机和欲望不能并存,不能同时满足时人的一种心理变化。
2、幼儿同伴冲突
        幼儿同伴冲突是指幼儿与幼儿之间发生的对立的行为,幼儿的同伴冲突行为过程是互动的一个过程,在冲突中,冲突双方相互协调相互制约,成为了一个动态的矛盾冲突行为过程。
二、幼儿同伴冲突的类型
1、由资源占有引发的幼儿同伴冲突
        资源包括学习教具、游戏玩具、加入游戏、空间位置等。幼儿往往会因为占有或争夺某种资源而与同伴发生冲突。
2、由意见分歧引发的幼儿同伴冲突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主动发现问题和现象,对所发现的现象找到解释。由意见分歧引发的幼儿同伴冲突是指幼儿对事物或概念的认知与同伴不同而产生的冲突。由于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及活动范围的不向,幼儿与其他同伴的互动提供了观点抵触的机会,从中产生了认知冲突。通过和同伴的争论,幼儿开始接纳适应,或更新自己的认识架构。
3、由规则维护引发的幼儿同伴冲突
        这里说的规则是指教师在幼儿日常活动中教导幼儿在游戏、教学、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纪律守则,比如在游戏时要注意安全,进餐时不能嬉笑打闹等。幼儿由于年龄和身心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规则意识,对基本的教学、生活和纪律规则比较了解。幼儿对规则有意无意的打破、重构、建立都会引发由规则维护类型的幼儿同伴冲突。
4、由故意挑衅引发的幼儿同伴冲突事件
        故意挑衅行为包括言语挑衅行为或由动作引起的挑衅行为,在碰到爱招惹别人的幼儿时,性格较弱的孩子会选择躲避使冲突不了了之;而有的幼儿则会对对方采用武力,或者向老师告状。
三、教育建议
        针对以上所提到的相关情况,对教师、家长和社会提出一些教育建议,希望这些建议能够真正的使各界端正对幼儿教育及幼儿同伴冲突的认识,抓住幼儿同伴冲突这一教育契机,从根本上促进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


1、教师应以专业眼光看待幼儿同伴冲突
        教师应意识到同伴冲突对幼儿社会化发展的意义,在工作中不应禁止幼儿发生同伴冲突,而是要充分挖掘每一次幼儿同伴冲突事件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把握这一隐性课程对幼儿的习惯、性格以及处事方式的影响,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如何正确地面对同伴冲突,如何在同伴冲突中以友好的方式解决同伴交往问题。
2、教师应构建安全的同伴冲突解决情境
        面对幼儿同伴冲突,教师不应该有厌烦的心态,自己断然裁决,而应尊重、理解幼儿,允许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看法,这样能使幼儿在同伴冲突中进步成长。教师应理解和认识到幼儿同伴冲突是幼儿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是幼儿社会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积极地关注幼儿同伴间的冲突,为幼儿提供锻炼其同伴交往问题解决能力的机会,使幼儿以积极的方式解决同伴交往问题。
3、 教师应引导幼儿正确地解决同伴冲突
        教师应引导幼儿正确地解决冲突,使幼儿在同伴冲突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分享、合作等良好行为方式,从而使他们积极的社会行为得到保持和发展。教师在幼儿同伴冲突要尽量发掘幼儿同伴冲突的原因,了解幼儿在同伴冲突时的真正需要。同时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基础上,放手让幼儿自己学会解决冲突。这样幼儿就有机会在实际冲突情境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运用各种策略解决问题。教师还要密切注意观察幼儿同伴冲突的动向,以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干预措施。
5、家长应改变观念,正确看待幼儿同伴冲突的教育价值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在孩子与同伴发生冲突时,大多担心的是自己的孩子受欺负、受委屈,所以常给幼儿灌输的思想是,告老师或者以牙还牙,而没有教给孩子如何去积极地应对与同伴发生的冲突,用积极的态度去解决。因此,家长应正确看待幼儿同伴冲突的教育价值,认识培养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家长要注意观察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的表现,做得好的予以表扬,做得不对的给予纠正指导。家长要正确理解幼儿间的同伴冲突,在冲突中父母要做到正确引导,适当干预。
   6、对社会的建议
        我们谈的是幼儿的冲突问题,但是通过这个小问题折射出来的却是社会的大问题,可以说幼儿的行为习得、个性成长、思维发展都是社会因素有很大关系。因为不论是大人还是幼儿都是生活在社会之中,所以不能孤立地站在幼儿同伴冲突的立场上来分析问题。通过研究,我越来越注意到,幼儿同伴冲突问题是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结 语
        幼儿的冲突问题是幼儿社会化的必然阶段,而在冲突中幼儿的各种表现,使用的各种策略,冲突的各种结局都是幼儿在不断自我成长中所学习的。幼儿冲突这个问题既牵扯到家庭,又牵扯到教师、社会和方方面面,可以说,幼儿在同伴冲突中的所作所为都是社会对其施加影响的结果,同时,这种对幼儿的影响在将来也会反作用于整个社会。通过研究幼儿同伴冲突的问题,我们既要看到幼儿同伴冲突的特点、分析原因,更要从这个问题引申开来,发现影响到幼儿教育的大问题,只有这样,我们的幼儿教育才能可持续地发展,我们的幼儿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李幼穗: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培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 杨丽珠,吴文菊: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3] 仵金红:幼儿同伴冲突中教师教育行为研究,西南大学 20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