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34期   作者:  巩婉楠
[导读] 本文主要从幼儿在园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及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出发,来帮助学前儿童塑造良好性格,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卫生等行为习惯。
        巩婉楠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  高小荣名师+研修共同体
        陕西省西咸新区 沣西新城大王镇中心幼儿园  710301
        摘 要: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对一个人的一生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学前儿童在幼儿期思维发展还不够完善,还不具备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再加上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会出现溺爱、娇惯子女的现象,让他形成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而且习惯的养成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因此要从幼儿期开始培养一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为他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奠定良好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从幼儿在园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及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出发,来帮助学前儿童塑造良好性格,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卫生等行为习惯。
        关键词: 幼儿 ;良好习惯 ;培养
        一 、幼儿在园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1)有利于幼儿更好的融入集体,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一个人不可能孤立存在,他总要与其他人进行各种各样形式的接触、交往,在与其他人交往过程中就要不断的学会适应环境,促进社会性发展。幼儿园通过采用多种教育方式对幼儿进行社会化教育,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2) 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从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园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建立一系列科学、合理的生活规章制度,幼儿在园按照一定的常规进行一日在园的活动,长此以往幼儿就会身体和心理得到良好发展.
        (3)有利于帮助幼儿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幼儿教育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教育,幼儿天性活泼、好动,幼儿教师就需要投入更大的耐心,幼儿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能减少老师的工作量,使教学活动保质保量的完成。
        二 、幼儿在园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主要内容
        (1)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包括讲文明,懂礼貌,诚实勇敢;热爱关心老师同学,文明用语。
        (2)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安静进餐,不挑食,不厌食,不浪费;有秩序的喝水,如厕;充足的睡眠,
        (3)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时保持桌面整洁,不随地丢弃果皮纸屑。
        (4)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上可能注意听讲,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按时完成作业,不浪费时间,有一定的时间观念,规范书写。
        (5)良好的秩序习惯,包括有秩序的如厕,排对,喝水,做操,有秩序的翻阅图书,摆放教具,桌椅。
        三、 幼儿在园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主要途径
         (一)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1. 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要明确要求幼儿行为准则,应该从幼儿刚一入园就应该开始慢慢的要求幼儿遵循一定的行为准则,并且要做到言行一致。
        比如,幼儿吃饭前要先洗手,然后要安静进餐,不能大声喧哗;喝水的时候,要在指定的饮水区喝水,有秩序的排队喝水。
        2. 教师要善于发现,及时予以奖惩
        老师在日常活动当中要善于观察幼儿行为,并能发现幼儿日常活动中的教育契机,及时的对其进行教育。
        3.利用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在幼儿园里主要的活动就是游戏,游戏活动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只要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巧妙的运用这些游戏,也能达到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效果。


        4.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给小朋友灌输一定的礼貌用语,比如,在借别人东西的时候要要说“你好,可不可以用一下你的XX?”借完之后要说“谢谢!”。培养幼儿独立自立的习惯,比如自己尝试叠被子,帮老师扫地,摆凳子等。
        5.   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要在长期积累的反复实践过程中慢慢培养的,因此,从小就要注重对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环境熏陶法,可以在幼儿园里制造一种文化氛围,比如在楼道,教室墙面上,厕所墙面上贴一些图画,故事。
        (二)榜样激励法,老师平时鼓励一些表现好的幼儿-------书写规整、上课认真听讲、作业按时完成等等,以此来激发其他小朋友向他学习的欲望。
        (三)提高教学质量,老师要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最总要的是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老师课前可以利用一些游戏、谜语、图片等导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根据教学内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随机的培养幼儿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我们在上蒙氏阅读课《早上好》的时候,小袋鼠由于心情不好而没有向路过的朋友打招呼,结果导致其他好伙伴心情也糟糕透了,从这个故事里老师就可以教导小朋友,不能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影响其他人的心情,让幼儿学会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情感,还可以教育幼儿要学会讲文明懂礼貌,从而形成良好与人交往的习惯。
        (3)在课堂上培养幼儿良好的纪律、秩序习惯
        老师要在上课与自由活动间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上课的时候幼儿一定要保持上课的状态。
        (4)教幼儿书写时,培养幼儿良好的坐姿,握笔习惯
          在幼儿进行书写的初步阶段,老师要告诉幼儿正确的握笔姿势,坐姿和书写规范,可以通过儿歌的形式提醒幼儿。
        (二)  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用“爱”教育幼儿
        幼儿教育本身就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教育,老师要有坚强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用爱去教育孩子。
        (三)采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幼儿园办园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以口头式的教育方式转变为直接的感官教育方式,便于幼儿理解。例如,可以随时采用一些多媒体技术----投影、电视机、录音机、电脑等方式。
        四 、 幼儿在园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主要技巧
        课前让孩子安静:
        1、在上课前老师放一段轻音乐,来舒缓幼儿心情
        2、(老师)小嘴巴——(幼儿)不讲话,(老师)小眼睛——(幼儿)看老师
        排队时候:
        1 、(老师)手搭肩——(幼儿)手放下
        2 、谁像解放军—— 我像解放军,谁走的好?—— 我走得好
         
        参考文献:[1]王小林.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途径[J] .教育教学研究考试周刊.2007,(48):18.
        [2]张  颖.论良好习惯培养与幼儿身心健康[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7,24(7):66.
        [3]魏爱云.略论学前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龙岩师专学报.2003,21(6):178-179.
        [4]吴  颖.浅谈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J].内蒙古教育师范大学学报.2007,20(12):11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