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在幼儿园教学中有效开展游戏教学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34期   作者:方雪纯
[导读]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幼儿比较活泼好动,对于趣味性的事物和活动比较感兴趣。
        方雪纯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齐龙幼儿园
        摘要: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幼儿比较活泼好动,对于趣味性的事物和活动比较感兴趣。对于幼儿而言,科学有趣的游戏形式,有利于其探究能力、观察能力等综合素养的提升,促进培养其良好的道德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也能通过游戏渗透一些早期智力的开发,所以科学的游戏活动对幼儿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有效教学;游戏化教学
        前言:科学的游戏活动应用于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活动的同时,在游戏活动中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教师在设计课程游戏时也需要渗透各类活动,使得游戏的开展能够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得游戏真正发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作用。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游戏化的重要性
        幼儿阶段的孩子,是比较好动的,而且喜欢玩游戏。孩子之所以会喜欢游戏,而且怎么玩游戏都不会觉得累,这是因为孩子的大脑细胞在进行发育,所以孩子才会非常喜欢玩一些成人觉得无聊的游戏。在进行游戏的时候,幼儿的好奇心会得到满足,而且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能力。而开展科学的教育活动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并且要提升幼儿的创造能力,因此幼儿园科学的教育活动游戏化的开展是非常重要的,将游戏内容当做教学方法来进行科学教育的工作,这样的方法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爱玩的特点,让幼儿可以主动地在游戏中进行活动,而且在游戏当中来学习知识,可以让幼儿感受到教学的趣味,快乐的学习知识。科学的游戏活动其实就是幼师围绕教育活动目标,设计的符合幼儿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游戏活动,其具有较强科学性,有利于开发幼儿智力。在实际教育活动中,幼师通过设定与幼儿理解水平一致的科学的游戏活动,可以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游戏中来,使幼儿在娱乐中学习,可以有效激发幼儿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兴趣,从而培养幼儿探究精神及幼儿自主思考意识。并且幼儿普遍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在日常学习中,容易注意力分散,也无法控制自身行为,而科学的游戏活动的设计和应用可以有效吸引幼儿注意力,最大限度发挥游戏的效用。
二、幼儿园教学中有效开展游戏教学策略
1、重塑科学游戏的教育目的
        幼儿园科学的游戏活动的开展首先应明确游戏的主体,对于处于学前阶段的幼儿认知水平比较低且差异性大,教师在开展游戏要在全面掌握幼儿性格特点,合理设计游戏,让班级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游戏中,在游戏開展的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能有带入的角色,从心理上消除参与游戏的抗拒感。
        例如,在传统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游戏中,我可以安排性格活泼的学生以“老鹰”的角色,性格文静的孩子可以充当“小鸡”的角色,这样可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科学游戏的教育乐趣。处于3—6岁的儿童认知水平和判断能力尚未成熟,因此,科学游戏的过程要以科学知识为基础开展,设置的游戏内容更要注意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水平。


2、帮助幼儿养成健康心态
        教师需要在游戏开展的过程当中未幼儿进行良好的心理建设,许多幼儿能够以乐观的心态来面对游戏。让幼儿能够不害怕失败,在游戏当中遇到困难或者最终失败时,能够以积极健康的心理来面对。教师应当告诉幼儿输掉一次比赛或游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使得自己获得更多成长,并且能够帮助自己在下一次的游戏活动开展过程当中收获更好的成绩。教师应当让幼儿从游戏的过程当中学会成长和进步,并且以坚韧不拔的心态来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游戏挑战,始终保有良好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完成一项又一项的挑战。幼儿也应当在游戏的过程当中保持好胜心,这种好胜心能够促使幼儿在每一次的课堂游戏开展当中都以百分百的状态来投入其中。教师应当让幼儿体会到获得游戏胜利良好滋味,使得幼儿在每次课堂游戏的开展过程当中都能够激起强烈的好胜欲望。同时也应当让幼儿注重游戏开展过程当中的团结和友善,在与班级同学展开积极的游戏比拼时也应当注重与彼此之间的友爱互助。
3、合理调整游戏规则,提高孩子的创新能力
        在幼儿园学习阶段,有效的应用科学游戏可以让游戏和教学更好的结合起来,这是重要的教学措施。对于教师来说,需要正确看待自己的身份,给予一个明确定位。充分支持游戏活动,并适当的给予孩子们一些指导。并且,教师还要应用合理的游戏形式,调整好游戏结构,最大化的发挥其功效,满足孩子们的成长需要。
        例如,游戏的玩法和规则要符合孩子们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我会在游戏之中,采取一些肢体动作来让他们了解游戏规则。与此同时,游戏规则的存在,很多时候会对孩子的思维和行为起到限制作用,教师要注意这一点,并适当的调整规则。此外,如果在游戏之中,孩子们反复都很难记住的规则,要酌情放弃,避免造成孩子们的逆反心理。所以,教师要放宽游戏要求,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创新能力。
4、重视参与的快乐体验
        幼儿普遍具有喜欢玩耍、好奇心旺盛、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等特点。因此,越是生动有趣的事物,越能激发起幼儿的参与感、探索欲和兴趣度,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将科学游戏全面融入日常教学活动当中,促进课堂教学趣味性、生动性和娱乐性的全面提升,使幼儿全身心投入教学过程当中,从中收获到快乐与成长。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游戏项目,并以游戏为载体向幼儿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或者生活常识,使幼儿获得一种快乐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帮助幼儿建立起时间观念时,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则难以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最终也无法收到理想的教学成效。但是,如果我借助“老狼老狼几点了”这一游戏开展教学活动,情况则完全不同。孩子为了赢得胜利,无需教师进行过多的语言讲解,就已经充分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实施游戏化教学,符合幼儿的个性和科学学科的特点。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建立科学室,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游戏自由,使幼儿科学教育游戏化教学能够更加顺利、更加有效的开展。
参考文献
[1]赵瑛.如何在幼儿园教学中有效开展游戏教学[J].学周刊,2021(04)
[2]强春兰.如何在幼儿园教学中有效开展游戏教学[J].当代家庭教育,2020(33)
[3]陈仙仙.探讨如何在幼儿园有效开展游戏教学[J].家长,2020(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