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创新能力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34期   作者:侯宝
[导读] 社会在不断地创新中进步和发展,小学生作为作为社会建设地接班人,培养其创新能力是一项重要地教育任务。
        侯宝
        咸阳市秦都区方圆学校
        摘要:社会在不断地创新中进步和发展,小学生作为作为社会建设地接班人,培养其创新能力是一项重要地教育任务。数学学科实用性强,是日常生活、生产所必须的一种知识,也是物理、化学、地理等很多学科的基础,其应用的广泛性使数学知识成为了推动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需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对培养策略予以分析。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学习;创新能力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落实,对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教育的迫切任务。要完成这项任务,首先要激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然后开发小学生的创新潜能,这是提升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路径也需要从通过这三个方面来实施。下面,我们就对这三个方面逐一分析。
        一、创新意识的激活:质疑问难
        (一)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创新是从疑问开始的,疑问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也是激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动力。而且,疑问代表了小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思考,虽然有些问题在博学多才的教师眼里是比较离奇或者荒谬的,但是在学生的眼中却是要探索的神奇的世界,主动的思考是学生良好的学习表现。因此,教师不要认为小学生有疑问是因为自己的教学内容难度大或者教学方式不合理,也不要认为学生没有疑问就已经全部掌握了,而是要鼓励学生提问,尊重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然后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必要的回答或者给予正确的、恰当的引导。
        (二)疑问的适当处理
        如果学生的疑问和课堂教学内容联系比较紧密,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避免因延误导致学生知识体系构建不全面或者影响后续的学习。如果学生的疑问和课堂内容并无相关性,教师不要回避或者不予理睬,首先要学生认识到当前的学习任务以及本节课的重点,然后让学生了解类似的问题尽量不要占用课堂学习时间,这样的引导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课堂提问需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从而促使学生在课堂中认真思考相关问题,调动学生创新意识[1]。但是,教师需要在课下针对学生提出的与课堂教学无关的问题予以探讨和解决,这样既表示了对学生提出问题的尊重,又鼓励了学生勇敢质疑问难。


        (三)巧用独特见解锻炼学生发散思维
        学生提出的疑问并非全部是学生没有掌握得内容,有的是学生独特的讲解,只是学生需要教师来帮助判断这个见解是否合理。能够提出独特见解代表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是值得鼓励和表扬的,同时这样的疑问可以作为教学资源予以探讨,集思广益,促使学生的思维发展[2]。以“比的化简”为例,0.7:0.35的常规化简是(0.7×100):(0.45×100),然后快速的得出2:1的结论,而有的学生提出了另一种化简方式为0.7÷0.35,认为“比号”相当于“除号”。对此,教师没有马上回答学生这种方式是对是错,而是让其他学生共同来探讨,这样教师就可以了解学生们对“比”的意义了解了多少,最后教师再予以正确的指导,让学生更扎实的掌握这部分知识。可见,质疑问难,可以有效的激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创新潜能的开发:求异思维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的数学思维形式往往是常规的、大众化的,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无法对所有的思路进行展示。但是,创新就需要突破常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以及创新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探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要只关注学生对教师的思路掌握了多少,而是要关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以及其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对同一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找出窍门,提高学习效率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以“运算律”为例,这部分内容包括了加法、乘法的结合律及交换律、乘法分配律等多种运算定律,而运用这些定律可以简化运算内容,快速、准确的得出运算结果。如18×15这一算式,教师在教学中的常规思路就是将其转化为18×(10+5)=18×10+18×5=180+90=270。如果教师先不直接给出这样的答案,而是让学生思考如何简便运算,那么有的学生又将其转换为了(10+8)×15=10×15+8×15=150+120=270,使这一题的解题思路得到了拓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多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索的机会,接受学生的这种求异思维,并对多种解题思路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养成求异、创新的习惯,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三、结束语
        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其日后的学习及发展至关重要,而决定着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就是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潜能。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把握好提问时机以及对学生的独特见解进行分析、探索等方法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并通过促使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小学生创新能力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唐静.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 东西南北:教育, 2019(2):0382-0382.
[2]张志娇. 漫谈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9, 000(023):P.83-83.
[3]熊凌. 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19, 000(001):173-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