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 化难为易轻松应对初中化学知识教学难点——浅谈初中化学知识难点教学技巧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34期   作者:王子玲
[导读]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王子玲
        (山东省武城县实验中学,山东 253300)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任何学科知识的学习都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而如何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比较难理解的知识简易化,则是老师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初中化学的学科特点和初中学生的生理特点,谈谈我在化学知识难点教学过程中的一点做法。
        一、关于化学用语
        初中化学的化学用语包括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等,化学用语是学好初中化学的重要工具,由于化学用语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感到吃力费时。比如化学式的书写,每年都会有多数学生感到难学记不住,而且记不牢,今天会写了可能明天就忘了,甚至有的学生为此产生了畏惧心理,害怕学化学,鉴于这种情况老师一定要查找原因,对症下药。其实同学们出现的这种情况,究其原因是他们没有掌握好化合价,因为写化学式的关键是记住元素以及原子团的化合价,记住化合价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如何让学生快速准确的记住化合价呢,那就是把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编成口诀让学生去背诵,为了突出实用性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口诀只出现常用的元素和原子团,我编制的口诀是:“正一钾钠氢铵银,正二钙镁铜钡锌,正三铝,正四硅,负一氯硝氢氧根,负二氧硫碳酸根,正二亚铁、正三铁,单质为零记在心。”这样就能够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地呈现给学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关于金属和酸的反应
        金属和酸的反应,是酸碱盐知识中非常重要且经常考查的知识点,是酸的共性之一。初中学生学习应用酸碱盐知识时常常容易手足无措,特别是针对酸与金属反应中有关图像的题目。
        如:等质量的镁、锌、铁在室温下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图1中能正确反映产生氢气质量m和反应时间t关系的图像为()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初中化学常见的金属与酸反应的题型主要有两个类型:一是等量金属足量酸,二是足量金属等量酸。先让学生分清楚这两种类型的题目如何解决,然后再举一反三即可。首先是等量金属足量酸,教给学生根据哪个量去求氢气的质量,告诉学生无论哪种情况都是根据不足量求氢气的质量,所以先分析哪个量是不足量,如果是等量金属足量酸,一定是金属不足,那就根据金属去求。那么不同金属产生氢气的质量和什么有关呢?首先写出这几种金属和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方程分析后学生就会得出结论,产生氢气的质量和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以及化合价有关系,然后老师再具体告诉他们什么关系,如何比较,再举出不同的金属让他们思考如金属铝和金属钠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图像中还要考虑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这样学生就有了清晰地解题思路,复杂的题目迎刃而解。
        三、关于结晶法分离混合物
        初中化学结晶法分离混合物有两种方法,分别是降温结晶和蒸发结晶,不同的物质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有这样一道题:硝酸钾和氯化钠两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提纯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C.40℃时,将30g硝酸钾晶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D.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忽略水分蒸发)
        对于B选项很多同学不会做,不知如何考虑,我的做法是看关键词,关键词就是他想提纯哪种物质,找准提纯的物质后再看它的溶解度曲线,受温度影响大不大,如果大的话就用降温结晶,如果不大就用蒸发结晶,别的不用管,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四、关于鉴别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这种题型考查的是金属与盐的反应,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方法就能快速正确的解决复杂的问题。如:小明设计实验探究铁、铜、银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四个实验方案,所选的试剂分别是:①铜、银、硫酸亚铁溶液;②铁、银、硫酸铜溶液;③银、硫酸铜溶液、硫酸亚铁溶液;④铜、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上述四个实验方案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A.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
        对于这道题学生如果每个方案都去实验思考势必费时费力,我的做法是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先把三种金属按照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排好了,需要三种试剂的方案有两个,一是两边金属中间盐,一是两边盐中间金属,也就是说,一种方案是②,一种方案是④,这样既节省了时间也不会出错。
        以上是自己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便捷好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相似的做法肯定还有许多,需要自己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发现积累和总结。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