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对高考化学试卷的评析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34期   作者:汪小兰
[导读]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考命题经历了 由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再到全面考查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汪小兰
        新疆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二中学  843900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考命题经历了 由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再到全面考查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本文以核心素养为切入点,对近年来的高考化学试卷命题趋势、特点进行分析,从中得到启发,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考化学;特点;建议
        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培养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成为高中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尤其是新一轮的考试招生改革制度中明确提出学业水平等级考试要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因此,教学工作者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所学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掌握学习的技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定的基础。对于化学学科来说,要想学生在高考化学中取得好的成绩,教师深入研究高考化学试题的特点,试题的规律,深挖试题中涵盖的核心素养信息,借此基础上完善化学学科的教学内容,在日常的教学过程训练学生学科思维,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热情。
1 核心素养下的高考化学概述
        《普通高中 化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提出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5 大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自核心素养概念提出以来,高考化学中关于核心素养的考察频率不断提高,考察层次不断加深。
        在2019年、2020年的高考化学全国卷II中,5大化学学科核心的考察频次都达到20余次,对学生化学考试的得分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说,能否做好关于核心素养教学和备考,几乎决定着学生高考化学卷得分的高低。
        就试题设计来说,近年来的高考化学卷均从日常生活、生产环保、科学实验、科技前沿等方面大量取材,试题的信息量更大、信息呈现方式更加多元化,更加突出了化学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及5大化学核心素养水平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以课程标准为纲,重视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落实核心素养,并积极研究高考化学考察核心素养的规律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备战高考。
2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考化学试题特点
2.1 关注前沿科技和传统技艺
试题与生活、生产紧密联系,关注我国化学的发展动态,涉及最新研究成果,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
    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前提是内容真实。通过研究近几年来的化学试题可以看出,试题与现实生活和生产紧密相连,所涉内容不仅有传统的中华文化,还有最新的科研成果,真真体现了化学的真实性,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化学的价值,从而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的同时,开拓了学生的化学视野。例如,2019年全国高考卷Ⅱ中有一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该题涉及了我国传统文化内容,让学生在解题中领悟中华传统化学魅力,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继承和发扬。而该试卷第27题涉及现代工业动力学、电化学;35题涉及我国最新的超导材料,这些题目展现了我国化学领域的成就,让学生领悟国家科技的进步与强大,有利于培养学生化学自信心,培养他们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对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2 知识点覆盖面较大
        高考化学的考试重点几乎是将高中化学主干知识串联起来,覆盖面大,涉及内容广,不仅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需要学生利用化学思维分析、评价试题,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解答问题。例如,在2019年全国卷Ⅱ中一题以“实验室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作为考试素材,这一题学生需要读懂流程图,并对每一个步骤进行分析,推断各步骤和试剂的作用。这一题目充分考察了学生的化学实验基础和能力,考核了学生的化学信息整合能力。


        例如:全国卷Ⅱ 第 28 题以“实验室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为素 材,要求学生读懂流程图,推断出流程中各步骤、 各试剂的作用,在考查化学实验基础、有机物的 性质等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测试学生的化学实验 及探究能力、接受和整合化学信息能力。
2.3 强调创新与知识迁徙
        试题考察基础知识的同时兼顾创新能力的考核,强调化学的核心价值。高考化学不仅是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考察有利于学生夯实基础,稳扎稳打;而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考察创新能力,则是要求学生不能死学知识,要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强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体现了化学应用的迁移价值。此外,还重视对高阶思维能力的考察,这题目虽然所占比例不高,但考察了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这样一份有基础性又兼顾创新性的试题,不仅让试卷难易有度,学生在解答时,各个阶段的能力也得以培养和发挥,体现了学科的核心价值。例如:2020年 全国卷II选择题第9题,以海洋环境这一创新性的背景,考察了一些基本的化学反应极其原理,虽然题目难度不高,但有着较强的综合性和创新意识,学生只要具备良好的知识迁徙能力即可很好地应对。
3 启发和建议
3.1关注前沿科技和传统技艺
        传统的死板考试问题并不能完全检测学生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开放思维的培养。而将问题放在真实的情境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化学的热情,让知识考查不再死板、单调,富有生活气息,变得生动有意义。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可以看出,其情境试题越来越多,不仅涉及传统文化知识,还包含很多最新的科研成果,工业生产流程、新型材料等。因此,化学教师不仅要教授课本的基础知识,还要时刻关注最近的化学动态,关注化学技术的前沿信息,了解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涉及的化学知识,对这些素材进行整理、归纳,融入日常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的价值,拓展学生的化学视野,增强学生对化学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除此之外,要求学生做好我国古代化学相关知识的积累也十分重要,身为教师我们应在日常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搜集和分享古代化学知识、故事等,帮助学生做好此类知识的积累。
3.2 强化知识点的联系与梳理
    由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考,单个题目可能涉及很多知识点和很广的知识面,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就应引导学生做好知识梳理,将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分析其内在联系并以树状图、网状图等形式整理成知识网络,以便更好地复习和反思。
3.3 善用情境教学,强化知识迁徙
    通过回顾近年来的试题我们发现,高考化学题目难度并没有明显提高,而是灵活性、开放性更强,学生只要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进行灵活的知识迁徙即可很好的应对。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将基础知识放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讲解,或经常就现实生活情境提问其中存在的化学规律和现象,以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和知识迁徙,使之在面对陌生的题目背景时也能迅速、沉着地作出反应,捕捉其中存在的基础化学知识。
4 总结
        综上所述,强化核心素养的考察目前已然成为高考化学命题中的重要趋势,如何更好地顺应这一趋势做好高中化学教学,是我们当前化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然而核心素养的形成不是说教和灌输就能速成的,  它需要在长期的学习活动与开放的实践体验中不断内化,因此需要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化学前沿科技、相关时事要闻的捕捉和分享,引导学生共同研究其中蕴含的化学知识与原理,并注重综合性、开放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独立学习与思考的习惯,此外还应重视知识网络的梳理,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掌握知识,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王霞,王后雄.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2018年高考全 国卷化学试题评析[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8(11):48-57.
[3]万玉凤, 柯进. 引导学生从“做题”到“做人做事”: 教育部考试中 心命题专家解析2018年全国高考试题[N].中国教育报, 2018- 06-09(1).
[4]单旭峰 . 科学命题, 深化改革: 2018 年高考化学试题解析[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8(7): 62-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