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仕叶
广西省来宾市兴宾区寺山镇中心小学 546125
摘要: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这一时期可以积累扎实的数学基础、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都会很有帮助。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需求与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方式,从而更好的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为此,本文以小学核心素养培养的作用为切入点,针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核心素养;培养
核心素养是近年来素质教育中频繁提到的一个词汇,目前已得到了教育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和重视。那么,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有效培养,这体现了教师的能力,也体现了教学的艺术性体现。通过教学实践可以发现,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可以帮助其更好的分析数学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向,同时还能加强师生、生生互动,使学生感受到来自于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加热爱学习[1]。下面就根据笔者经验,谈一谈应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成为人们普遍重视的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传授课本知识,同时还要关注其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师不仅要重视平时的授课,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提升其学习效率。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无疑是符合当前时代发展潮流的,尤其是在当前的教学之中,对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实践应用水平的提升[2]。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该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为首要前提,帮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从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数学学习的过程也是师生一同探究数学、创造以及运用数学的过程,核心素养关注学生的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以及自主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不仅可以体验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发现以及解决数学的过程,同时还可以在数学活动中积累经验,并且形成科学的数学思维方法,这对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非常有利,可为教学质量提供保障。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一些富有新意的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观点,并且对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行为给予表扬,对学生勇于提问、深入思考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学生才会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从本质上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以及思考问题,不会被事物的表象迷惑,自觉的挖掘事物的本质,学会透过现象去看其本质[3]。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相比其他学科知识更加抽象,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小学生普遍对枯燥的理论知识不感兴趣,此时教师应该与学生积极交流,掌握其个性特点,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再实施课堂教学。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好奇心较强,只要设置出比较有趣的情境,相信他们的主动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从而把关注度放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上。教师应该多创设一些生活化的情境,把他们带领到数学世界之中,引导其细致的观察生活,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对其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利[4]。例如,在《升与毫升》一课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对这部分教学内容有所理解,笔者列举了一些有趣的例子,比如龟兔赛跑结束后,乌龟获得了冠军,它的朋友小河马在为它庆祝时,一共喝了5杯橙汁,而乌龟只喝了3杯,问题是它们两个谁喝的更多?因为小学生对小动物都比较感兴趣,生活中橙汁也比较常见,因此学生很容易理解这道题目。除此之外,笔者还进行实际操作,拿来两个容量相同的水壶灌满水,然后把水倒进大小不同的杯子中,这样的教学非常直观,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教学内容。
(三)关注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
在长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小学数学教学始终以课本为主,其教学内容很少与社会生活、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然而课堂教学中处于主体的并非教师,而是学生,教师应该为学生学习提供辅助作用,为其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和空间。学生主体地位改变之后,他们会把精力更多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上,并且积极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会通过不断的倾听、质疑,提升其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学生的很多良好学习习惯也会逐渐形成,比如动手操作能力。当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升后,他们不仅可以更好的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同时还能运用获得的知识提升其数学应用能力;另外还有口头表达能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升后,他们会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从而更好的参与创造性学习。如果可以把以上能力结合起来,学生的认知水平、实践运用能力就会不断提升。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通过数学教学活动获取更多的数学信息与知识,得到更多的学习收获,从而树立起数学学习的信心。
(四)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综合应用能力进行培养,这样才能把数学课堂教学理清。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好奇心、可塑性都很强,从数学学习方面来看,如果单纯依靠教材开展课堂教学,学生是可以学到一些知识,但却很难将其转变为能力,只有平时关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并把它当成主要线索,把各大知识点串联起来,在生活中实际运用,这样课本知识才能转变成自己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对数学课堂内容进行整合,并在师生之间加强交流与沟通[5]。例如,在《认识方程》一课教学中,笔者为学生创设了生活情境,依靠模型建构的方式,引导学生更好的感受数学、生活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笔者还利用天平原理,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观察,从生活到建构方程,从天平的不平衡到平衡,指导学生运用算式表达出来。再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示,加深其对等式的思考,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从而对其核心素养进行更好的培养。
(五)培养学生面对数学的意识
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时,尤其是面对一些非数学性问题时,学生应该如何以数学角度去思考问题,并发现其中的数学现象、数学道理,并且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这其中体现了学生数学意识形成的重要性[6]。所谓数学意识,是指可以运用一定数学思想与方法对问题进行考虑,并且形成思维的一种习惯,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数学头脑”。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心理,发现存在于其身上的不良品质,在实际教学中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从而主动采用相关手段进行培养和纠正,最终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对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关注其推理意识的形成,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使其更好的获取数学知识,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存在于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样才能达到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个过程是潜移默化的,学生的改变也是一点点完成的。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参加各种教学活动,使其从不同角度去看待、发现和思考问题,运用不同思维解决问题,从而感受到来自于数学学习的乐趣,明确数学学科学习的价值所在,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冯晓霞.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180.
[2]彭刚.核心素养条件下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137-138.
[3]韩玲.培养小学生基本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209.
[4]田彩兰.优化教学设计 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08):97-98.
[5]柯银芳. 基于提升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6]刘源源.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小学生隐性学力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8.